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里特龍屬
斯特里特龍(學名:Stratesaurus,或譯街道龍)是蛇頸龍目彪龍科有較小身體的一個已滅絕屬,生存於早侏羅世(最可能為赫塘階最早期)的英國。其包括單一物種泰氏斯特里特龍(S. taylori)。[1]斯特里特龍是種顱骨長18公分(7.1英寸)、身長2公尺(6.6英尺)的小型蛇頸龍。[1][2]
斯特里特龍屬 化石時期:早侏羅世,
| |
---|---|
泰氏斯特里特龍正模標本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科: | †彪龍科 Rhomaleosauridae |
屬: | †斯特里特龍屬 Stratesaurus Benson, Evans & Druckenmiller, 2012 |
模式種 | |
†泰氏斯特里特龍 Stratesaurus taylori Benson, Evans & Druckenmiller, 2012
|
發現
編輯斯特里特龍正模標本OUMNH J.10337由一個背腹向壓碎但近乎完整的顱骨及三維保存的部分顱後骨骼——包括前段頸椎和胸椎、部分後肢及髂骨——組成。該標本由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於1874年從托馬斯·霍金斯的收藏中買下。GSM 26035因具備正模標本自衍征之一及其它特徵而被歸入泰氏斯特里特龍。該標本由顱骨及一些前段頸椎組成。AGT 11亦被歸入泰氏斯特里特龍,雖不具有泰氏斯特里特龍的自衍征,但與OUMNH J.10337及GSM 26035無法區分,且可區分於類似分類單元如阿瓦隆泳龍。所有標本均採集於薩默塞特郡斯特里特下里阿斯群藍里阿斯組前平圓裸菊石岩層(Pre-Planorbis beds)。該岩層貌似位於平圓裸菊石(Psiloceras planorbis)首次出現層位的下方。故該層可能屬於赫塘階最初期蒂氏裸菊石時間帶(P. tilmanni Chronozone),時間為距今約1.996至1.98億年,緊隨三疊紀-侏羅紀邊界之後。斯特里特發現的蛇頸龍代表了已知最早的蛇頸龍目,故斯特里特龍是迄今最古老的蛇頸龍類之一。[1]
描述
編輯斯特里特龍是種身體較小的彪龍科,正模顱骨長180公釐(7.1英寸)。其吻部並不狹窄,前頜骨有五個齒槽,上頜骨則有十六個。頸部前段前關節突有發育較強、指向後方的突起,這也是該屬的一項自衍征(獨特衍生特徵)。肩胛區椎體較短也是一項自衍征。[1]
種系發生學
編輯本森等人(2012年)的系統發育分析發現該屬是最原始的彪龍科。以下分支圖遵循本森等人(2012年)的研究結果,顯示了斯特里特龍在其它蛇頸龍中的系統發育位置。[1]
蛇頸龍目 Plesiosauria |
| ||||||||||||||||||||||||||||||||||||||||||||||||||||||||||||||||||||||||
詞源
編輯斯特里特龍由羅傑·本森(Roger B. J. Benson)、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及帕特里克·德魯肯米勒(Patrick S. Druckenmiller)於2012年首次命名和描述,模式種是泰氏斯特里特龍(Stratesaurus taylori)。屬名取自《末日審判書》中記載的斯特里特舊稱「Strate」及希臘語sauros(意為「蜥蜴」)。種名致敬清修正模標本的古生物學家邁克爾·泰勒(Michael A. Taylor)。[1]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Roger B. J. Benson; Mark Evans; Patrick S. Druckenmiller. High Diversity, Low Disparity and Small Body Size in Plesiosaurs (Reptilia, Sauropterygia) from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PLOS ONE. 2012, 7 (3). e31838. Bibcode:2012PLoSO...731838B. PMC 3306369 . PMID 22438869. doi:10.1371/journal.pone.0031838 .
- ^ Roger B J. Benson; Mark Evans; Michael A. Taylor. The anatomy of Stratesaurus (Reptilia, Plesiosauria) from the lowermost Jurassic of Somerset,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15, 35 (4). e933739. doi:10.1080/02724634.2014.9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