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 (桃園市平鎮區)
東勢,是臺灣桃園市平鎮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東勢里不含西北部中段一小部分、建安里不含最西端一小部分、新安里、華安里東南半部、東安里東半部,以及福林里最東端一小部分。
歷史
編輯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東勢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東勢莊」,隸屬於桃澗堡。該莊西北與北勢莊為鄰,北以新街溪及陸界與社仔莊為界,東與霄裡莊、南興莊為鄰,南邊為九座藔莊、黃泥塘莊,西邊為山仔頂莊、南勢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莊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莊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為「東勢」大字,隸屬於新竹州中壢郡平鎮莊,大字下有「東勢」、「金鷄湖」小字名[2]。
戰後平鎮莊改制為平鎮鄉,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村。1950年桃、竹、苗分治,平鎮鄉改隸屬於桃園縣。1992年3月,平鎮鄉因人口達15萬而改制為平鎮市,村改制為里。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平鎮市改制為平鎮區。
本地區因人口增加,已分拆為多個里。
聚落
編輯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有大壠底、山崁仔、金鷄湖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此外,本地區尚有柑子園、曾家莊、東勢、下東社、東社、大竹圍、通濟橋、學堂埤、金台橋、霄埤、五分車路、紅圳、伯公崙(土地公崙)、殺大窩(蛇大窩)、隘寮頂(部分)、桃花莊(部分)等聚落[3]。
本地區為漳州移民及惠州移民,故聚落名稱有漳系閩式地名或與客式地名混用情形,如:大壠底、伯公崙、隘寮頂等。
隘寮頂 位於現今金陵路附近,隘寮是為了防番進犯而設,一般是石造或木造結構,上鋪茅草,由隘勇防守,隘寮頂為「往昔為防禦霄裡社平埔族設隘處」。而《平鎮市志》(1994年)記載:「清高宗乾隆30年(1765年),福建漳州人郭樽,率領一族人到中壢、平鎮一帶設隘,集佃開墾下,拓荒南勢與東勢,但是當地接近土牛溝,更南方有番人出草威脅,於是在臺地最高處的山仔頂附近設置隘寮,而旁邊那個小村,就命名為『隘寮頂』。」
五分車路 位於今日平鎮東勢里華隆街,地名來由是因此地早年為五分車所經之路線,故得此名,現鐵軌已經拆除。
大竹圍 位於今日平鎮東勢里內,植物名。地名來由是因當地有一吳姓人家在厝後種滿一甲的桂竹,外地人途經此地,放眼望去盡是高大而茂密的綠竹林,便往往向主人買上若干竹材回去,製成各式各樣的竹製品,久而久之,便稱此地為大竹圍。
紅圳 位於今日平鎮東勢里內,水文名。地名來由說法有三種:一是據《平鎮市志》記載,「……殺人窩,血水流入河中變色,俗稱作紅圳。」二是地方傳說有一對相戀的年輕男女,因遭受到雙方父母的對,因而相約在此地殉情,殉情當天正好下雨,兩人的血水順著雨水流入河中,染紅了河水,故稱此河為紅圳;三亦是民間傳說,紅圳原只是條小水溝,幾次大洪水將紅圳切割成又大又深的水圳,所以稱做洪圳,後訛為紅圳。
大壠底 位於今日平鎮金陵路四段及平東路一帶。「壠」閩客混用地名,有「山岡」之意;「底」漳系閩式地名,指裡面之意、或指最低點;泉州系地名常用「內」字之用;潮州系或客家系地名常用「裡」字之用。
本地語言
編輯平鎮東勢緊鄰八德及大溪,為廣東惠州裔及福建漳洲裔聚集地,惠州裔葉姓宗族可使用漳腔台灣語及客家語,東勢區域通行漳腔台灣語、華語及客家語。
因平鎮北勢居民也可以使用漳腔台灣語及客家語,則北勢、東勢為平鎮地區漳腔臺灣語及客家語雙語區。
北勢、東勢居民使用漳腔臺灣語及客家語雙語範圍區、可以擴及至龍潭烏樹林及黃泥塘。如:廣東潮州普寧翁氏為烏樹林地區宗族、福建漳州游氏為黃泥塘龍潭地區家族。
交通
編輯省道台66線為於東西向快速道路系統「東西向快速公路-觀音大溪線」,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轉西北西—東南東走向蜿蜒經過東勢地區,在市道113甲線交會處設有「平鎮三交流道」。由該道路向北北西轉西北可前往觀音大潭以連接省道台61線(西部濱海快速道路),向東南東可前往大溪南興接縣道112甲線以前往國道3號的大溪交流道。
市道113甲線(金陵路四段~五段、福龍路一段)是中壢至龍潭的道路,大致以北北西—南南東走向轉縱向再轉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經過本地區西部。由該道路向北北西轉北可前往北勢、中壢市中心南側並止於龍岡路一段路口,向南南西可前往黃泥塘並止於龍潭市區東北側的省道台3線路口。
市道112號(龍南路)是觀音至大溪崎頂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經過本地區東北部邊界地帶。由該道路向西北可前往中壢、新屋、永安漁港等地,向東南轉南南西再轉東南可前往八德、大溪崎頂並止於省道台3線路口。
區道桃72線(平東路二段~一段、平東路)是戲棚跡至霄裡的道路,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轉西南西—東北東走向蜿蜒經過本地區中北部。由該道路向西北轉西可前往南勢、平鎮、高山頂的戲棚跡並止於區道桃102線路口,向東北東轉東北可前往霄裡並止於市道114號路口。
區道桃75線(金陵路六段~七段、成功路)是東勢至黃泥塘的道路,其北側端點位於本地區西部市道113甲線路口。由此向南南東轉西南西蜿蜒而行,山邊界後轉南南西可前往黃泥塘並止於省道台3線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