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馬:友情就是魔法影迷

小馬寶莉:友誼就是魔法(英語: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是一部由孩之寶(Hasbro)製作的兒童電視節目,作為小馬寶莉My Little Pony)玩具系列的一部分,從2010年至2019年播出。該劇與2010年美國兒童有線電視The Hub(後更名為Hub Network,之後又更名為Discovery Family)重新推出的玩偶、遊戲套裝以及原創節目相關。

2014年BronyCon聚會的角色扮演玩家

勞倫·福斯特(Lauren Faust)因其在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製作其他兒童動畫節目(如《飛天小女警》和《親親麻吉》)的經驗,被選為本劇的創意開發者和執行製片人。在孩之寶的指導下,浮士德創作了一個面向年輕女孩的節目,但她賦予角色和背景挑戰傳統「少女」刻板印象的特質,同時添加了冒險和幽默元素,以吸引父母的興趣。

該劇首播後獲得電視評論家和家長群體的廣泛好評。此外,在2010年末至2011年初,還吸引了一批成年網絡用戶觀眾,形成了一個亞文化[1][2]這些觀眾大多為成年男性,他們被本劇的角色、劇情、動畫風格以及其作為網絡迷因傳播的影響所吸引。這些粉絲自稱為「Brony」(詞彙合成自BroPony),而女性粉絲則被稱為「Pegasister」(詞彙合成自PegasusSister)。雖然這一亞文化起初被認為是以諷刺和戲謔的方式表現成年觀眾喜歡兒童劇,但隨着時間推移,這一群體對該劇表現出了遠超戲謔的真誠欣賞,這一現象被稱為「新真誠」(New Sincerity)。技術嫻熟的粉絲創作了基於該劇的大量文學、音樂、藝術和視頻作品,並建立了相關網站和組織粉絲聚會,還組織了圍繞本劇及其創作者的慈善活動。然而,這一粉絲群體也因成人觀眾喜愛一部面向兒童的節目而受到媒體和評論員的批評,以及指責創作大量色情同人藝術創作和涉嫌厭女行為。

成年觀眾對該劇的喜愛令孩之寶、浮士德及其他創作者感到意外,但他們對此表示接納,同時仍保持對原始目標觀眾的關注。此類回應包括:劇中配音演員和製片人參加粉絲聚會、在官方宣傳材料中承認Brony粉絲文化,以及將粉絲命名的背景角色(如「Derpy Hooves」)加入劇中的彩蛋。得益於這些努力,《小馬寶莉:友誼就是魔法》取得了巨大商業成功,並成為Hub Network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原創節目。

歷史

編輯

起源 (2010–2012)

編輯

在《友誼就是魔法》於2010年10月首播後不久,動畫網站《Cartoon Brew》的Amid Amidi撰寫了對該劇的首批評論之一。他在評論中將該劇描述為「電視動畫創作者主導時代的終結」的標誌。[3] Amidi對將像Lauren Faust這樣的才華賦予與玩具相關的節目感到擔憂,認為這是為迎合分散的觀眾群體而專注於盈利動畫類型(如玩具聯動)的趨勢,同時也是對整個行業的一種「投降」。[3][4][5] 這一評論指出,越來越多的節目似乎由希望推銷產品的公司高管推動,而非創作者主導。

儘管該劇在Amidi的評論發表前已在4chan的「漫畫與動畫」版塊(/co/)中有所討論,但這篇評論的警告性質吸引了更多人關注該劇,其情節、角色和動畫風格贏得了積極反響。[4][6] 此反應迅速擴散至4chan其他版塊,該劇迅速成為網站上常見的笑料與模因來源。[4] 其中包括採用該劇中的詞彙,例如用「anypony」、「everypony」和「nopony」代替「anybody」、「everybody」和「nobody」,[7] 或戲稱觀看該劇是為了「情節」(暗指小馬的臀部)。[8]

《我的小馬駒:友誼就是魔法》(Friendship Is Magic)在網站上的帖子數量引起了廣泛關注。該節目的粉絲為了抵禦來自 4chan 其他板塊的各種 惡意攻擊,積極捍衛相關討論。這導致 4chan 一度臨時禁止任何與小馬相關的討論。[6][7] 4chan 的創始人克里斯托弗·普爾(Christopher Poole)在 2011 年 西南偏南 音樂節上簡要提到該節目在網站上的受歡迎程度。[6][9] 之後,普爾創建了一個專門討論該節目及其粉絲文化的板塊。儘管該節目的討論仍然在 4chan 持續進行,但粉絲們開始建立其他平台討論這一話題,該粉絲文化也逐漸擴散到其他網絡論壇。[6]

人氣增長(2012–2015)

編輯

成人對該節目的興趣可以與《樂一通》(Looney Tunes)、《狂歡三寶》(Animaniacs)、《飛哥與小佛》(Tiny Toon Adventures)、《洛可的摩登生活》(Rocko's Modern Life)、《飛哥與小佛》(Phineas and Ferb)、《飛天小女警》(The Powerpuff Girls)、《海綿寶寶》(SpongeBob SquarePants)和《嘎巴寶寶英語Yo Gabba Gabba!》(Yo Gabba Gabba!)等經典動畫片相提並論。這些觀眾欣賞節目中面向成人觀眾的幽默以及對早期動畫片和動畫電影的懷舊感。[10][11][12]

許多提到的動畫作品曾吸引了很多大學年齡段的觀眾,而這些觀眾在《我的小馬駒:友誼就是魔法》播出期間,可能已經開始養育自己的孩子。[12] 該節目還包含許多老觀眾熟悉的文化作品致敬元素,例如《我愛露西》、《不文山鬼馬表演》、《大白鯊》、《2001太空漫遊》、《鑽石狗英語Diamond Dogs》、《謀殺綠腳趾》、《捉鬼敢死隊》、《星球大戰》以及《賭城風情畫英語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 (film)》等。[11][13][14][15][16]

