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道清朝江蘇省中華民國初期設置的

1644年設立設淮徐兵備道,駐宿遷,後駐徐州,管理徐州、淮安府邳州、宿遷、睢寧縣,兼轄山東沂莒等處,管理屯田、河道、水利。1662年,裁撤,併入淮海道。1670年設分巡淮徐道,駐徐州,管河工事務。1678年,駐宿遷縣。1696年,不再管理河工。1700年,駐清江浦。1724年,增轄邳州直隸州。1732年,駐宿遷。1743年,改為淮徐河道,不再分巡地方。1748年,分巡淮徐道轄邳宿虹桃源等處按察使司副使銜。1758年駐徐州府。1765年分巡徐州府、海州直隸州淮安府桃源縣。1767年,加兵備銜。1768年,改名淮徐海道嘉慶年間,通稱徐州道。1860年,併入淮徐揚海道。1865年,設徐海河務兵備道,駐徐州府,下轄徐州府、海州直隸州河務、分巡事務。1877年,海州屬於淮揚道,改名分巡徐州河務兵備道

1913年7月以清末徐州府區域設置,治所銅山縣(今江蘇省徐州市)。屬江蘇省。轄銅山豐縣沛縣蕭縣碭山邳縣宿遷睢寧等縣。轄區約當今江蘇省睢寧、宿遷新沂等市縣西北地區,以及安徽省碭山蕭縣二縣地。1914年6月廢並設立徐海道

參考文獻

編輯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