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洛林磅
加洛林磅(拉丁語:pondus Caroli,德語:Karlspfund),也稱為查理曼磅,是查理曼統治時期出現的一種重量單位。它既用作貨物重量單位又用作貨幣重量單位。一加洛林磅約為408克,它在公元794年左右作為查理曼貨幣改革的一部分被引入。
加洛林磅在整個加洛林帝國內使用,並在較小程度上適用於之後的奧托王朝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1024年開始的薩利安王朝統治下,科隆馬克(相當於加洛林磅的57.6%)被引入並成為主要的貨幣重量單位。
起源
編輯查理曼磅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份手稿[1]以及794年法蘭克福會議的報告。其中規定一磅白銀製造240枚第納里烏斯(Dinarius)銀幣。
雖然可能存在幾個百分點的誤差,但查理曼磅的原始重量仍可以通過對保存下來的加洛林時代的銀幣稱重來確定。在文獻中,查理曼磅通常被確定為408.25克或408克[2]。後者相當於一枚加洛林時代的第納里烏斯(Dinarius)銀幣重1.7克。
衍生
編輯法國
編輯從12世紀中葉開始,法國出現了幾種加洛林磅的變體。古代法國的重量單位「磅」和記賬用的貨幣單位「里弗爾」拼寫完全相同,都為Livre。貨幣單位中的一里弗爾最初即指一磅白銀,或240個但尼爾銀幣(Denier,Dinarius的變體)。
英國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Capitulare episcoporum, CCV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93年春
- ^ R. Leng, University of Würzburg: Institut für Geschichte: Münzreform Karls des Großen. [2022-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3).
- ^ Partridge. Origins: A Shor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58: 3566. JSTOR registration. OCLC 25020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