許多粉絲對自己喜歡這部作品感到意外。Shaun Scotellaro 是「Equestria Daily」網站的運營者,這是Brony粉絲社群中一個主要的同人網站。他表示:「坦白說,如果七個月前有人告訴我他們會運營一個關於小馬的博客,我會認為他們瘋了。」[17] 他還提到,成人之間的傳播得益於在線遊戲社區的影響。[18]

遊戲網站Kotaku的編輯Mike Fahey指出,這個粉絲群體「讓原本可能只是在互聯網上互相吐槽的人們建立了友誼」。[19] 從事「Brony Studies」研究的 Dr. Patrick Edwards 觀察到,與大多數「對不同的人不太包容」的粉絲文化不同,小馬粉絲群體提倡節目中「愛與寬容」的主題。[20]

此外,這一興趣也吸引了 獸迷(furry)社區,該社區包含大量動畫愛好者。[21] 研究項目的貢獻者之一 Dr. Marsha Redden 表示,成人粉絲是「對過去十年美國沉浸於恐怖主義環境的一種反應」,這種狀況類似於 冷戰,他們「厭倦了恐懼、焦慮和敵意」,而節目和其粉絲群體成為了這些問題的宣泄口。[22] 她將小馬粉絲文化與 波希米亞 文化、垮掉的一代二戰 後的反應以及 越南戰爭 後的 嬉皮士 運動進行了比較。[23]

同樣,節目編劇之一艾米·基廷·羅傑斯英語Amy Keating Rogers(Amy Keating Rogers)認為,觀眾喜愛《友誼就是魔法》的原因在於「許多其他節目充滿了玩世不恭和負面情緒」,而這部作品則「傳遞了一種積極的信息」,從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4]


很多名人都承認自己是Brony,包括「榮恩·衛斯理」魯拔·格連特怪人奧爾、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羅禮士奧巴馬等等。[來源請求]甚至在孩之寶的前合作頻道 The Hub 廣告影響下,狂派領袖麥加登也被官方誤打誤撞下塑造成Brony。[25][2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ronies Are Redefining Fandom — And American Manhood. 連線. [2016-06-15]. 
  2. ^ The fascinating sub-culture of 'Bronies'. Newshub.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7). 
  3. ^ 3.0 3.1 Amidi, Amid. The End of the Creator-Driven Era in TV Animation. Cartoon Brew. 2010-10-19 [2011-06-09]. 
  4. ^ 4.0 4.1 4.2 Dennis, Scott. Ponies overachieving, from feminism to 4chan. The Daily Barometer. 2011-03-10 [2013-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1). 
  5. ^ Beck, Jerry. We've Created A Bronster!. Cartoon Brew. 2011-09-24 [2011-09-25]. 
  6. ^ 6.0 6.1 6.2 6.3 LaMarche, Una. Pony Up Haters: How 4chan Gave Birth to the Bronies. The New York Observer. 2011-08-03 [2011-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2). 
  7. ^ 7.0 7.1 Weinman, Jaime. "Men who love 'My Little Pony'". Maclean's. 2011-09-07 [2011-09-08]. 
  8.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ired defend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9. ^ Christopher Poole (Moot) at SXSW. YouTube. 2011-03-13 [2011-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8). 
  10. ^ Burnett, Sam. Show Pony. The Mercury. 2011-07-02 [2011-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September 15, 2012). 
  11. ^ 11.0 11.1 Ostroff, Joshua. All-ages show: Hipsters love children's programming. National Post. 2011-08-03 [2018-01-22].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12. ^ 12.0 12.1 Ostroff, Joshua. TV for all ages. Ottawa Citizen. 2011-08-08 [2011-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uary 21, 2013).  已忽略未知參數|df= (幫助)
  13. ^ Strike, Joe. Of Ponies and Bronies. Animation World Network. 2011-07-05 [2011-07-06]. 
  1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d age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5. ^ Abrams, Natalie. VIDEO: 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Pays Tribute to I Love Lucy. TV Guide. 2012-01-19 [2012-01-19]. 
  16. ^ Furlong, Maggie. '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First Look: Things Take a "Fear and Loathing" Turn. Yahoo!. 2014-01-23 [2014-01-23]. 
  1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wired bron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8. ^ House, Kelly. Meet 'bronies' – grown men who are fans of My Little Pony. The Oregonian. 2011-09-17 [2011-09-17]. 
  1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usatoday fandom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citypaper 2013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1. ^ Connelly, Sherilyn. Meet the Furries and Fans at 2012's Most Unconventional Convention. SF Weekly. 2012-01-17 [2012-01-17]. 
  2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dailydot bronystudy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3. ^ Stohs-Krause, Hilary. 'Brony' Fandom Carves Out Space For Young Men To Enjoy Friendship ... And Cartoon Ponies. Nebraska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2013-05-13 [2013-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21, 2014). 
  24. ^ Gutekunst, Adam; Levy, Dustin. BronyCon 2013 brings thousands of 'My Little Pony' lovers to Baltimore. Baltimore Sun. 2013-07-31 [2013-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August 6, 2013). 
  25. ^ Dike. The Hub Summer Promo. 2011-06-03 [2017-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5) –透過YouTube. 
  26. ^ Hub Network. Megatron's Favorite Song/Transformers Prime Takeover (Promo) - The Hub. 2012-11-01 [2017-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9) –透過YouTube. 

另請參閱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