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鶲
烏鶲(學名:Muscicapa sibirica)為鶲科鶲屬的鳥類。主要分佈於東古北界,北部的鳥類會在冬季遷徙南下。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1]
烏鶲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鳥綱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鶲科 Muscicapidae |
屬: | 鶲屬 Muscicapa |
種: | 烏鶲 M. sibirica
|
二名法 | |
Muscicapa sibirica (Gmelin, 1789)[1]
|
分類學
編輯烏鶲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修訂並擴展的卡爾·林奈《自然系統》自然系統中正式描述。他將這種鳥歸類於鶲屬Muscicapa,並創造了雙名法Muscicapa sibirica。[2] 格梅林的描述是基於英國鳥類學家約翰·拉森於1783年在其多卷作品《鳥類綜覽》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描述的"棕色鶲"。拉森報告這種鳥在西伯利亞南部的貝加爾湖附近發現。[3]其種加詞「sibirica」意為「西伯利亞的」。
- 烏鶲指名亞種 M. s. sibirica(格梅林,JF,1789年) – 中部、南部西伯利亞至韓國和日本。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東北、河北、西至陝西和四川、南至雲南、海南、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5]
- M. s. gulmergi(貝克,ECS,1923年) – 阿富汗東北部和西北喜馬拉雅山脈
- 烏鶲藏南亞種 M. s. cacabata(佩納德,TE,1919年) – 中部喜馬拉雅山脈至西藏南部和印度東北部。在中國大陸,分布於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6]
- 烏鶲西南亞種 M. s. rothschildi(貝克,ECS,1923年) – 中國中部、南部至緬甸北部和越南西北部。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青海、甘肅、西藏、四川、雲南、貴州、廣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雲南。[7]
描述
編輯烏鶲的體長為13至14 cm(5.1至5.5英寸)。上身為單調的深灰褐色,除了有一條淺色的翅膀帶和飛羽次級覆羽邊緣處的淺色條紋。胸部和側腹有不同程度的深灰褐色條紋。白色的喉部和半圈領由淺色的下鬚條紋和深色的頰斑勾勒出來。下胸和腹部中央為白色,而尾下覆羽為白色,中間帶有深色斑紋。喙短且深色,腳為黑色,眼睛大,並且有一圈淡白色眼圈。兩性成鳥相似,但幼鳥的上半身有淺色斑點,胸部有斑駁,翅膀覆羽尖端帶有橙黃色。[8]
烏鶲與類似的寬嘴鶲(Muscicapa dauurica)不同,後者的下身顏色較為淺淡,且烏鶲與灰斑鶲(Muscicapa griseisticta)不同,後者下身為白色並帶有明顯的灰色條紋。烏鶲的翅膀初級飛羽較亞洲褐鶲長。[8][9]
分佈
編輯亞種M. s. sibirica繁殖於東南西伯利亞,向西至貝加爾湖,以及蒙古、中國東北部、北韓和日本(北海道和本州北部)。亞種M. s. rothschildi在中國西部和緬甸繁殖。亞種M. s. gulmergi分佈於阿富汗至克什米爾,亞種M. s. cacabata則分佈於喜馬拉雅山東部至西藏東南部,可能也包括緬甸。
其越冬範圍包括印度東北部、孟加拉、中國南部、台灣及東南亞,遠至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和菲律賓(巴拉望和庫里昂)。曾在阿拉斯加、冰島和百慕達記錄到迷鳥。
行為
編輯如同其他鶲類,烏鶲的捕食技術是棲息在暴露的樹枝上等待,當有昆蟲飛過時,會迅速衝出捕捉。
雌鳥在距地面約8米高的樹枝上或有時在洞中築造杯狀巢。每次產下三到四顆卵,由雌鳥孵化,期間雄鳥會提供食物。[8]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乌鶲.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Gmelin, Johann Friedrich.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1, Part 2 13th. Lipsiae [Leipzig]: Georg. Emanuel. Beer. 1789: 936 (Latin).
- ^ Latham, John. 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 2, Part 1. London: Printed for Leigh and Sotheby. 1783: 351.
- ^ Gill, Frank; Donsker, David; Rasmussen, Pamela (編). Chats, Old World flycatchers. IOC World Bird List Version 13.2. 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sts' Union. July 2023 [16 August 2023].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乌鶲指名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乌鶲藏南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乌鶲西南亚种.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8.0 8.1 8.2 8.3 Taylor, P.B. Family Muscicapidae (Old World Flycatchers) . del Hoyo, J.; Elliott, A.; Sargatal, J. (編).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11: Old Word flycatchers to Old World Warblers. Barcelona, Spain: Lynx Edicions. 2006: 56–163 [115–116]. ISBN 978-84-96553-06-4.
- ^ Alström, Per; Hirschfeld, Erik. Field identification of Brown, Siberian and Grey-streaked Flycatchers (PDF). Birding World. 1991, 4 (8): 27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