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照(1729年—1788年),原名景龍,字䋚青,又字少山,號岑華,嘉定縣(今屬上海)人。

他的祖先本來住在新安,後來移居嘉定。汪照十歲時能寫文章,後來成為貢生。汪照與王昶王鳴盛錢大昕等人有所交往。汪照曾幫助王昶編寫《金石萃編》。汪照還能寫八分書[1]晚年收購了何匡山的故居。[2]乾隆五十一年戊申(1788年)七月二十日因病去世。[3]著有《大戴禮記注補》、《齊魯韓詩義證》、《四六叢說》四卷。

注釋

編輯
  1. ^ 沈初《文房肆考圖說》作序曰:「汪君少山傳聞敦行君子也,往者余官京師,少山時過旅邸,往往作竟夕談。於經史百家,詩古文辭,靡不探源竟委。又精於鑑古,凡名人書畫、法帖、銅瓷、玉石等器新舊、真贗、形式、款式,剖抉微細,辨別毫釐,余心折之。」
  2. ^ 王鳴韶《少山汪先生哀詞》載:「自秦中歸,始得何匡山之故居,即宋荔裳所為《竹罌草堂歌》者而安之。」
  3. ^ 《安亭志·汪照傳》載:「汪照,字逸翁,原名景龍。世居嘉定城,祖籍歙州。懷蓮花峰、雲海諸勝,自號蓮雲居士,又號少山。十歲能屬文,長宏肆力於學。賦詩染翰,才情蘊藉,與寶山毛大瀛齊名。大學士韓城王公傑視學兩浙,時朝廷方開四庫館,詔錄天下遺書。浙東、西故多藏書家,照佐王公按部採訪,捲軸汗牛充棟,部居類匯,博覽鈎索,多生平所未見書。……乾隆丙午,丁內艱,還家。明年,訪舊安亭江上,忽喟然嘆曰:『遲我十年,當營一畝之宮於此。藏書萬卷,法書、名畫、彝鼎、花木稱是,庶幾為菟裘計。長此僕僕牛馬走,不且愚而可笑乎?』逾年,復過此,謂其友曰:『吾今病作,十年之期,恐不克踐矣。』亟歸,越十日而卒,年五十八。」

參考書目

編輯
  • 《嘉慶直隸太倉州志》卷三七《人物·文學》
  • 《安亭志》卷十八《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