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構造期
呂梁構造期,簡稱呂梁期,是古元古代(25-18億年前)期間的構造期,在此期間,在今中國及周邊地區發生了呂梁運動或稱呂梁事件。
中國構造期 | |||
---|---|---|---|
新生代 | 新近紀(第四紀) | 全新世 | 新構造期 |
更新世 | |||
喜馬拉雅構造期 | |||
上新世 | |||
新近紀 | |||
中新世 | |||
古近紀 | 漸新世 | 華北構造期 | |
始新世 | |||
古新世 | 四川構造期 | ||
中生代 | 白堊紀 | ||
燕山構造期 | |||
侏羅紀 | |||
三疊紀 | 印支構造期 | ||
古生代 | 二疊紀 | ||
天山構造期 | |||
石炭紀 | |||
泥盆紀 | |||
祁連構造期 | |||
志留紀 | |||
奧陶紀 | |||
寒武紀 | |||
震旦構造期 | |||
新元古代 | 埃迪卡拉紀 | 震旦紀 | |
成冰紀 | |||
南華紀 | 南華構造期 | ||
青白口紀 | 青白口構造期 | ||
拉伸紀 | |||
中元古代 | 狹帶紀 | 薊縣紀 | 薊縣構造期 |
延展紀 | |||
蓋層紀 | 長城紀 | 長城構造期 | |
古元古代 | 固結紀 | ||
造山紀 | 呂梁構造期 | ||
層侵紀 | |||
成鐵紀 | |||
新太古代 | 五台構造期 | ||
中太古代 | 阜平構造期 | ||
古太古代 | 遷西構造期 |
名稱由來和別名
編輯因為呂梁運動在山西呂梁山的表現最典型,故而得名。與此同時,山西五台山地區也有比較強烈的構造運動,學界稱之為滹沱運動(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呂梁期稱為滹沱期。呂梁運動的其他名稱尚有中條運動(晉南)、興東運動(黑龍江)和鳳陽運動(安徽)等。[1]呂梁期相當於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2004)確定的古元古代成鐵紀(25-23億年前)、層侵紀(23-20.5億年前)和造山紀(20.5-18億年前)的全部。
構造活動
編輯呂梁期的年代久遠,目前只能對這期間的構造運動做粗略的描述。在呂梁期,可以識別出構成後世中國大陸的五個地塊,即原始中朝地塊、揚子地塊、華夏地塊、哈爾濱地塊和準噶爾地塊。其中原始中朝地塊是在呂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陸塊拼合而成的,從而形成了統一的結晶基底。
其他地塊在呂梁期也發生了強度不同的構造運動,但都未能形成統一的結晶基底。
注釋
編輯- ^ 中國可持續發展信息網 - 地質構造 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02-07-22於2008-03-31訪問
參考文獻
編輯- 萬天豐.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 地質出版社. 2004年6月: 38–45. ISBN 7-116-03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