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庵,又稱楊椒山祠,是位於北京市西城區達智橋胡同12號、校場口三條2號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寺內祀奉明朝嘉靖年間的大臣楊繼盛

楊椒山祠(松筠庵)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西城區宣武門達智橋12號、校場口三條2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3-48
認定時間1984年5月24日

歷史

編輯

松筠庵位於宣武門達智橋胡同路南,原為明朝嘉靖年間楊繼盛的故居。明朝嘉靖三十年(1551年),楊繼盛遷居達智橋胡同。據明朝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此地當時位於宣北坊的「接待寺」東南。後來,他被仇鸞誣陷下獄。出獄後,被貶到陝西臨洮府狄道縣(今甘肅臨洮)擔任典史。後來,仇鸞被處斬,嘉靖帝下旨升楊繼盛為諸城縣知縣。月余,調任南京戶部主事,三日後遷刑部員外郎,後改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實現了「一歲四遷」。嘉靖三十一年十二月,楊繼盛到北京赴任,仍住達智橋胡同的原來的宅院。到任一個月,楊繼盛上《請誅賊臣疏》,要求皇上處決嚴嵩,楊繼盛遂被下獄。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楊繼盛被處決。楊繼盛的夫人在楊繼盛被害前伏闕上書:「願即斬臣妾首,以代夫誅」,但嚴嵩扣壓其上書未上奏。楊繼盛被處決同日,楊繼盛的夫人自縊殉夫。隆慶元年(1567年),隆慶帝繼位,為楊繼盛平反,並追封其為太常寺少卿,賜諡「忠愍」。[1][2]

楊繼盛的故居後來成了松筠庵,但庵內僧人將該地私賣。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年,1786年),此處被楊壽楠李融訪得為楊繼盛故居,隨後曹學敏胡季堂阮葵生鄭澂等人「會諸僚友,醵金立祠」,恢復了松筠庵。《藤陰雜記》載:[1][2]

松筠庵在炸子橋,庵不祀佛,塑幞頭神像,相沿為城隍廟。五月,抬像換水,結會立碑,既而寂然。庵僧將地私賣。丙午,楊給諫壽楠李都諫融視城,訪知為楊忠愍故宅。其時曹宗丞學閔阮司寇葵生鄭侍御澂倡議鼎新,榜曰「忠愍故宅」,仍號松筠。司寇記略云:「讀公年譜,靖丁未年三十二成進士,除南京吏部主事。辛亥,升兵部車駕司,旋諫阻馬市,廷杖謫邊。壬子冬,復武選司。癸丑,劾下獄。是前後居斯宅者僅傳舍耳,而至今人心翕然,愛護保持,不忍暫輟。蓋公之靈爽,日在天地,雖煙雲草木,一榻蘧廬,猶令人系思無窮,矧其退食休憩之所,曾焚香而修諫草者耶!」又賦詩云:「橋頭廟貌儼厜㕒,每一經行感慨隨。竹院無僧閒啜茗,松窗命侶坐敲棋。兩朝事往留遺宅,一簣功完待紀碑。當日曾經丞相步,至今傳誦秀才詩。」

漁洋集中「筠」作「雲」,亦未指忠愍故宅。集云:「康熙庚申,高念東侍郎珩居松雲禪舍,馮益都溥過之,流連竟日。高賦詩云:『戶倚雙藤梵宇開,無人知是相公來。相看一笑忘朝市,風味依然兩秀才。』馮答云:『隱几僧寮戶不開,天親無著憶從來。而今相對渾忘卻,只識維摩是辨才。』予和云:『二老前身二大士,重逢半日畫爐灰。他年古寺經行處,記取寒山拾得來。』」又考徐司寇乾學題忠愍書畫詩云:「從此馨香輝鼎俎,至今岩谷鎖松筠。」似因是庵而及。漁洋撰《高公墓誌》,「雲」作「筠」。

少數歷史文獻將松筠庵的「筠」字寫作「雲」,也有的寫作「鶴」。《天府廣志》認為,寫作「鶴」字是錯的。王漁洋集中的「筠」寫作「雲」,王漁洋所撰《高公墓誌》中則作「筠」,可見兩字可以相通。[1]《乾隆京城全圖》上也標有「松筠庵」。松筠庵是長椿寺的下院。[2]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1年),松筠庵住持釋心泉募款修整松筠庵,擴建了楊繼盛寫彈劾嚴嵩奏疏的書房,將原來面闊三間的房屋改為五間,增加進深至兩間,稱「諫草堂」。何紹基為諫草堂篆書匾額「諫草堂」。諫草堂興建之後,在牆壁上鑲嵌了楊繼盛彈劾嚴嵩的奏章的石刻,為海鹽石刻家張辛(張受之)製作。當時,張辛住在松筠庵內臨摹楊繼盛的真跡,精勒於石,刻畢便因心力衰竭而死於松筠庵內。此外,釋心泉還整修了諫草堂前後的花園、假山。道光二十八年(1842年),在諫草堂西南側興建了八角攢尖頂「諫草亭」一座。[1][2]

松筠庵是清朝文人、士大夫的集會吟遊之所。[3]自清朝到中華民國時期,在松筠庵成立過慈善機構、助賬局、平糶局等機構,救濟河北及其他地區的災民。[2]

