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理達
馮理達(1925年11月23日—2008年2月8日),女,安徽巢縣人,生於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免疫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原副院長,海軍少將軍銜。馮玉祥和李德全的長女。[1][2]
生平
編輯11歲時,全家搬到泰山居住[1]。1943年從重慶南開中學高中畢業,考進成都藥學專科學院。1944年9月,升入齊魯大學醫學院。1946年9月,隨父母去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系學習。在美國期間,曾和留學生羅元錚一起任父親馮玉祥的警衛、司機、秘書,協助馮玉祥與在美國的中共黨員及民主人士接觸。1947年,羅元錚與馮理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小鎮「LOVE LOCK」(意為「愛鎖」)結婚,馮玉祥為他們題寫一副對聯:「民主新伴侶,自由兩先鋒。」1948年8月馮理達回中國後,受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的接見。1949年9月,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留蘇學生,到蘇聯列寧格勒醫學院學習免疫學。在校期間,探索中西醫結合方法,運用針灸提高白喉的免疫力,獲列寧格勒科學獎。因成績優秀,免考直升為免疫學研究生,1958年獲免疫學副博士學位。[2][1]
1959年2月,馮理達畢業歸國,被分配至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任職。歷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赴災區研究浮腫與傳染病關係的醫療隊負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及中國醫學科學院02傳染病中央工作組副組長、赴邢臺地震區研究地震及傳染病關係工作組負責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防治流腦工作組分組組長。[2]
文革爆發後,父親馮玉祥被指責為大軍閥,母親李德全被污衊為大地主,馮理達和丈夫則被說成是美國和蘇聯派來的「雙料特務」[3]。1973年3月,根據周恩來指示,馮理達入伍,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任職,歷任傳染科及臨床實驗科軍醫、免疫學研究室負責人。197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6月,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副院長,1987年2月起兼任免疫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2月,獲評任主任醫師,1999年12月晉升專業技術二級。她曾兼任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顧問,全國中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理事,全軍中醫學會副會長,北京市免疫學會副會長,北京中醫學院名譽教授,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副主席,全國婦聯執行委員等職。她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常委,第七、九、十屆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常務理事。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和常委的20年間,常到基層傾聽群眾訴求,先後提出減免農業稅及農村教育附加費、解決社會困難群體基本醫療保障、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和農民工子弟上學難問題等155項提案、53份書面發言。[2][4][1]
馮理達提出了中國免疫學學科建設思想,對免疫微觀學、免疫宏觀學、免疫康復學等基礎理論開展了研究。她領導成立了中國免疫學研究中心。1991年,馮理達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早期歸國定居專家」。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她還被英國劍橋大學名人傳記中心評為20世紀和21世紀世界500名人和世界2000名傑出科學家之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