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翁奇語系

南島-翁奇語系是一個有爭議的語言系屬分類,包含翁奇語系南島語系,由Juliette Blevins (2007)提出。翁奇語系是分布在安達曼群島的小語系,由兩種有證語言組成;南島語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語系之一,源於台灣,遍布印太。語言學界普遍否認這一聯繫。

南島–翁奇語系
普遍拒絕
地理分佈東南亞、東亞、大洋洲及馬達加斯加
譜系學分類假定的語言系屬分類
分支
Glottolog[1]

語音對應

編輯

Blevins (2007)提出以下語音對應:

輔音
原始南島語(PAN) *p *t *k *q *ku *qu *b *d *g *s, *S *c, *C *z *j *h *m *n *ny *N *l *r *R *w
原始翁奇語(PO) *p *t *k *kw *b *d *j, *g *c *j, *y *h, *y, *∅ *m *n *ny *l, *y *l *r *l, *r *w

原始翁奇語的鼻音韻尾常中和、消失,**-n與原始翁奇語*-ŋ合流,**-m、**-ny部分併入*ŋ(後者可能發生在原始翁奇語階段之後)。其他韻尾在多音節詞中消失。

原始翁奇語的**b在**u(可能還有**i)前消失。

**qw、**kw合流為原始翁奇語*kw,變為原始南島語的*q/k或*w。

原始翁奇語和原始南島語對*m-有類型學上有奇怪的限制。

原始翁奇語的零聲母對應原始南島語的*q;南島語形式常成對出現,Blevins認為這是因為原始南島語的插音造成的。

開音節元音(非詞尾)
PAN *i *u *a *ay#
PO *i *u, *o *a, *e *e *e#
    • ay>原始翁奇語*e。**a>*e的條件是在硬齶音前、在詞尾、及不重讀時。

原始翁奇語*o一般來自閉音節的**u,或來自**wa的同化。

原始翁奇語*ə是*e的同位異音,出現在鼻韻尾之前,但硬齶音後除外。

語法對應

編輯

大多數派生形態和語法詞都很短,以至於原始翁奇語和原始南島語之間的一些相似可能是偶然的。但翁奇語的詞法似乎可以解釋南島語的奇怪情況。

原始南島語有一套零聲母詞幹,都是親屬詞、身體部位或其他不可讓渡的名詞;而翁奇語系同樣有這種現象。原始翁奇語其他地方的零聲母對應原始南島語的*q-。Blust構擬的零聲母原始南島語詞根如下:

親屬:*aki祖父;*ama父親、叔父;*aNak孩子;*apu祖父母/孫子;*aya姑姑;*ina母親、姨母
身體:*ujung/ijung鼻;*ikuR尾;*iSeq尿;*uRat血管、筋;*utaq嘔吐
其他:*asu/wasu狗;*aCab蓋;*ian家;*uNay分裂

這些詞都是不可讓渡領屬系統中應有的詞。[2]Blevins認為,不可讓渡領屬在原始南島語中消失了,大約是詞首的插音*q-添加到零聲母詞幹之後。原始南島語有很多*wasu~*asu「狗」這樣的詞對;在巴宰語等語言中,*w-anaN「右側」、*w-iRi「左側」的聲母*w-經過Blust所謂「某種現已模糊的形態過程」消失了。[3]Blevins認為,這三種情況中,原始南島語*w-反映了原始翁奇語領屬前綴*gw-「他的/她的」,其在一些後代中已成了化石形態。因此,原始南島-翁奇語可以解釋南島語中的一些奇特模式。

批評

編輯

翁奇語和南島語的發生學關係沒有得到學界認可。無我 (2011)認為Blevins的證據「並不令人信服,儘管有些相似之處可能是接觸/借詞造成的。Hoogervorst (2012)也持類似觀點。[4][5]Blust (2014)認為Blevins的結論沒有數據支持:在前25個構擬中,沒有一個可用比較法構擬,Blust還認為語法比較也不成立。此外,Blust還引用了非語言學(如文化、考古與生物)證據反駁Blevins的假說。[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Hammarström, Harald; Forkel, Robert; Haspelmath, Martin; Bank, Sebastian (編). 南岛–翁奇语系. Glottolog 2.7. Jena: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 2016. 
  2. ^ *aCab「蓋」可能與原始翁奇語*otab「頭」同源
  3. ^ Blevins, p 183
  4. ^ van Driem, George. Rice and the Austroasiatic and Hmong-Mien homelands. N.J Enfield (編). Dynamics of human diversity: the case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2011 [2021-11-13]. 
  5. ^ Hoogervorst, Tom. Southeast Asia in the ancient Indian Ocean world: combining historical linguistic and archaeological approaches (學位論文). University of Oxford. 2012 [2021-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3). Nevertheless, it is conceivable that some of the given forms are genuinely related, though better explained as loans than common inheritance (p. 91). 
  6. ^ Blust, Robert (2014). "Some Recent Proposals Concern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 Oceanic Linguistics 53:2:300–391. "To put it bluntly, the AON hypothesis is a castle built on sand, an elaborate illusion fostered by the misplaced hope that a major discovery has been made that somehow eluded the investigations of all other scho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