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黃豬籠草
杏黃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flava)是蘇門答臘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生長於海拔1800米至2000米處。[1][2]其種加詞「flava」來源於拉丁文,意為「黃色的」,指其上位籠及其他營養組織的典型顏色。[1]
杏黃豬籠草 | |
---|---|
產於海拔1850米至2000米處的杏黃豬籠草的下位籠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目: |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
科: | 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
屬: | 豬籠草屬 Nepenthes |
種: | 杏黃豬籠草 N. flava
|
二名法 | |
Nepenthes flava |
植物學史
編輯在描述杏黃豬籠草之前就已進行人工栽培,而在2004年之前僅具有一個占位名「Nepenthes spec. nov. Sumatra」。[3]
2007年7月4日,安德烈亞斯·維斯圖巴、約阿希姆·那茲和安德烈亞斯· 弗萊施曼(Andreas Fleischmann)在2007年7月4日的《布盧姆》[1]上發表了對杏黃豬籠草的正式描述。[4]該描述基於人工栽培植株材料;「Wistuba cult」。「Wistuba 100201」被指定為模式標本。該標本採集於海拔1800米處,與等模標本一起存放於位於萊頓的荷蘭國家植物標本館中。[1][4]描述的作者對他們選擇種加詞的解釋如下:[注 1][1]
“ | 種加詞『flava』是指其亮黃色的上位籠及大部分的下位籠。這種藤本植物的最大特點即是其大部分為黃色。 | ” |
2009年,斯圖爾特·麥克弗森在《舊大陸的豬籠草》上發表了一個更詳細並略加修改的描述。[2]其模式描述中提到其籠蓋下表面基部具有一個附屬物,[1]而在斯圖爾特·麥克弗森對下位籠及上位籠的描述中並沒有該附屬物。[2]
形態特徵
編輯杏黃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可長達6米。[2]植株從蓮座狀階段發展到攀援階段的速度極快。莖可分支[2],直徑約3毫米,約呈圓柱形。節間距可長達14厘米。莖的顏色為綠色至暗紅色。[1]
葉
編輯杏黃豬籠草的葉片呈線形[2]、長圓形或窄倒卵形,可長達9厘米,寬至2.5厘米。葉尖通常為急尖,也可能為鈍尖。[2]基部漸狹,包住莖周長的四分之三。中脈的兩側有3條明顯的縱脈。羽狀脈明顯。葉片為黃綠色,中脈可為紅色。[2]籠蔓可長達24厘米,為綠色至紅色。[1][2]
捕蟲籠
編輯杏黃豬籠草的下位籠呈漏斗形或卵形。[2]其體型較小,通常高僅可達7厘米,寬僅可至4厘米。腹面下三分之一具一對不寬於3毫米的籠翼,翼須長約5毫米。偶爾籠翼也可能完全缺失。[2]唇為圓柱形至略微擴展,邊緣呈波浪狀。唇可寬達12毫米,唇肋可高達0.6毫米,間距可達1毫米。[2]內緣具小型的唇齒,越靠近基部唇齒越長,最長可達1.5毫米。[2]籠口為圓形,略向基部拉長,但極少形成唇頸。籠蓋為窄卵形或橢圓形[2],可長達3.5厘米,寬至2厘米。籠蓋下表面基部具尖狀附屬物[1],或無附屬物[2]。中線具附屬物附近集中着大量圓形的蜜腺,直徑約0.3毫米。籠蓋基部的後方具一條不分叉的籠蔓尾,其不長於4毫米。下位籠的顏色與上位籠千差萬別。籠身可為黃色、橙色、紅色甚至是紫色,而其內表面可為淺黃色、淺橙色或白色。[2]下位籠的唇一般較深,通常為深橙色或紫色[2],但偶爾也會為奶白色並帶紅色的條紋。籠蓋的顏色接近籠身,其上表面常具暗紅色的斑點。[1][2]
杏黃豬籠草上位籠的下三分之二為管狀至窄漏斗形,上部為寬漏斗形。[2]上位籠基部的彎曲部分後是一段中空的籠蔓。[2]上位籠較的體型類似於下位籠,通常高可達6厘米,寬至3.5厘米。[2]唇平展,寬約15毫米。外緣也像下位籠一樣呈波浪形。唇肋高可達0.2毫米,間距可達0.5毫米。[2]籠蓋為卵形或橢圓形[2],可長達4厘米,寬至2.5厘米。籠蓋下表面基部具尖狀附屬物[1],或無附屬物[2]。其他方面類似於下位籠。上位籠通常通體為黃色,部分的唇為紅色或有紅色的條紋,籠蓋的上表面為橙色或紅色。[1][2]
花序
