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懷瑟 (歌劇)
《唐懷瑟》(德文:Tannhäuser),又譯《唐豪瑟》,全名為:《唐懷瑟與瓦特堡歌唱大賽》(Tannhäuser und der Sängerkrieg auf Wartburg),是德國作曲家理查·瓦格納的一部歌劇,屬於拜魯依特音樂節上演劇目。本劇經瓦格納本人多次修改,有三個版本曾於德累斯頓(1845年)、巴黎(1861年)和維也納(1875年)首演。
創作歷程
編輯唐懷瑟在歷史上有跡可考,他大約生於1200年。目前唐懷瑟的第一份歌集已知是出於1515年,後來陸續出現其他,而它們的版本因地方而異。到了1799年,浪漫派詩人重新發現這些歌集,一位叫路德維希·提克(Ludwig Tieck)的詩人創作的故事《一個忠實的樂於助人的人和唐懷瑟》(Der getreue Eckart und der Tannhäuser)問世。很快到了1806年,唐懷瑟歌集被重新出版,並被詩人阿希姆·馮·阿爾尼姆(Achim von Arnim)和克萊門斯·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編在一本叫《少年魔法號角》的書裡[1]。
1841年冬,身在巴黎的瓦格納打算回到德國發展。同時他也讀到了唐懷瑟與維納斯的故事,便將手上的一部五幕劇本《薩拉孫女子》(Die Sarazenin)拋開,因為他認為唐懷瑟的故事更有潛力。1842年,他帶着妻子米娜和母親前往台伯利茲度假。在那裡,瓦格納一人在波希米亞山區漫遊了好幾天,當地的田園景色激發了他的靈感,進而完成了《唐懷瑟》三幕劇的草稿大綱。1842年瓦格納在德勒斯登得到了宮廷樂隊長一職。他正好利用該職務之便,嘗試實現他自己的歌劇改革之路。隨着1842年黎恩濟的成功上演,1843年《漂泊的荷蘭人》也被搬上舞台[2]。1843年春,瓦格納完成了劇本,但直到11月才開始譜曲。1845年4月13日完成總譜。
但瓦格納一直堅持對歌劇進行修改,即使是到其臨終之時。他曾對第二任妻子柯西瑪·瓦格納說:「我還欠世人一部《唐懷瑟》。」
角色
編輯首演(德累斯頓) 1845年10月20日 指揮:瓦格納 |
巴黎版首演 1861年3月13日 指揮:皮埃爾-路易·迪茲 | ||
---|---|---|---|
唐懷瑟, 遊吟騎士 | 男高音 | 約瑟夫·提切申克 (Joseph Tichatschek) | 阿爾伯特·尼曼 (Albert Niemann) |
伊麗莎白,赫爾曼的侄女 | 女高音 | 約翰娜·瓦格納 (瓦格納侄女) | 瑪麗·薩斯 (Marie Sass) |
維納斯 | 女高音 | 威海敏娜·施羅德-戴維安 (Wilhelmine Schröder-Devrient,瓦格納理想中的「未來女性」) | 佛圖納塔·泰德斯科 (Fortunata Tedesco) |
沃爾夫拉姆,另一位遊吟騎士 | 男中音 | 安東·密特沃茲 (Anton Mitterwurzer) | 莫熱里 (Morelli) |
赫爾曼,圖林根莊園主 | 男低音 | 喬治·威廉·德特莫 (Georg Wilhelm Dettmer) | 卡曹(Cazaux) |
華爾特·馮·德·富爾戈懷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意為小鳥牧場的華爾特),游吟騎士 | 男高音 | 馬克思·史洛斯 (Max Schloss) | 愛莫(Aimes) |
彼特洛夫,遊吟騎士 | 男低音 | 約翰·米雪埃·維希特 (Johann Michael Wächter) | 科龍(Coulon) |
寫手海恩里希,遊吟騎士 | 男高音 | 阿東·科提 (Anton Curty) | 克里希(König) |
萊馬·馮·茲韋特,遊吟騎士 | 男低音 | 卡爾·黎瑟 (Karl Risse) | 弗雷(Freret) |
一位牧羊人 | 女高音 | 安娜·梯勒 (Anna Thiele) | 里波(Reboux) |
四位男侍童 | 女高音,女中音 | ||
貴族,騎士,女士,朝聖者,女妖,仙女,祭司。 巴黎版本:美惠三女神,丘比特,半人半羊的農牧神和半人半羊的農牧神 |
劇情
編輯序曲
編輯瓦格納在《唐懷瑟》中仍然採用序曲這一形式開幕。在他下一部歌劇《羅恩格林》裡面,序曲已為前奏曲所取代。唐懷瑟序曲常會在音樂會中被單獨演奏。
第一幕
編輯緊接着序曲之後首先出現的是維納斯堡內一景。只見裡面妖氣瀰漫,充滿肉慾氣息。在維納斯堡沉溺多時的唐懷瑟突然對此般生活感到厭倦,不顧維納斯的多番勸阻挽留,決意離去。維納斯預言,他終將歸來。唐懷瑟大怒,喊了一聲「我之救贖在聖母瑪利亞(Mein Heil! mein Heil ruht in Maria!)。」維納斯堡消失。
