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維什-辛格假說
經濟學中,普雷維什-辛格假說(英語: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認為,從長遠來看,初級產品的價格相對於製成品的價格會下降,這會導致依賴初級產品的經濟體的貿易條件惡化。截至2013年[update],統計研究的結果支持該理論。[1][2]這個想法是由勞爾·普雷維什和漢斯·辛格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提出的;自提出起,它成為了依附理論和進口替代工業化(ISI)等政策的理論基礎。
理論
編輯對這種假設現象的一個普遍解釋是,製成品比初級產品(尤其是食品)具有更大的需求收入彈性。因此,隨着收入的增加,對製成品的需求比對初級產品的需求增長更快。
此外,初級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低,因此價格下降往往會減少而不是增加收入。
該理論暗示,全球市場的結構本身就是造成世界體系內持續不平等的原因。它也為伊曼紐爾·沃勒斯坦對國際秩序的新馬克思主義解釋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認為「核心」和「邊緣」國家之間權力關係的差異來自經濟和政治不平等(然而,辛格-普雷維什假說也關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勞工談判地位的差異)。因此,該假說在1960-70年代受到新馬克思主義發展經濟學家的高度歡迎,甚至被用作支持擴大商品期貨交易所作為發展工具的理由。
辛格和普雷維什在相對價格的長期歷史數據中注意到了類似的統計模式,但這種規律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解釋,對應着多種不同政策立場。在職業生涯的後期,普雷維什認為,由於初級生產商面臨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發展中國家應努力實現經濟多元化,並通過發展製造業來減少對初級商品出口的依賴。
在過去的30年裡,該假設已經失去了一些現實基礎,因為在非洲以外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簡單製成品的出口已經超過了初級商品的出口。出於這個原因,最近的許多研究較少關注初級產品和製成品的相對價格,而轉為關注發展中國家生產的簡單製成品與發達經濟體生產的複雜製成品價格之間的關係。
1998年,辛格認為他提出的假說已經成為主流:
這一點的一個跡象是,普雷維什-辛格假說現在已含蓄或明確地納入布雷頓森林體系給發展中國家的建議中。他們被警告,即使在出口價格暫時有利的情況下也要謹慎,而且要防範貨幣高估和荷蘭病,以及主要出口部門突然繁榮可能暗含的對經濟其他部分的不利影響和宏觀經濟不穩定的各種危險。他們被警告要記住,商品價格前景並不樂觀,而且暴利往往是暫時的,隨後的反彈可能會比暫時的暴利更大。這正是普雷維什-辛格假說會給出的警告。[3]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Rabah Arezki; Kaddour Hadri; Prakash Loungani; Yao Rao. Testing the 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 since 1650: evidence from panel techniques that allow for multiple breaks (PD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ugust 2013 [30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01-17).
- ^ 2.0 2.1 David I. Harvey; Neil M. Kellard; Jakob B. Madsen; Mark E. Wohar. The Prebisch–Singer hypothesis: four centuries of evidenc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pril 2010, 92 (2): 367–377 [30 October 2014]. S2CID 57569448. doi:10.1162/rest.2010.1218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 ^ Singer, Hans (1998) The South Letter (30) "The Terms of Trade Fifty Years Later -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其他來源
編輯- Ocampo, José Antonio, and Parra, María Angela. (2003) The Terms of Trade for Commodit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2005) Trade and Development Report Chapter 3: Evolution of the Terms of Trade and its Impact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