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貞氣候分類法
中国科学家周淑贞提出的对气候分类的方式
周淑貞氣候分類法是中國科學家周淑貞在斯查勒氣候分類法的基礎上,兼顧氣候典型特徵提出的一種氣候分類法[1][2][3],這種分類法因其簡潔概括氣候特徵,因而在中國大陸較為流行[4][5]。
提出背景
編輯- 柯本用年降水量與年平均溫度的經驗公式來計算乾燥指標十分牽強。另外乾燥氣候並不能與A、C、D、E等四帶相提並論,這違反了邏輯分類法。
- 柯本氣候分類法進行氣候分類時忽視了高地氣溫、降水的垂直變化與水平緯度地帶性的差異,而只強調氣溫和降水量的比較。柯本氣候分類法忽視了氣候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
斯查勒氣候分類法雖然是一種動力氣候分類法,但是它忽略了季風氣候,而將中國的副熱帶季風氣候和副熱帶濕潤氣候混為一談,將中國的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混為一談,將中國南方的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乾濕季氣候混為一談。
劃分依據
編輯氣候分類應從發生學的觀點出發,兼顧各地氣候的典型特徵進行分類。典型特徵依據選擇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要素。另外氣候帶雖然與植被密切相關,但氣候帶不同於自然帶,氣候帶的名稱應以氣候條件本身來確定。
劃分
編輯以斯查勒氣候分類法為基礎,加以適當修改,將世界氣候分為三個氣候帶和高地氣候四大區[6][7][8]。
低緯度氣候帶
編輯主要受赤道氣團和熱帶氣團控制,影響本氣候帶的天氣系統有赤道輻合帶、信風、赤道西風、熱帶氣旋和副熱帶高壓。最冷月均溫在15-18攝氏度以上,年可能蒸散量在1300毫米以上。
中緯度氣候帶
編輯本氣候帶熱帶氣團和極地氣團相互角逐,主要受極鋒、盛行西風、溫帶氣旋和反氣旋、副熱帶高壓和熱帶氣旋,變化顯著,春夏秋冬分明,再加上複雜的下墊面因素,本氣候帶的氣候分布錯綜複雜。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在15~18攝氏度以下,有4-12個月均溫在10攝氏度以上,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52.5厘米之間。
高緯度氣候帶
編輯本氣候帶盛行極地氣團和冰洋氣團,在冰洋鋒上有氣旋活動,自西向東移動。長冬無夏,空氣乾燥,蒸散弱,年可能蒸散量小於52.5厘米,凍土發育,非冰原氣候區有大片沼澤。
高地氣候
編輯- 詳見高地氣候
參考文獻
編輯- ^ 趙錦慧、於興修主編. 气象学与气候学. 武漢: 長江出版社. 2014: 179.
- ^ 孫根年主編. 地理科学导论. 西安: 西安地圖出版社. 1994: 55.
- ^ 於治民. 世界主要气候分类的评析.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88, (1): 85.
- ^ 王文福著. 自然地理学原理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4.07: 102–103. ISBN 978-7-307-13720-2.
- ^ 馬建華主編. 自然地理学教程. 開封: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1: 115.
- ^ 王文福,孟慶武,朱春曉主編. 自然地理与地貌. 哈爾濱:哈爾濱地圖出版社. 2008.12: 88–89. ISBN 978-7-80717-980-1.
- ^ 周淑貞 主編:中國大陸地理本科教材《氣象學與氣候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 7-04-001444-0
- ^ 周淑貞 論文:《氣候分類芻議》,《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