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聲
弛聲(英語:slack voice或lax voice)指元、輔音發音時,聲門打開得比常態濁聲更寬。弛聲輔音也有「弱化」或「半濁化」之類的說法。吳語等漢語方言及一些南島語系語言中,弛聲塞音的「中間」發聲態會使沒有習得這些音位的聽者感到困惑,於是不同的轉寫可能用⟨p⟩或⟨b⟩表示同一個輔音。科薩語中,弛聲輔音常記作氣聲。IPA沒有專門表示弛聲的變音符,可表示為濁音字母加無聲符(下加圓圈),不過英語等語言的一些部分濁音(partially voiced)也用同樣的約定記法。[1]
發聲態 | IPA | 字 | IPA | 字 | IPA | 字 |
---|---|---|---|---|---|---|
弛聲 | [b̥ʌ̀ʔ] | 白 | [d̥ǐ] | 地 | [ɡ̊ə̀ʔ] | 個 |
不送氣 | [pʌ́ʔ] | 百 | [tíʔ] | 的 | [kóʔ] | 角 |
送氣 | [pʰʌ́ʔ] | 拍 | [tʰî] | 天 | [kʰʌ́ʔ] | 客 |
爪哇語在雙唇音、齒音、捲舌音與軟齶音有弛聲與僵聲對立。[1]
發聲態 | IPA | 詞義 | IPA | 詞義 | IPA | 詞義 | IPA | 詞義 | IPA | 詞義 |
---|---|---|---|---|---|---|---|---|---|---|
僵聲 | [paku] | 釘 | [tamu] | 客 | [tsariʔ] | 頁 | [ʈiʈiʔ] | 小 | [kali] | 河 |
弛聲 | [b̥aku] | 標準 | [d̥amu] | 吹 | [d̥z̥arit] | (一種女性穿的衣服) | [ɖ̥isiʔ] | 第一 | [ɡ̊ali] | 挖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Ladefoged, Peter; Maddieson, Ian.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1996: 63–6. ISBN 0-631-19814-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