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急行 (軍事行動)

俄罗斯乃至中国对日本为主的第一岛链一带进行的军事飞行巡航

東京急行(日語:東京急行とうきょうきゅうこう Tōkyō kyūkō */?,英語:Tokyo Express),是日本對前蘇聯空軍蘇聯海軍航空兵在1970年代至1991年間,以及俄羅斯空天軍自2007年起(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於2019年加入[1])在日本週邊的第一島鏈,以及美國阿拉斯加附近進行的巡航及監視行動總稱[2]。由於早年蘇方機隊多於星期三入侵日本領空巡航,並多次迫近東京,故此得名為「東京急行」。

1984年11月21日,一架執行「東京急行」行動的蘇聯圖-95(右)被美國海軍F-14A攔截

歷史

編輯

在正值冷戰時期的1970年代,蘇聯空軍及海軍的轟炸機機隊多次進入日本防空識別區,美、日兩國因而多次派出戰鬥機攔截;但是直到1976年,日方才確認此等巡航行動的存在,並將之名為「東京急行」。

在1970-80年代中蘇交惡時,蘇聯方面更將「東京急行」交路延至中國華東沿岸及南海,旨在震懾中國(如1982年7月7日,「東京急行」機隊曾進入台灣海峽)。因途經台灣東部海域,進入中華民國防空識別區亦是常態[3]:17—18中華民國空軍也時常派出F-5E/F虎II式戰鬥機升空攔截。

1987年12月,由於「東京急行」機隊入侵沖繩至九州沖永良部島間的日本領空,日本航空自衛隊F-4幽靈II戰鬥機向蘇方圖-16偵察機開火示警,引發了日本對蘇聯軍機領空侵犯警告射擊事件日語対ソ連軍領空侵犯機警告射撃事件

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由於俄羅斯經濟蕭條,導致防務經費被大幅削減,後繼的俄羅斯空軍沒有能力支援此等軍事行動,故「東京急行」於1990年代曾一度中止。

但在進入21世紀普京總統上台後,由於俄羅斯經濟受油價上升影響而得到改善,故「東京急行」行動自2007年7月起恢復[4]。2010年1月28日,一架途經台灣東部海域、中華民國防空識別區的Tu-95轟炸機,曾引發台灣輿論風波[3]:16

隨著中俄兩國軍事合作增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自2019年起,亦加入「東京急行」的行列[1],每年參與最少一次;截至2024年,解放軍參與了俄軍九次巡航行動。

具體行動

編輯

交路

編輯

在蘇聯解體前,「東京急行」的巡航路線如下:首先飛機由海參崴郊區的軍用機場起飛,然後前往日本海,或經宗谷海峽前往日本東岸的伊豆群島,最後飛返基地[5]。有時,機隊更會南下至沖繩縣、中國浙江沿岸一帶、以及台灣東部海域[3]:17—18,並飛往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反之亦然[6]。一年內,蘇方大概會派機20多次,執行「東京急行」行動。

而在21世紀初,由於俄羅斯軍方已將金蘭灣基地退還越南,加上中俄(蘇)關係已經改善,飛機最多只南下至九州,不再飛往更西的區域。至於解放軍派出的飛機,則由華東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然後掠過台灣,再飛往日本附近空域與俄方機隊會合並繞飛,最後再沿來路折返。

自2022年5月及2024年7月起的「東京急行」行動,中俄轟炸機除繞飛日本外,亦分別進入南韓[7],以及美國阿拉斯加防空識別區[8];而從2022年11月起,雙方軍機更會於行動期間,前往對方的機場進行補給,從而在機隊南下至九州後,可以使交路再度向更西的區域延長[9]

機種

編輯
 
執行「東京急行」行動的轟-6K轟炸機

由於涉及長距離飛行,故此採用圖-95戰略轟炸機(包括改裝為預警機機種),其次為圖-16圖-160轟炸機,以及其他大型飛機。圖-95因為較慢的飛行速度被認為「更適合充當展示實力的象徵」[3]:17。此外,自2022年起,Su-30MSu-35C戰鬥機亦加入「東京急行」機隊行列[10]

2015年起,伊留申IL-78加油機亦開始投入「東京急行」機隊,為負責巡航的俄方轟炸機進行空中加油,曾臨時經停越南金蘭灣機場[11]

而在中國加入「東京急行」行動後,解放軍主要派出轟-6轟炸機及殲-16戰鬥轟炸機[12],與俄方機隊一同對日本、南韓及美國阿拉斯加進行繞飛。

負責部隊

編輯

「東京急行」行動由蘇聯/俄羅斯空軍第37軍團擔當。在2009年空軍重組為俄羅斯航空太空軍後,此行動由接管有關機隊的第6952空軍基地(隸屬遠程航空司令部)負責。至於解放軍執行「東京急行」行動的機隊,則主要來自東部戰區空軍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郭媛丹. 白皮书首提大国军事关系:中俄关系排位第一. 環球網. 2019-07-24 [2021-05-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2). 
  2. ^ 日本1977年《防衛白皮書》. [2019-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7). 
  3. ^ 3.0 3.1 3.2 3.3 南青雲. 《“误入”风波背后的防空识别区之争》. 環球飛行 (北京市: 中航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 2010, (2010年第6期): 16–19. ISSN 1009-46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簡體中文). 
  4. ^ 《東亞戰略概觀2009》第6章(英文版) (PDF). [2019-12-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02). 
  5. ^ Soviet Bomber Crashes off Japanese Coast June 27, 1980 page 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olorado Springs Gazette
  6. ^ Acharya, Amitav. The United States Versus the USSR in the Pacific: Trends in the Military Balance.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arch 1988, 9 (4): 287–288. ISSN 1793-284X. JSTOR 25797972. 
  7. ^ 中俄軍機日本海聯合巡邏. 信報財經新聞. 2022-05-25 [2022-05-25]. 
  8. ^ 中方首次公開中俄轟炸機編隊 白令海空域聯合巡航畫面. 香港有線新聞. 2024-07-26 [2024-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26). 
  9. ^ 中俄兩軍組織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 香港電台. 2022-12-01 [202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6). 
  10. ^ 軍情動態》中俄空軍日本海聯合巡航 首度互降對方機場. 自由時報. 2022-11-30 [2022-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2). 
  11. ^ U.S. asks Vietnam to stop helping Russian bomber flights. Reuters. 2015-03-11 [2015-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4). 
  12. ^ 中俄證軍機互降對方機場. 明報. 202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