松筠庵是「公車上書」期間康有為發起上書之地。甲午戰爭結束後,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北京,被全國各地到北京參加會試舉人們得知,康有為梁啓超廣東省籍的舉人中串聯,此外湖南省籍的舉人也發起行動。1895年4月22日,廣東省、湖南省舉人聯合赴都察院上書,其他十多個省的舉人紛紛響應。1895年5月1日,康有為邀集當時在北京的舉人到松筠庵集會,由康有為起草《上皇帝書》。梁啓超等人將該上書分抄若干份散發,邀請舉人簽名。5月2日,各省舉人赴都察院上書。[1][2]

文化大革命期間,松筠庵內的楊椒山彩塑像被砸毀,香爐、祭器、石碑以及「楊椒山先生故宅」、「松筠庵」、「景賢堂」、「諫草堂」等匾額均被毀。僅嵌在景賢堂、諫草堂牆上的刻石保存下來。松筠庵內的花園、假山被平毀。諫草堂和迴廊被改作住房。松筠庵內的大部分房屋均改為宿舍。1984年5月24日,「楊椒山祠(松筠庵)」被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2]當時公布的地址為「宣武區宣武門外達智橋十二號」。2001年7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本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和對已公布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勘誤的通知 》對地址進行勘誤,改為「宣武區宣武門外達智橋12號、校場口三條2號」。[4]

建築

編輯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整修後,形成了如今松筠庵的規模。松筠庵坐南朝北,北臨達智橋胡同。松筠庵「地甚湫隘」。主要建築有:[1][2]

  • 山門:位於達智橋胡同南側。門額為曹學敏題寫的「楊椒山先生故宅」 七個大字。
  • 東北角門:位於達智橋胡同南側,松筠庵整個建築群的東北角。門上嵌有「松筠庵」三字石額。
  • 前院:位於山門以內(以南),景賢堂以北。
  • 景賢堂:為楊繼盛故宅內的大堂,後改為祀奉楊繼盛的祠堂,稱「景賢堂」。此堂坐南朝北,前為題有「楊椒山先生故宅」 的山門。山門後穿過一個院落可到達景賢堂。景賢堂檐下懸「景賢堂」木匾。堂外置有鐵香爐。堂內正面原來懸掛楊繼盛的畫像,並立有牌位。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景賢堂內置楊繼盛古衣冠彩塑像一尊,代替了原來的畫像。
  • 後堂:景賢堂以南,有後堂三間,為祭祀楊繼盛的夫人張氏的地方。堂內供有張氏的牌位,牆上嵌有張氏請代夫誅的奏稿刻石。
  • 廂房:松筠庵內有多座廂房
  • 花園:花園中有楊繼盛手植的古槐。園中還有諫草堂、諫草亭。諫草堂原為楊繼盛故宅內的書房,道光二十七年(1841年)擴建為面闊五間,進深二間。諫草亭位於諫草堂西南側,為八角攢尖頂。

松筠庵可找到拓片的碑刻有:[2]

  1. 清嘉慶二年八月(1797年)立,胡季堂撰文、劉墉書丹,《楊忠愍公塑像紀事碑》(立於景賢堂外)。
  2. 清嘉慶十四年十月(1809年)立,曹學敏撰文、陳希祖書丹,《楊忠愍公故宅記》(立於景賢堂外)。
  3.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摹刻,《楊忠愍公臨米之章議十八侯銘》(嵌於景賢堂西牆)。後附王文治等題跋五則、李宗昉紀事一則(嵌於景賢堂東牆)。
  4.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受之臨楊繼盛彈劾仇嚴諫草稿》八幅。尾刻宋犖錢陣群李光庭僧明基等人題跋四幅。(嵌於諫草堂東西牆)
  5.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科道公捐松筠庵祀典記》,碑末附制定祭祀條規。
  6.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李鴻藻摹刻臥碑二石《楊忠愍公手書遺囑》,附題跋。(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被宣武區文物主管部門遷移他處保護)
  7.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張之萬撰文、胡景桂書丹,《重修松筠庵景賢堂記》(立於景賢堂)。
  8. 宣統二年(1910年)重刻《松筠庵條規》五條(嵌於景賢堂後牆)。
  9. 民國七年(1918年),《明楊椒山先生獄中手植榆樹題名》。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松筠庵,京報網,2006-05-22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6-0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吳夢麟,楊繼盛與達智橋松筠庵,載 陳英主編,北京名人故居,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第10-14頁[永久失效連結]
  3. ^ 例如,文廷式曾於此與其他支持光緒皇帝的士人在此聚會,為御史楊崇伊參奏革職。《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卷386,曰:「御史楊崇伊奏、詞臣不孚眾望,請立予罷斥一摺。據稱翰林院侍學士文廷式,遇事生風,常於松筠庵廣集同類,互相標榜,議論時政,聯名執奏,並有與太監文姓結為兄弟情事等語。文廷式與內監往來,雖無實據,事出有因。且該員於每次召見時,語多狂妄,其平日不知謹慎,已可概見。文廷式著即革職,永不敘用,並驅逐回籍,不准在京逗遛。此係從輕辦理,在廷臣工務當共知儆戒,毋得自蹈愆尤」。
  4. ^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对已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勘误的通知,南方网,2005年10月14日. [2014年1月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