五月一天,陽光普照,牧童在一大路旁歌唱。不久,朝聖者伴着合唱聲經過。唐懷瑟深受感動,也開始讚美主。正在這時,圖林根莊園主赫爾曼與幾位游吟詩人打獵歸來,發現了久違了的唐懷瑟,又驚又喜。大家歡迎他回來,並告訴他,瓦特堡有一個歌唱比賽,並邀請唐懷瑟參加。他們還提到了唐懷瑟的戀人伊麗莎白。「回到她的身邊去。」唐懷瑟於是同意並跟着大家去瓦特堡。
第二幕
編輯第二幕開幕後即是瓦特堡內,正值歌唱比賽將要開始。這時,美麗的伊麗莎白走進會堂,並唱出一首著名的詠嘆調「你,聖潔的大廳,我再次來到向你致意(Dich, teure Halle, grüß' ich wieder)。」接着,唐懷瑟在沃爾夫拉姆的引領下入場。當唐懷瑟見到伊麗莎白時,激動得跪到了地上。而伊麗莎白則衷心地歡迎他歸來。跟着小號響起,騎士進場。歌唱比賽開始。
赫爾曼首先宣布比賽的主題為「愛情的力量」。首先上場的是沃爾夫拉姆。當他頌唱着愛情的時候,唐懷瑟卻在一側譏笑他,認為他少了幻想與憧憬。後來瓦爾特上場。唐懷瑟按耐不住,讚揚着愛的歡樂。眾人開始有點騷動。彼特洛夫訓斥他,卻被唐懷瑟反唇相譏。沃爾夫拉姆為了平息大家的騷動,再獻一曲。唐懷瑟這時按耐不住,竟然唱出了「維納斯讚歌」。眾騎士大怒,拔劍要攻擊唐懷瑟。就在此刻,伊麗莎白撲到唐懷瑟旁邊,用自己的身軀保住唐懷瑟。赫爾曼說到,犯下如此之罪的人,必須親到教皇處請求寬恕,眾人齊聲同意。唐懷瑟一臉羞慚,奔出了大廳。伊麗莎白則昏倒在地。
第三幕
編輯在瓦爾特堡山麓大道旁,只見伊麗莎白在聖母像面前祈禱,等待唐懷瑟的歸來。這時,一群朝聖者高唱着巡禮大合唱歸來。伊麗莎白在他們裡面找不到唐懷瑟,心情更為憂鬱。沃爾弗拉姆目送伊麗莎白離去之後,仰望着滿天的繁星,唱出了詠嘆調「可愛的晚星」,並預感伊麗莎白不久於人世。
突然,有人收起話來:「我聽到了豎琴聲。」沃爾弗拉姆回頭一看,只見是狼狽不堪的唐懷瑟。唐懷瑟告訴了沃爾弗拉姆自己的贖罪之行。教皇告訴他,教皇的手杖長出花來之時,就是唐懷瑟獲釋之日。唐懷瑟對此深感絕望,突然又想起了維納斯堡。一念之間,妖風再起,維納斯堡又出現了。維納斯再次向唐懷瑟展開了雙臂。唐懷瑟一步步向維納斯走去。沃爾弗拉姆怎麼也拉不住他。正是危急之際,沃爾弗拉姆喊了一聲「伊麗莎白!」霎時喊醒了唐懷瑟。這聖潔的名字驅散了妖氣。只見教皇的手杖果真開了花。唐懷瑟終於得到寬恕。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Tannhäuser und der Sä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 arcor.de. [200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德語).
- ^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users.utu.fi. [200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6) (德語).
書籍
編輯- Howard Gray. 瓦格纳——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 連惠幸(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214-02323-7.
- 周士紅. 唱片里的瓦格纳. 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 ISBN 9787115073761.
- Ilias Chrissochoidis; Heike Harmgart; Steffen Huck; Wieland Müller. Though This Be Madness, Yet There is Method In't':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f Richard Wagner's 'Tannhäuser'. Music & Letters. 2014, 95 (4): 584-602. doi:10.1093/ml/gcu081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唐懷瑟》完整總譜:國際樂譜典藏計劃上的樂譜
- 瓦格納協會網站上的《唐懷瑟》介紹(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