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學教育

新加坡的中學教育分為「六年制直通車」,「快捷」,「普通(學術)」,或「普通(技術)」四大源流。 任何新加坡人在未經教育部的許可下是禁止報讀國際學校的。 在經過六年的小學教育後,小六學生將全國小學離校考試(PSLE)。 審查確定學生是否具備升上中學的能力。考生的中學名額由其學術成績而定。

中學學術源流

編輯
 
新加坡教育部語文中心。

「快捷」源流為四年制課程的源流統稱,細分為「特別」和「快捷」兩種課程源流。完成課程後,學生均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特別」源流的學生將同時修讀英語和其母語(即華文、馬來文或淡米爾文)為第一語文,而學生只要在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母語第一語文水平(即高級華文、高級馬來文或高級淡米爾文)的考試中考取及格成績,已經達到語文標準。相比之下,"快捷"源流的學生以其母語為第二語文。「快捷」源流的學生若選擇修讀大學預備課程,必須在通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母語第二語文水平後,在高一年級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的H1母語會考。 [1]

學生也可在中學「特別」或「快捷」源流課程中選讀法文德文、或日文為外語,並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中以外語成績取代母語第二語文成績。 非華族學生或非馬來族學生也可在特別課程下分別另修華文和馬來語為第三語言。 該課程分別稱為華文特別課程(CSP)和馬來文特別課程(MSP)。華文特別課程(CSP)和馬來文特別課程(MSP)的學生在以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成績申請理工學院課程或大學預備課程(即初院或高級中學)時均可扣除兩個優待分。[2] 若所報讀的中學無法提供所需語文課程,學生將另在教育部語文中心 (MOELC)上相應課程。教育部語文中心 (MOELC)每年均收幾千個學生。[1]

 
此圖樣簡介新加坡中學教育過程中切換源流的可能途徑。

「普通(學術)」和「普通(技術)「兩個源流均為五年制課程。學生在中四年級均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N水準會考。學生若考取優異成績,可繼續在就讀的中學修讀第五年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也可直接申請進入工藝教育學院或理工學院。在「普通(技術)「源流的學生將選修較為貼近技術領域的科目,如設計和技術(D&T),而「普通(學術)」源流的學生將選修貼近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的科目,例如會計學。 教育部於2004年宣布,學術成績優異的「普通(學術)」和「普通(技術)「源流學生有機會「轉班」,以「快捷」源流直接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3]

除了提供國際文憑大學預科文憑(IB)或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文憑的六年制直通車課程,大多數學生都在中學二年級分流選讀範圍廣泛的課程的組合。學生必須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中報考六至十個科目。這必須包括英文第一語文、母語第二語文(普通華文、馬來文或淡米爾文)或母語第一語文(即高級華文、高級馬來文或高級淡米爾文)、數學、一個科學和個人文科學的選修科。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

編輯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為新加坡最普及化,並受國際認可的學術文憑,證明持文憑者完成基本中學教育。[4]

等級和評分系統

編輯

所有中學的新加坡統一實施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和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N水準會考通用的學分制。學分制將考生的至少5個科目納入考量。 所有科目的成績都以等級劃分,A1為最高等級,F9為最低等級。

  • A1/A2(特優)
  • B3/B4(優等)
  • C5/C6(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及格水平)
  • D7/E8/F9(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及格水平之下,即不及格)

完成中學教育後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並考獲至少5個學術科目的學生將獲得學校畢業證書(SGC)。[5]

在中學的學分制下,一個學生的整體學業成績可由「L1R5」,「L1B5」和「L1R4」計算。 每一個學科的成績都對上相應的學分。例如,「A1」為1個學分,「A2」為2個學分,「B3」為3個學分。 「L1R5」,「L1B5」和「L1R4」的總成績是由相應學科的學分整合而成。三個演算方法中的,學生的L1必須是其的第一語言,即英語或母語第一語文(即高級華文、高級馬來文或高級淡米爾文)。在「L1R5」和「L1R4」的演算中,4個或5個相關科目(即「R4」或「R5」),必須包括一個理科科目及一個從人文科目。演算範圍不包括宗教學、母語"B"和課外活動的學分。

「L1R5」和「L1B5」的最佳總成績為6分,「L1R4」的最佳總成績為5分。在聯合招生程序(JAE)中,初級學院一律使用L1R5成績招生,而高級中學和理工學院分別使用「L1R4」和「L1B5」招生。報讀初級學院的最低標準為「L1R5」總成績不超過20分,並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考獲英文和母語第二語文及格。報讀高級中學和理工學院的最低標準為「L1R4」總成績不超過20分,並在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考獲英文和母語第二語文及格。各院校的入學標準由報讀的學生素質決定。

