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經驗品
後經驗品(Post-experience good),也稱信用品(Credence good),在經濟學中,是指一類產品或服務的特徵很難被消費者觀察判斷,即使在開始消費後的短期內。比如維生素片、教育等。
根據飛利浦·尼爾森(Phillip Jacob Nelson)的分類學,其與搜尋品(Search good)、經驗品(Experience good)相區別,此類區分可以從理論上根據商品的特徵,反映出信息不對稱和市場的失靈[1],也可以部分解釋自然壟斷的形成[2]。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David L.Weimer; Aidan R.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5: 104頁. ISBN 013183001-5. Fourth Edition (英語).
- ^ Sawbones, cowboys and cheats. The Economist. 2006-04-15, 378 (8473): 78.
延伸閱讀
編輯- Luis M. B. Cabral: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Organis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2000, page 223. ISBN 0-262-03286-4
- Philip Nelson, "Information and Consumer Behavior", 78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311, 312 (1970).
這是一篇經濟學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