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家人民黨

德國國家人民黨(德語: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簡寫DNVP),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保守右派政黨。在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興起之前,它是魏瑪德國主要的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政黨。它是民族主義者、君主主義者和反猶分子的聯盟,並得到泛德聯盟的支持。

德國國家人民黨
Deutschnationale Volkspartei
成立1918年12月4日
解散1933年6月27日
前身德國保守黨
併入納粹黨
準軍事組織鋼盔前線士兵聯盟
意識形態德國民族主義英語German nationalism
德國保守主義英語Conservatism in Germany[1][2]
君主立憲制[3]
右翼民粹主義[4][5]
反猶太主義[6][7][8][9]
政治立場右翼極右派
官方色彩
  •         淺藍
黨旗
德國政治
政黨 · 選舉

起源

編輯

1918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君主制。該黨由德國保守黨的殘餘,自由保守黨德國祖國黨德語Deutsche Vaterlandspartei國家自由黨的右翼分子組建。

立場

編輯

該黨強烈反對魏瑪憲法凡爾賽條約,目標是恢復君主制,廢除強制性的和平條約,重新獲得所有失去的領土和殖民地。

與納粹合流

編輯

1929年後,國家人民黨與納粹黨合作,1931年在一些州組建聯合政府,支持希特勒在1933年1月被任命為總理。起初,國家人民黨在希特勒政府中有很多部長,但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力,最終在1933年6月併入納粹黨,讓位於納粹的一黨專政。

選舉結果

編輯
選舉日 得票 得票率 席位數 (總席為數) 排名
1919年1月19日 3,121,479票 10.27% 44席位 (421席位) 第4黨
1920年6月6日 4,249,100票 15.07% 71席位 (459席位) 第3黨
1924年5月4日 5,696,475票 19.45% 95席位 (472席位) 第2黨
1924年12月7日 6,205,802票 20.49% 103席位 (493席位) 第2黨
1928年5月20日 4,381,563票 14.25% 73席位 (491席位) 第2黨
1930年9月14日 2,457,686票 7.03% 41席位 (577席位) 第5黨
1932年7月31日 2,178,024票 5.91% 37席位 (608席位) 第5黨
1932年11月6日 2,959,053票 8.34% 51席位 (584席位) 第5黨
1933年3月5日 3,136,760票 7.97% 52席位 (647席位) 第5黨

歷屆主席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Ehret, Ulrike. The Catholic right, political Catholicism and radicalism: the Catholic right in Germany. Church, Nation and Race: Catholics and Antisemitism in Germany and England, 1918-45.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2 [2021-06-24]. ISBN 978-1-84779-4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6). 
  2. ^ Lipset, Seymour M. (1959)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Right-Wing Extremis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 pp.346-382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Ringer, Fritz K., The Decline of the German Mandarins: The German Academic Community, 1890–1933,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1, 1990 
  4. ^ Kitchen, Martin, Europe Between the Wars: A Political History Second, Pearson Education: 249, 2006 
  5. ^ Barth, Boris, Genozid: Völkermord im 20. Jahrhundert : Geschichte, Theorien, Kontroversen, C. H. Beck: 176, 2006 (德語) 
  6. ^ Weitz, Eric D. (2007) Weimar Germany: Promise and Traged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95–96
  7. ^ Bauer (2000), p.101
  8. ^ Hertzman (1963), p.37
  9. ^ Hertzman (1958), p.3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