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

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簡稱紅五軍,是中國工農紅軍紅三軍團主力部隊之一。

平江起義創建的紅五軍 編輯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湖南平江率領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五師第一團發動平江起義,將起義部隊自行編為紅五軍第十三師,軍長彭德懷、黨代表滕代遠、參謀長鄧萍,下轄第一團,團長雷振輝、黨代表李燦;第四團,團長陳鵬飛、黨代表黃公略;第七團,團長兼黨代表黃純一。全軍共2500餘人。

1928年8月至9月,紅五軍3個團改編為5個大隊,10月,紅五軍與平江、瀏陽一帶的地方武裝合編,下轄3個縱隊。11月,彭德懷、滕代遠率第1、3縱隊及軍部直屬部隊到井岡山紅四軍會師,暫編為紅四軍第三十團,對外仍稱紅五軍[1]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轉入江西福建作戰,彭德懷、滕代遠率第三十團、第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3月,彭德懷一度率主力轉入贛南尋找紅四軍,不久返回井岡山,8月在湘鄂贛蘇區與黃公略率領的紅軍游擊隊合編,恢復紅五軍編制,軍長彭德懷、黨代表滕代遠、副軍長黃公略、參謀長鄧萍、政治部主任吳溉之。下轄第一縱隊,縱隊長李燦(後孔荷寵代);第二縱隊,縱隊長黃公略(兼任)、政治委員張啟龍;第三縱隊,縱隊長吳溉之(兼任)、政治委員於定一;第四縱隊,縱隊長郭炳生、政治委員張純清;第五縱隊,縱隊長李燦(後游雪程代)、政治委員何長工。1930年,紅五軍的四個縱隊改編為第一、三師。6月,以第五縱隊為基礎擴編為紅八軍,紅五軍和紅八軍合編為紅三軍團[2]

1933年6月,紅三軍團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命令進行整編,取消了軍一級編制,紅五軍番號隨之取消。

紅五軍團改稱的紅五軍 編輯

1935年7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五軍團改稱「紅五軍」

1935年11月紅一、四方面軍分離後,紅五軍隨紅四方面軍行動,紅四方面軍紅三十三軍編入紅五軍,隨紅四方面軍活動。1936年10月22日,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後,紅五軍隨同四方面軍主力西渡黃河,作為西路軍的一部進軍甘肅,在戰鬥中損失殆盡[3],兩任軍長董振堂孫玉清均死於河西。1937年1月2日在馬家軍進攻臨澤縣城時第14師師長郭錫山陣前逃跑投敵,被馬步青任命為騎五師參議,後被馬步青處決。[4]

參考 編輯

  1. ^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 军事科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42. ISBN 978-7-5334-3531-8. 
  2. ^ 军事大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1133. 
  3. ^ 人民網. 刘少奇年谱1934年 三十六岁. 人民網. [2010-04-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30) (中文(簡體)). 
  4. ^ 張曼 董漢河:「《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人物卷》編纂中的幾個問題」,《甘肅理論學刊》,2011年03期,第18-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