編輯杏黃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可長達15厘米。[2]雄性花序花朵的數目較多,有15至40朵,而雌性花序只有15至25朵。雄性花序的總花梗長4厘米,雌性花序的總花梗長8厘米。每根花梗只帶一朵花,雄性花序的花梗長6毫米,雌性花序的長11毫米。其基部通常具苞片,其不長於4毫米。蜜源花被片為卵形,可長達3毫米,寬至1毫米。雄蕊柄長約3毫米,直徑1至1.5毫米。雌蕊長3至4毫米。未記錄到果莢與種子的形態特徵。花序為黃色。[1]
毛被
編輯杏黃豬籠草所有成熟的營養組織都無毛被,部分發育中的組織具易脫落的毛被。莖的幼嫩組織具有紅褐色的毛被,其基部分叉,長0.2至0.5毫米。發育中的捕蟲籠和籠蔓末端上具有密集的紅棕色毛被,長0.5至1毫米。花序披被着淡黃色至棕色的毛被,分叉,長0.5至1毫米。花被片的邊緣披被着密集的紅棕色彎曲毛被,長約0.2毫米。雌蕊上有密集的紅褐色長毛被,長0.5至1毫米。[1]
生態關係
編輯僅知杏黃豬籠草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部的巴里桑山脈的一座山上。[2]因保護的原因,尚未公布其具體的所在地。[1]其分布於海拔1800米至2200米處。[1][5]
杏黃豬籠草原生地的植被主要是由杜鵑花屬(Rhododendron)和薄子木屬(Leptospermum)植物[1]構成的高地山地苔蘚森林。[2]其通常陸生於較開闊的地區,其植被高度很少超過4至5米。杏黃豬籠草與邁克豬籠草(N. mikei)、卵形豬籠草(N. ovata)、菱莖豬籠草(N. rhombicaulis)和顯目豬籠草(N. spectabilis)同域分布。[1]已發現了杏黃豬籠草與卵形豬籠草和菱莖豬籠草之間的自然雜交種。[1]
唯一已知的杏黃豬籠草原生地並不位於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儘管其當地的數量並不少,但斯圖爾特·麥克弗森仍認為杏黃豬籠草可能會受到「盜採及過度採集的威脅」,並援引「迅速消失的」馬兜鈴豬籠草(N. aristolochioides)以做說明。[2]
食蟲性
編輯杏黃豬籠草的捕蟲籠,特別是其上位籠,會產生極其黏稠的消化液,並在捕蟲籠的內表面上形成一層薄膜。[2]其上位籠因風而搖晃,捕蟲籠內表面常沾滿了黏稠的消化液。[2]已觀察到一些小飛蟲被黏在捕蟲籠消化液面上的內壁上。之後飛蟲再落入消化液中被消化掉。[2]這使得杏黃豬籠草的捕蟲籠既可以以籠狀的陷阱捕捉獵物,又可以以粘性極大的捕蟲籠內壁黏住過往的飛蟲。但實際上並不只有杏黃豬籠草具有這樣的特徵,與杏黃豬籠草之間存在着近緣關係的無刺豬籠草(N. inermis)等豬籠草物種也能產生這樣高粘度的消化液。[6][7]
相關物種
編輯杏黃豬籠草被認為與無刺豬籠草和賈桂琳豬籠草(N. jacquelineae)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1]但它們並沒有同域分布,所以未發現這兩者之間的自然雜交種。[3]
杏黃豬籠草捕蟲籠的形態與賈桂琳豬籠草很相似。[1][2]它們的區別在於,杏黃豬籠草的上位籠較小,並且唇很窄,具明顯的唇肋,外緣呈波浪狀。此外,賈桂琳豬籠草的上位籠並不像杏黃豬籠草那樣通體全黃。[2]
無刺豬籠草與杏黃豬籠草都具有類似的漏斗形捕蟲籠,窄籠蓋,極其會快速的從蓮座狀階段過度到攀援階段(節間距突然增大)。[1]此外,它們幼苗的捕蟲籠也頗為相似。[1]而無刺豬籠草與其最大的區別在於,無刺豬籠草上位籠缺失唇,同時其籠蓋的下表面也沒有明顯的蜜腺。[1]
其描述的學者認為杏黃豬籠草在進化樹上的位置位於無刺豬籠草和賈桂琳豬籠草之間。[1]他們進一步推測道:[注 2][1]
“ | 杏黃豬籠草可能代表着蘇門答臘北部卵形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西部普通無刺豬籠草的中間型。其可能會證實丹瑟的假說,他合併了邦蘇豬籠草、肉瘤豬籠草及欣佳浪山豬籠草,將無刺豬籠草和疑惑豬籠草獨立為物種,並一同歸入山地分支中。雖然卵形豬籠草、賈桂琳豬籠草和其他物種在當時還尚未被發現,但若他能看到也定會將這些物種歸入山地分支中。 | ” |
有一些豬籠草也會產生與杏黃豬籠草類似的上位籠,包括艾瑪豬籠草(N. eymae)、馬桶豬籠草(N. jamban)、皮托龐豬籠草(N. pitopangii)、塔藍山豬籠草(N. talangensis)和細豬籠草(N. tenuis)。杏黃豬籠草與這些豬籠草的區別在於:杏黃豬籠草的上位籠完全為黃色;唇較寬,且外緣為波浪狀;內緣具細小的唇齒;窄卵形或橢圓形的籠蓋無附屬物[2](或基部具小型的附屬物)。[1]此外,特別是相對於艾瑪豬籠草這類大型的豬籠草來說,杏黃豬籠草體型較小。[2]
