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嬌(?—1880年),又名吳嬌(Tanka girl Ng Akew),一說為王亞嬌(Ong Akew或Ong Mo Kew),活躍於香港開埠初期的蜑家女性,是英屬香港葡屬澳門的一個鴉片走私者和地主。在1849年的一樁海盜醜聞中,她成為中心人物,並因此獲得了巨大的關注。

生平

編輯

她是美國鴉片販子、馬薩諸塞州第一任州長後人James Bridges Endicott(1814-1870)在香港擁有的一個疍家女奴,可能也參與了他的商業事業。1849年,詹姆斯把他貨船上的一部分貨物交給了亞嬌。於是亞嬌就用自己的船沿着海岸售賣。然而她的船和貨物都被海盜偷走,亞嬌大膽地孤身闖入海盜基地並要求海盜們賠償損失。不久以後,一艘美國船受到海盜們襲擊,船上的貨物被一艘海盜船偷走,而亞嬌正在那艘船上。之後,被偷走的贓物被從亞嬌自己的船上起獲。據猜測,亞嬌應該是與海盜們協商,用海盜們下一次行動中得到的貨物作為她被偷走的貨物的賠償。法庭上,亞嬌因證據不足而未被判有罪。很快她就得到釋放,並因此事而成名。

James Bridges Endicott退休後定居澳門。他遺囑上寫上留給了亞嬌一些香港中環吉士笠街2-10號(IL 104A)的土地,吉士笠街本冠名紀念德國牧師郭士立,後來因為亞嬌住在這𥚃,吉士笠街逐漸被稱為「紅毛嬌街」,而阿嬌後來成了一個富有的地主。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 《教科書不會教的 36 個香港歷史人物》 作者:港識多史 出版社:亮光文化 2021年7月 章節025 〈水上蜑家婦女成為傳奇地主 吳嬌〉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