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

作品

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德語:wie man dem toten Hasen die Bilder erklärt)是德國激浪派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於1965年11月26日在杜塞爾多夫的什美拉畫廊所演繹的一齣行為藝術作品個展。雖然這是博伊斯首次在私人畫廊舉辦個展,但已被認爲是他最為著名的行爲藝術作品。[1]

表演

編輯

表演一開始,博伊斯把畫廊個展的門從裡面反鎖,把畫廊的觀眾留在外面。因此他們只能透過窗戶觀察裡面的場景。博伊斯的頭上塗滿了蜂蜜金箔,開始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他對着正摟在手上的死物低聲呢喃,並在走廊中漫步,從一件作品到另一件作品前。偶爾他會停下來,然後回到畫廊的中心;踩着一棵躺在地上枯死的杉樹[2]三個小時後,圍觀著的公眾被允許進入房間。而博伊斯則坐在入口區的凳子上,摟著野兔,背對着圍觀者。

藝術解釋

編輯

據博伊斯所言,此次演繹是他試圖發展「對藝術的廣泛定義」的最高潮,而這種發展早在他1950年代的作品中便開始了。他用一種對觀眾來說實際上是沉默的行動來慶祝「解釋藝術」的儀式。在這場演繹中,思想、言語和形式之間的關係與融合也是博伊斯的特點。在他於1985年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談到德國》(德語:Sprechen über Deutschland,1985)中,他強調自己在那次演繹的本質上是一個言語的人。在另一次演講中,他將這種本質引為:「...在我(那次表演的)言語時,我試圖引導這慾念的衝動,我使它流向一種...更充分的描述性語言,也就是正進行中的精神感知。」而在《如何向一隻死兔子解釋繪畫》中,這種語言和思想的融合起到了帶有意味深長的效果。[3]

兔子在許多宗教中,具有廣泛的、古老的,具有象徵意義的一種動物,如在希臘神話中,它與愛神阿佛洛狄忒有關;對羅馬人和日耳曼部落來說,它是強有生育力的象徵;而在基督教中,它則與復活有關。博伊斯在表演時戴的 "金箔面具 "也衍生了這樣的解釋,如:黃金象徵着太陽的力量、智慧和純潔,而蜂蜜則是日耳曼文化中是重生的象徵。[4]

然而博伊斯或許並不想作品被這樣分析,他承認這件作品是想提醒人類的局限性:

對我來說,那野兔是某種象徵的化身,因爲野兔...真正地做到了那些人類只能在想象中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它可以鑽進土裡,並在土裡建造自己的窩。它可以因此將自己化身於大地:而因這的象徵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我頭上的蜂蜜確實與思想有關。人類雖然沒有自行產生蜂蜜的能力,但卻有思考、產生思想的能力。因思想的陳舊和病態再次被賦予了思想生命力。而蜂蜜無疑是一種有生命的物質...即人的思想也可以變得有生命。在另一方面,吸取過多的「知識」對個人的思想也是致命的:比如在政界或學術界,他們隨時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說得天花亂墜。

這些材料和行為對博伊斯來說具有特定的象徵價值。例如,蜂蜜是蜜蜂的產物,而蜜蜂對博伊斯來說,代表了一個溫暖和兄弟情誼的理想社會;黃金在鍊金術中具有重要意義,而鐵作為火星的金屬,代表了力量和連接的陽性原則。博伊斯與野兔坐在一起的照片有被觀衆所拍攝到,而這照片被一些評論家稱為 "20世紀的新蒙娜麗莎",儘管博伊斯並不同意這種說法。 [5]

博伊斯的本次藝術演繹被譽爲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行爲藝術作品之一,2005年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進行二次創作,隨後成爲了她的行爲藝術作品系列《七件易英語Seven Easy Pieces》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andler, Irving. Art Of The Postmodern Era: 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Early 1990s 2nd edition. Westview Press, 1997. ISBN 0-8133-3433-0 P.89 [1]
  2. ^ Heiner Stachelhaus, Joseph Beuys, Abbeville Press, New York, 1987, (Translated by David Britt), p. 135. Cited he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retrieved 10 August 2009
  3. ^ Martin Müller, Wie man dem toten Hasen die Bilder erklärt. Schamanismus und Erkenntnis im Werk von Joseph Beuys. (Dissertation) VDG Weimar 1994, ISBN 3-9803234-8-X
  4. ^ Lieberknecht, 1971, cited by Adriani / Konnertz / Thomas , 1984, P.155
  5. ^ Robert Ayers, Marina Abramovic, ARTINFO, 2005-11-09 [2008-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