自然雜交種
編輯已發現了杏黃豬籠草與卵形豬籠草和菱莖豬籠草之間的自然雜交種,但發現的大部分都是幼年的蓮座狀植株。雖然邁克豬籠草與杏黃豬籠草生長於同一區域,但尚未發現它們之間的自然雜交種。[1]
注釋
編輯- ^ 安德烈亞斯·維斯圖巴、約阿希姆·那茲和安德烈亞斯· 弗萊施曼對杏黃豬籠草種加詞的敘述原文:[1]
“ The specific epithet 『flava』 refers to the bright yellow colour of the upper pitchers and most of the lower pitchers. Climbing plants especially give the impression of a mainly yellow plant. ” - ^ 描述作者對杏黃豬籠草分類的論述原文:[1]
“ Nepenthes flava might represent an intermediate between N. ovata of northern Sumatra and the unusual N. inermis of the western Sumatran mountains, and would confirm Danser’s hypothesis in which he united common species familiar to him, i.e. N. bongso, N. carunculata Danser and N. singalana, with the distinctive species N. inermis and N. dubia Danser into the subgenus Montanae Danser (Danser, 1928). Nepenthes ovata, N. jacquelineae and others were not known at this time, but it seems likely he would have included them in subgenus Montanae as well. ”
參考文獻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Wistuba, A., J. Nerz & A. Fleischmann 2007. Nepenthes flava, a new species of Nepenthaceae from the northern part of Sumatr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lumea 52(1): 159–163.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McPherson, S.R. 2009. 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 2 volumes.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 ^ 3.0 3.1 Wistuba, A. 2004. Nepenthes spec. nov. Sumatra. Wistuba.com. [archived page from April 15, 2004]
- ^ 4.0 4.1 Nepenthes flava Wistuba, Nerz & A.Fleisch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IPNI).
- ^ McPherson, S.R. & A. Robinson 2012. Field Guide to the Pitcher Plants of Sumatra and Java.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 ^ Clarke, C.M. 2001. 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 ^ Rice, B. 2007. Carnivorous plants with hybrid trapping strategies. Carnivorous Plant Newsletter 36(1):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