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鮫屬學名Hybodus),又名弓鯊,是一滅絕鯊魚。牠們最初於二疊紀晚期出現,曾一度廣泛分佈,最終於白堊紀消失。在三疊紀侏羅紀及白堊紀期間,弓鮫類的生存非常成功,遍佈世界各海域的淺水區和淡水環境中。這一類群十分長壽,牠們於白堊紀末大滅絕消失。

弓鮫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早期
H. fraasi 化石,展於德國柏林自然博物館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 弓鮫目 Hybodontiformes
科: 弓鮫科 Hybodontidae
屬: 弓鮫屬 Hybodus
Agassiz, 1837
模式種
Hybodus reticulatus
Agassiz, 1837
  • 參見內文

描述

編輯
 
H. fraasi 復原圖
 
Hybodus hauffianus

弓鮫可以長達 2公尺(6.6英尺),是一種機會主義的掠食者。牠們體型不大,但保持了鯊魚流線的體型,有兩條背鰭來精確控制身體。牠們擁有兩種不同的牙齒,食性較廣:尖銳的牙齒用來捕捉光滑的獵物,扁平的牙齒則用來咬碎有殼的生物。另外,牠們的背鰭具有骨質尖刺,相信是有防禦功能。雄鯊有鰭足,可以將精子插入雌鯊中來幫助繁殖,現今鯊魚也保有這個特徵。[1]

地質年代最年輕的弓鮫化石發現於恐龍公園組地層,約於 68.6 至 66 百萬年前[2]

弓鮫最早的一顆牙齒化石是於1845年在英格蘭發現。自此在世界各地也不斷發現其牙齒及脊骨

物種

編輯

部分弓鮫屬的物種,包括 H. butleriH. rajkovichiH. montanensis,現以分類至 Meristodonoides英語Meristodonoides 之下[3]

  • 後甸弓鮫 Hybodus houtienensis
  • 鈍頭弓鮫 Hybodus obtusus
  • 法氏弓鮫Hybodus fraasi
  • 巴氏弓鮫Hybodus basani

大眾文化

編輯

弓鮫在《與恐龍共舞》第三集中出現,受到新生大眼魚龍血液所吸引。另外,牠們也在《海底霸王》中與中喙鱷獵食利茲魚

參考

編輯
  1. ^ Palmer, D (編). The Marshall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Animals. London: Marshall Editions. 1999: 28. ISBN 1-84028-152-9. 
  2. ^ Neuman, A.G. & Brinkman, D.B. Fishes of the fluvial beds. Currie, P.J. & Koppelhus, E.B. (編). Dinosaur Provincial Park: A Spectacular Ancient Ecosystem Revealed.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167–185. ISBN 0-253-34595-2. 
  3. ^ Underwood, Charlie J.; Cumbaa, Stephen L. Chondrichthyans from a Cenomanian (Late Cretaceous) bonebed, Saskatchewan, Canada. Palaeontology. July 2010, 53 (4): 903–944 [2019-01-03]. doi:10.1111/j.1475-4983.2010.00969.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1). 
  • Haines, Tim, and Paul Chambers.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Pg. 89. Canada: Firefly Books Lt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