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拉斯龍屬
亞特拉斯龍(屬名:Atlasaurus)是一屬中型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巴通階至卡洛維階)的北非。[1]
亞特拉斯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中期,
| |
---|---|
復原圖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
下目: | †蜥腳下目 Sauropoda |
演化支: | †沉重龍類 Gravisauria |
演化支: | †真蜥腳類 Eusauropoda |
屬: | †亞特拉斯龍屬 Atlasaurus Monbaron, Russell & Taquet, 1999 |
模式種 | |
†高大亞特拉斯龍 Atlasaurus imelakei Monbaron, Russell & Taquet, 1999
|
發現
編輯化石於1981年在摩洛哥的艾濟拉勒省發現,是一副接近完整的骨骼以及頭骨。該地屬於古提奧組,地質年代為侏羅紀中期的巴通階至卡洛維階。[1]
戴爾·羅素、菲力·塔奎特等人於1999年將這些化石正式命名。模式種是高大亞特拉斯龍(A. imelakei)。屬名意為「亞特拉斯的蜥蜴」,是以鄰近的亞特拉斯山脈為名,相傳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族亞特拉斯在此支撐天空。種名則轉寫自阿拉伯語的「عملاق」,意為「巨人」。[1]
分類
編輯1981年亞特拉斯龍的化石剛發現時,被認為是種相對原始的蜥腳類,而被鑑定為鯨龍的一個種。[2]之後羅素和塔奎特等人(1999)根據數個脊柱與四肢的相似特徵,提出阿特拉斯龍是腕龍的近親。[1]然而較近期的分析認為牠可能是種圖里亞龍類。[3]最近的圖里亞龍類研究則將亞特拉斯龍歸類於腕龍科。[4]
敘述
編輯亞特拉斯龍與腕龍的差異在於:不同的背椎長度(假設共有12節長3.04公尺)、比例較大的頭骨、較短的頸部(至少13節頸椎)、較長的尾巴及四肢(肱骨/股骨比例為0.99;尺骨/脛骨比例為1.15)。亞特拉斯龍的下頜長約69公分;頸部長約3.86公尺;肱骨長1.95公尺;股骨長2公尺;身體總長度及體重估計值分別為15公尺及22.5噸。牙齒呈匙狀,牙齒邊緣有小齒。[1]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1.3 1.4 M. Monbaron, D. A. Russell, and P. Taquet. (1999). Atlasaurus imelakei n.g., n.sp., a brachiosaurid-like sau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Morocco. Comptes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à Paris, Sciences de la Terre et des Planètes 329:519-526.
- ^ A. F. De Lapparent. 1955. Étude paléontologique des vertébrés du Jurassique d'El Mers (Moyen Atlas) [Paleontological study of the Jurassic veretebrates from El Mers (Middle Atlas)]. Notes et Mémoires du Service Géologique du Maroc 124:1-36
- ^ Xing, L.; Miyashita, T.; Currie, P. J.; You, H.; Zhang, J.; Dong, Z. A New Basal Eusauropo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Yunnan, China, and Faunal Compositions and Transitions of Asian Sauropodomorph Dinosaurs.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5, 60 (1): 145–154. doi:10.4202/app.2012.0151.
- ^ Royo-Torres, Rafael; Cobos, Alberto; Mocho, Pedro; Alcalá, Luis.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uriasaur dinosaurs set by means of a new ‘rosetta’ specimen from Spain.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21-02-05]. doi:10.1093/zoolinnean/zlaa09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