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林
李光林(韓語:리광림,1910年—1935年12月24日),朝鮮族,吉林延邊人,東北抗日聯軍將領,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第二師政治部主任,2015年8月入選《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1]。
李光林 리광림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910年 清吉林省延吉府 (今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
逝世 | 1935年12月24日 滿洲國濱江省寧安縣 (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市) | (24—25歲)
民族 | 朝鮮族 |
語言 | 朝鮮語、漢語 |
職業 | 軍人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早年生涯
編輯1910年,李光林出生於清吉林省延吉府。小學校畢業後,他考入龍井的一個中學,但後因家境貧困而不得肄業。李光林在年少時期就加入革命運動,1929年在隨父親到汪清和東京城探親期間,他向當地青年介紹東滿的革命運動,後在中共寧安縣委的領導下在南湖頭帶領當地農民發動抗租鬥爭[2]:121。同年,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又加入中國共產黨[3]:59。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李光林被任命為共青團寧安縣委書記。他動員青年參加抗日鬥爭,為救國軍和游擊隊輸送青年黨團員。1932年,他協助金根和朱守一組建了「北滿工農義勇隊」。關東軍在1933年初大舉進攻吉東時,王德林和李杜退卻到蘇聯、救國軍全面潰散,但李光林在吉東全部被日軍占領的情況下仍然堅守,繼續從事地下鬥爭。1月中旬,他奉中共綏寧中心縣委之命向李延祿和孟涇清傳達了聯合救國軍組建抗日游擊軍的指示。1月下旬,抗日救國游擊軍(抗聯第四軍前身)正式成立。李光林在成立大會上代表縣委宣布任命李延祿為司令,孟涇清為政治委員。此後,抗日救國游擊軍在團山子先後打了兩個勝仗。1933年,李光林被任命為吉東局團委常委,次年又被任命為吉東局團委書記兼吉東局巡視員。[3]:59-60[2]:121-124[4]:171
師政治部主任
編輯1934年底,中共吉東特委、寧安縣委和綏寧反日同盟軍黨委決定在綏寧反日同盟軍的基礎上聯合其它抗日武裝成立「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1935年1月,李光林被派往汪清說服柴世榮和傅顯明的部隊接受改編。同年2月,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第二師在汪清成立。傅顯明任師長,李光林任政治部主任。第二師成員複雜,漢族、朝鮮族戰士混編,李光林為二師的改編有顯著的貢獻。[3]:62-63[5]:236-237[4]:172-173
1935年冬,由於日軍對抗聯隊伍的大規模討伐,五軍的物資供應出現困難,李光林和傅顯明分頭帶隊去徵集物資。同年12月24日,由於有人告密,李光林和20名戰士在寧安縣江南山東屯(今江南鄉新興村)被一個團的兵力包圍,兩小時激戰耗盡彈藥後被俘,後被殺害,時年25歲。[6]:258[4]:271[3]:63-64[2]:126
參考資料
編輯-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國政府網. 2015-08-24 [2024-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6).
- ^ 2.0 2.1 2.2 寧安縣民族事務委員會編. 《宁安县少数民族人物志 资料》. 寧安縣民族事務委員會. 1987.
- ^ 3.0 3.1 3.2 3.3 中共黑龍江省委黨史研究室. 《中共黑龙江党史人物传》.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098-2503-7.
- ^ 4.0 4.1 4.2 於曉峰; 黃有福 金昌錫. 《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 第十卷 人物英华篇》.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34-7560-3.
- ^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地方黨史研究所 東北烈士紀念館 編. 《东北抗日烈士传 第一辑》.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0.
- ^ 於紹雄 主編.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传》.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9. ISBN 978-7-207-08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