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土母質,簡稱母質,指的是土壤形成的起始物質,系位於地表的岩石風化後產生的疏鬆碎屑物,通過成土作用可發育為土壤,其特性會很大程度影響到土壤的發育和性質。[1]成土母質可能是在岩石風化後,由於岩石風化的速度超過移運速度,而殘留在地表原處,這種成土母質被稱為殘積母質殘積物,主要分布在平原台地和山頂緩坡部位;反之,若成土母質經過了重力、水力、冰川或風力的搬運,而未殘留在地表原處,則被稱為運積母質,可分為崩積物坡積物沖積物洪積物湖積物海積物冰水沉積物冰磧物風積物[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編). 地理学名词 (2版).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7 [2023-08-08]. ISBN 978-7-03-017626-4. LCCN 2009393585. OCLC 175535796. OL 23974570M. NLC 003459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3). 
  2. ^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出版領導小組;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土壤卷編輯委員會; 土壤卷各分支編寫組主編、副主編.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土壤卷). 北京: 農業出版社. 1996-12 [2023-07-25].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