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族為與己身有關連的九組(個)人物。不同訓詁之作對九族有不同定義。

九族五服圖

詞源

編輯

九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及《左傳》。估算九族的概念不早於周朝形成。

定義

編輯

古代對九族的釋義是用於解釋《尚書》「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主要分兩大派系,分別為經古文家說(同宗九代說)及經今文家說(父四母三妻二)。

父四母三妻二說

編輯

根據《白虎通義[1]父姓一,父親的姐妹及其子二,己身的姐妺及其子女為三,己身的女兒為四。這是父族四。母族三族,母親的父母為一,母親的兄弟為二,母親的姐妹為三。妻子有兩族。妻子父親為一,妻子母親為二。

按呂思勉《中國通史》[2]說法,父姓一族指父姓五服之內。

五服制度與九族關係甚密。五服為古代喪服制度,為五種不同重量的喪服,對應於不同親屬亡故而穿戴。原文《禮記》對五服描述繁瑣,未必為實際情況。(禮學思想的新探索) 許慎按:「《禮》雲『緦麻三月以上服,恩之所及也』。禮為妻父母有服,明在九族中 也。九族不得但施同姓。」

父族四者,謂父之姓為一族,父女昆弟適人者子為二族,己女昆弟適 人者子為三族,己女適人者子為四族。母族三者,母之父母為一族,母之昆弟為二族, 母之女昆弟為三族,在外親,故合言之也。妻族二者,妻之父為一族,妻之母為二族, 妻之親略,故父母各為一族。

歐陽生,大小夏侯氏之說對母族三釋義略有不同。以母之父姓為一族,母母姓為一族,母之兄弟及其子女為一族。

同宗九代說

編輯

亦另有說法指九族為高祖至玄孫的上下九代人並各代人之兄弟。

鄭玄駮曰:「按《小記》雲『親親以三為五,以五為九』。以此言之,高祖至玄孫明 矣。」

王朗《論喪服書》曰:「鄭玄云:『兄弟猶曰族親也,無所不關之辭也。』吾以為古學 以九代之親為九族,謂兄弟者,亦九代兄弟也。凡屬乎父道者則父之兄弟,在乎祖道則 祖之兄弟,在乎子道則子之兄弟,在乎孫道則孫之兄弟。故族親亦可謂為兄弟也。」

此說被質疑九世同為一族,而非九族。

九為虛數說

編輯

現代史學家認為「九族」之「九」為虛數,意指多。《尚書》「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之中九與百皆為虛數。而族則指氏族或宗族。[3]

意義

編輯

九族用以判別親疏,君子對九族之人應加以親近。儒家認為愛有親疏遠近之別,君子應對人民仁愛而不親近,但對侍親族之人則要多加親近。孟子曰:「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尚書》曰:「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此外,古代刑罰有誅九族,誅殺犯罪者的九族。

誅九族

編輯

誅九族為古代刑罰之一,將犯罪者九族誅殺,惟有時在九族內亦未必被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白虎通義 宗族篇
  2. ^ 呂思勉《中國通史》 ISBN:9787206082832
  3. ^ 芮逸夫《九族制與爾雅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