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皇冠
起源
編輯傳統上禁止皇冠珠寶離開英國,這是國王和王后經常將珠寶典當給外國經紀人的時代的產物,通過海路和陸路遠距離運輸歷史王冠也存在相當大的風險。 [2]出於這些原因,英國專為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后於1911年訪問印度而製作了這頂新王冠,以在印度親王、王子和統治者面前宣布他們為印度皇帝和皇后。 [3]
描述
編輯印度皇冠重920 g(2.03磅)上有6170顆鑽石, 另還有9顆祖母綠, 4顆紅寶石和4顆藍寶石。皇冠正面是一顆非常優質的32克拉(6.4克)祖母綠 。 [4] (p. 169)國王在日記中寫道,它很重,戴起來很不舒服:「戴上皇冠3+1⁄2小時後,我感到相當累。它很重,讓我的頭很疼。」 [5]
與其他英國王冠類似,它由一個帶有四個十字飾帶和四朵百合花飾的圓環組成。然而,頂部的八個半拱以典型的拱門狀和十字形狀連接,以哥德式雙拱門的形式向上指向。 [6]印度皇冠是唯一一頂擁有八個半拱形的英國君主王冠,具有歐洲大陸王冠的風格,一改英國王冠擁有兩個拱形或四個半拱形的傳統。
使用
編輯喬治和瑪麗沒有在儀式上加冕為皇帝和皇后。坎特伯雷大主教蘭德爾·戴維森 (Randall Davidson)認為,在一個以印度教徒或穆斯林為主的國家舉行基督教儀式是不合適的。國王在進入杜爾巴時僅僅戴上了王冠,然而這被認為是印度對國王加冕禮的肯定,國王的加冕禮早已在六個月前於英國舉行。
自喬治五世從印度回到不列顛後,它就再沒有被使用過。 1947年8月15日,英國對印度的統治結束,印度和巴基斯坦自治領成立。喬治六世和他的英國首相克萊門特·艾德禮一致認為:
「只要兩個新自治領仍留在英聯邦,皇冠就應保留在皇室珠寶中。但如果以後其中一個或兩個自治領脫離英聯邦,則可能會認為,鑑於該皇冠以印度的資金購買,皇冠應當歸屬於一些印度地區當局」。 [7]
(p. 167)
延伸閱讀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
編輯- ^ Mears, Kenneth J.; Thurley, Simon; Murphy, Claire. The Crown Jewels. Historic Royal Palaces Agency. 1994: 33 –透過Google Books.
- ^ Younghusband, George, Sir. The Crown Jewels of England. Cassell & Co. 1919: 21–22.
- ^ The Imperial Crown of India. Royal Collection Trust. [7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16).
- ^ Twining, Edward Francis. A History of the Crown Jewels of Europe. B.T. Batsford. 1960. ASIN B00283LZA6.
- ^ Brooman, Josh. The World Since 1900 3rd. Longman. 1989: 96. ISBN 978-0-5820-0989-9.
- ^ Younghusband, George, Sir. The Crown Jewels of England. Cassell & Co. 1919: 21–22.
- ^ Twining, Edward Francis. A History of the Crown Jewels of Europe. B.T. Batsford. 1960. ASIN B00283LZA6.
- ^ The Crown Jewels. The Royal Household. [7 Dec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8 October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