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儀(?—?),趙郡平棘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人,出自趙郡李氏西祖。

生平

編輯

李昌儀艷麗且聰慧,而且擅長書寫,工於騎馬駕車,高仲密休掉了正妻崔暹的妹妹後,娶了李昌儀。高仲密在兗州做刺史時[1],非常敬重一個叫顯公的和尚,夜間常與他說話,長久的不睡覺。李昌儀很擔憂,向高仲密挑撥,顯公因此被殺。高澄聽說李昌儀的美麗,見到後非常喜悅,向她挑逗,李昌儀不從,衣服全部被高澄撕裂。李昌儀將事情告訴高仲密,高仲密非常怨恨。不久高仲密外調為北豫州刺史,武定元年二月壬申(543年4月1日)高仲密占據虎牢關西魏投降[2]

高仲密入關後,宇文泰率領部隊向東進發,在邙山之戰大敗,侯景將高仲密的妻子兒女全部被擒獲,送至鄴城。高歡因為高仲密家族有功勳,奏告只將高仲密一房發配為奴隸。李昌儀依律當死,高澄穿着華麗的服飾去見她,說:「今天怎樣?」李昌儀默然無語,順從了高澄[3][4][5]

北齊乾明元年(560年),楊愔燕子獻鄭頤等人計劃將高殷的兩個叔叔高演高湛外調為刺史,因為高殷太過仁慈,於是將計劃用書信通報給高殷的母親皇太后李祖娥,詳細陳述平安和危險。李昌儀當時在宮中做宮人,李祖娥因為李昌儀是同族的姑姑,非常親熱喜愛她,將書信給李昌儀看,李昌儀將此事秘密的報告了太皇太后婁昭君楊愔燕子獻鄭頤等人最終都被殺死[6][7][8]

家族

編輯

父親

編輯
  • 李徽伯,東魏使持節、衛大將軍、陝州刺史、固安縣伯

兄弟

編輯
  • 李子旦,東魏司徒屬、固安縣伯
  • 李子雄,隋朝上開府、河北行台兵部尚書、高都郡公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史校勘記·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三二》:慎之為滄州甚重沙門顯公 按下雲顯公為慎妻李氏所構,被殺。李氏為慎後妻,必在崔氏被出之後。據本書卷三二崔暹傳云:「避地渤海,依高乾,以妹妻其弟慎。慎後為滄、光二州,啟暹為長史,委以職事。」則當慎為滄州刺史時,與暹相處甚洽,豈得遽棄其妹?且慎為滄州,在中興初(見北齊書卷二一高慎傳),為時甚早。此「滄州」當為「兗州」之誤。據北齊書,慎於元象初出為兗州刺史,後方入為御史中尉。與崔暹受高澄重用之時間,正相符合。
  2. ^ 北史·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慎前妻,吏部郎中崔暹妹,為慎棄。暹時為文襄委任,乃為暹高嫁其妹,禮夕,親臨之。慎後妻趙郡李徽伯女也,艷且慧,兼善書記,工騎乘。慎之為滄州,甚重沙門顯公,夜常語,久不寢。李氏患之,構之於慎,遂被拉殺。文襄聞其美,挑之,不從,衣盡破裂。李以告慎,慎由是積憾,且謂暹構己,遂罕所糾劾,多行縱舍。 神武嫌責之,彌不自安。出為北豫州刺史,遂據武牢降西魏。
  3. ^ 北史·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慎先入關,周文率眾東出,敗於芒山,慎妻子盡見禽。神武以其家勳,啟慎一房配沒而已。仲密妻逆口行中,文襄盛服見之,乃從焉。
  4.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梁紀十四》:仲密後妻李氏艷而慧,澄見而悅之,李氏不從,衣服皆裂,以告仲密,仲密益怨。尋出為北豫州刺史,陰謀外叛。丞相歡疑之,遣鎮城奚壽興典軍事,仲密但知民務。仲密置酒延壽興,伏壯士,執之,二月,壬申,以虎牢叛,降魏。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梁紀十四》:泰使諜潛入虎牢,令守將魏光固守,侯景獲之,改其書云:「宜速去。」縱諜入城,光宵遁。景獲高仲密妻子送鄴,北豫、洛二州復入於東魏。五月,壬辰,東魏以克復虎牢,降死罪已下囚,唯不赦高仲密家。丞相歡以高乾有義勳,高昂死王事,季式先自告,皆為之請,免其從坐。仲密妻李氏當死,高澄盛服見之,曰:「今日何如?」李氏默然,遂納之。
  6. ^ 《北齊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文宣大漸,以常山、長廣二王位地親逼,深以後事為念。愔與尚書左僕射平秦王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受遺詔輔政,並以二王威望先重、咸有猜忌之心。初在晉陽,以大行在殯,天子諒闇,議令常山王在東館,欲奏之事,皆先諮決。二旬而止。仍欲以常山王隨梓宮之鄴,留長廣王鎮晉陽。執政復生疑貳,兩王又俱從至於鄴。子獻立計,欲處太皇太后於北宮,政歸皇太后。又自天保八年已來,爵賞多濫,至是,愔先自表解其開府封王,諸刀竊恩榮者皆從黜免。由是嬖寵失職之徒,盡歸心二叔。高歸彥初雖同德,後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可朱渾天和又每云:「若不誅二王,少主無自安之理。」宋欽道面奏帝,稱二叔威權既重,宜速去之。帝不許曰:「可與令公共詳其事。」愔等議出二王為刺史。以帝仁慈,恐不可所奏,乃通啟皇太后,具述安危。有宮人李昌儀者,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之妻,坐仲密事入宮。太后以昌儀宗情,甚相昵愛。太后以啟示之,昌儀密啟太皇太后。
  7. ^ 《北史·卷四十一·列傳第二十九》:文宣大漸,以常山、長廣二王位地親逼,深以後事為念。愔與尚書左僕射平秦王歸彥、侍中燕子獻、黃門侍郎鄭子默受遺詔輔政,並以二王威望先重,咸有猜忌之心。初在晉陽,以大行在殯,天子諒闇,議令常山王在東館,欲奏之事皆先諮決,二旬而止。仍欲以常山王隨梓宮之鄴,留長廣鎮晉陽。執政復生疑貳,兩王又俱從至於鄴。子獻立計,欲處太皇太后於北宮,政歸皇太后。又自天保八年已來,爵賞多濫,至是,愔先自表解其開封王,諸刀竊榮恩者皆從黜免。由是嬖寵失職之徒盡歸心二叔。高歸彥初雖同德,後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可朱渾天和又每云:「若不誅二王,少主無自安之理。」宋欽道面奏帝,稱二叔威權既重,宜速去之。帝不許曰:「可與令公共詳其事。」愔等議出二王為刺史,以帝仁慈,恐不可所奏,乃通啟皇太后,具述安危。有宮人李昌儀者,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之妻,坐仲密事入宮。太后與昌儀宗情,甚相昵愛。太后以啟示之,昌儀密白太皇太后。
  8. ^ 《資治通鑑·卷一六八·陳紀二》:愔等議出二王為刺史,以帝慈仁,恐不可所奏,乃通啟皇太后,具述安危。宮人李昌儀,高仲密之妻也,李太后以其同姓,甚相昵愛,以啟示之;昌儀密啟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