一些學校均使用平均學科等級(MSG)來計算學生校內考試的成績,開辦六年制直通車課程(IP)的院校也均使用平均績點(GPA)的評分系統。

課外活動

編輯

課外活動(CCA)在新加坡的中學教育制度中是強制性的。在所有中學生必須參加至少一個課外活動。學生在中學教育中的所有課外活動記錄都將被記錄在全國同一的學生資歷系統,並通過「LEAPS」框架計算課外活動成績。「LEAPS」框架涵蓋四大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身心發展,即領導能力、強化項目、成績、參與度和社區服務。 比賽及表演都定期組織。 課外活動往往歸類如下四大類:體育活動團體、制服團體、表演藝術團體、協會及學會團體。學生的課外活動數目不設上限。

體育活動團體

體育活動即是各種類型的體育比賽項目,目的是鍛煉學生培養健康活力、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

制服團體

新加坡學校中的九個制服團體包括:男少年旅、女少年旅、女童軍、全國學生軍團(NCC)、全國學生民防團(NCDCC)、全國學生警察團(NPCC)、紅十字會青年協團(RCY)、聖約翰救傷隊(SJAB)和新加坡童軍總會

表演藝術團體

表演藝術團因學校而異。新加坡中學中常見表演藝術團體包括合唱團,管樂隊、華樂、舞蹈、戲劇和辯論。 

協會及學會團體

新加坡中學中的社團的範圍廣泛,包括新加坡青年飛行俱樂部、機械科技社(Robotics)、媒體和信息通信社(Infocomm)和武術。

特別輔助計劃(SAP)

編輯

特別輔助計劃(簡稱SAP)專為雙語及學術成績優異的學生而設的特別課程。特別輔助計劃於1979年,主要目標的方案就是保留傳統華校豐富的文化精髓並為學生提供濃厚的雙語環境,讓學生能夠掌握英文和中文。[6] 提供特選課程的指定院校提供英文和華文為第一語文(此為最早的「特別「源流,於1982年確立)。 九所傳統華校率先成為試點特選中學,並取得巨大成功。新加坡教育部1990年代的全國中學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十大中學中有五所為特選中學,顯示特選中學的教育水平已經超越了傳統英校。

目前,特選中學有十一所,即:

高才教育計劃(GEP)

編輯

高才教育計劃(GEP)在1984年設立,以培育有天賦的學生。 全國學生均在小學3年級進行一系列的測試,以選拔全國1%的特出學生參加高才教育計劃。隨着六年制直通車課程的開辦,大多設有直通車課程的院校均把高才教育計劃納入其直通車課程。計劃最終於2008年從中學制度中廢除。

直通車課程(IP)

編輯
 
新加坡華僑中學新加坡首個推出六年制直通車課程的四所院校之一。

直通車課程是一個六年制的直通課程,讓學術能力強的學生繞過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直接報考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會考,或國際文憑大學預科文憑(IB)。

直通車課程於2004年首次推出。 讓學術能力強的學生們能在更靈活的教學環境中受惠,深入接觸學科知識。 此外,學生享有更多選科自由。 目前,由於名額吃緊,只有頂尖的小六生得以順利報讀直通車課程。

目前,提供六年制A Level / IB直通車課程的學府為:

中學升學途徑

編輯

完成了4或5年的中學教育並參加了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後,中學生(不包括IP學生)可以通過其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成績申請報讀大學預備課程,理工學院或技術教育學院 (ITE)。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N水準會考成績優異的「普通(學術)」和「普通(技術)「學生可選擇以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N水準會考成績報讀理工學院或技術教育學院 (ITE),或繼續留校備考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Language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School. www.moe.gov.sg.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2. ^ Benefits of studying a third languag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y 8,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2, 2006). 
  3. ^ Secondary School Courses. www.moe.gov.sg.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4). 
  4. ^ Voltaire. MOE asks 64-year-old interviewee for O-Level Cert even though he has degree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The Independent. [2017-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美國英語). 
  5. ^ Singapore Grading System. www.classbase.com. [10 Jul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6). 
  6. ^ Lee, Kuan Yew. 李光耀 - 我一生的挑战 - 新加坡双语之路.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1: 97–122. ISBN 978-981-434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