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總督署遺址
河道總督署遺址、濟寧河道總督府遺址[1]、駐濟寧總督河院署遺址[2]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古槐路38號[3],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已合併為大運河)的在山東省的子項之一[1]。
大運河·河道總督署遺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任城區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不詳 |
編號 | 6-0810-3-513 |
認定時間 | 2006年(2013年3月合併) |
此處遺址為清朝乾隆以後,東河總督衙門遺址。清朝時,稱總河部院署,以明朝濟寧左衛署舊址所建[4]。1946年時,建築已大部湮滅[2]。當代為地下遺址[4]。
歷史
編輯因濟寧地處京杭大運河的中樞地帶,元明清三代,均在此設置河道管理機構。元朝時,設都水監。明初,設立河道總督。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河道總督分設三處。濟寧州即是東河總督,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駐兗州府府城。乾隆初年,遷回濟寧州[4]。
總督衙門先後稱。總督河道都御史署、總督河院署,俗稱總督署、河道總督衙門。明朝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兗州府志·建置志》濟寧衙署記載,「河道部院軍門在州西門迤里,總理河道所駐地。永樂九年(1411年)工部尚書宋禮建,弘治間尚書陳某、隆慶間都御史翁大立修」。清朝乾隆元年,《山東通志·公署志》記載,「總河部院署在城西門內,原系濟寧左衛署」舊址[4]。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裁撤東河總督一職,總督署房屋、土地先後由清末兗沂曹濟道、民國初濟寧道使用。民國十七年(1928年),山東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使用。抗日戰爭,日軍攻占山東的1938年1月之後,總督署被日軍兵站占用。抗日戰爭期間,總督署建築大部被毀,多數碑刻遺失[5]。2013年8月考古發掘的報告提及,通過對當居民的調查走訪得知,總督署諸多建築在1946年前尚存,毀於1946年[2]。1946年時,其地為濟寧公用廣場。1955年後,為濟寧二中體育場。1996年後,由校辦暖氣片廠使用[4]。在當代,已成地下遺址[5]。由濟寧一中西校校辦暖氣片廠[2]、濟寧二中宿舍樓、濟寧市中區法院及任城信用聯社、任城區公安局、市商業局及民用房舍占用[4]。
2001年,濟寧市運河文化研究會杜慶生提出「抓緊修復『中國運河之都』標誌性建築——河道總督部院署」的建議,引起上級業務部門,以及中共濟寧市委、濟寧市政府的重視。2002年起,濟寧市有關部門對總督署舊址實行嚴格的規劃控制。2004年,濟寧市文物部門進行遺址前期發掘工作。有關部門還請山東省曲阜市古建工程公司製作河道總督署修復模型[6]。2006年,做為山東省的子項之一,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已合併為大運河)[1]。2010年,在原濟寧一中古槐校區(現運河實驗中學)北面的宿舍區,考古人員對遺址進行局部勘探性發掘[5]。
2013年8月[6],濟寧市政府成立駐濟寧總督河院署恢復發掘指揮部。其中,遺址所在的市中區副區長劉愛芹任副指揮。濟寧市文物考古研究室、市中區文物旅遊局組織人員於8月5日至8月22日進行遺址發掘工作,由於地面建築占壓,可發掘面積不多。共發掘探溝8條,面積約350平方米,發掘出多處牆基和磚鋪地面[2]。2017年4月,中共濟寧市委、濟寧市政府決定儘快對總督署遺址進行全面修復。2018年,該項目列入建設大運河文化帶重點工程[6]。
2022年,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公布第一至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中,遺址保護範圍調整為:東至古槐路道路西側約60米;南至西門大街道路中心線,在西門大街與院前街交叉口處至西門大街以南建築南外牆;西至雲路街道路中心線;北至院后街道路中心線。以《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規劃(2012—2030年)》劃定的建設控制地帶為準。遺址建設控制地帶調整為:東至古槐路道路西側;南至西門大街道路中心線向南約30米沿線;西至雲路街道路中心線向西約30米沿線;北至院后街道路中心線向北約20米沿線[1]。
2024年時,已建成河道總督署遺址公園。遺址公園東南建有河道總督署展示館,建築面積3981平方米,展陳面積1950平方米,採用新中式風格設計。展示館共分三層,地下一層為臨時展廳,地上二層為固定展廳。固定展廳以「砥柱中原轉漕上國」為主題[3]。
建築
編輯河道總督署建築布局,與現存的保定直隸總督署、南京兩江總督署、淮安漕運總督署基本相同[4]。根據清朝制度,已是全國少見的部院級衙門規格[5]。建築平面整體呈長方形,南北向中軸線。由中路建築和左右對稱的東路、西路建築組成[4]。
布局
編輯據乾隆版《濟寧直隸州志》等史料記載及部分老人回憶,河道總督署坐落在濟寧城西門大街(院門口街)路北,坐北面南。後部是院后街,門前的南北向小街是院前街。西牆外是雲路街[4]。
2010年的考古發掘顯示,總督署占地5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5]。2013年8月的考古發掘報告[2]則稱,總督署東西長約140米,南北約227米,占地面積約為31800平方米(約48畝)。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共有廳、堂、亭、門、牌坊等40個單體建築,約合門堂廳房115間[4]。
大門區域
編輯東西大街路南設有影壁,壁高6米、寬20多米,厚約1.5米。影壁左、右兩側有旗鼓廳,廳外各置旗杆石座。衙門前東西兩側,橫跨院門口大街,各建有一座三間樓閣式木牌坊。東牌坊書「砥柱中流」,西牌坊書「轉漕上國」。東西大街路北為大門,門兩側為八字牆。在高約0.5米的高台上建有三間外敞式的大門。左右配置石獅,兩側各有一處三間硬山頂磚房,均書「材官廳」,為河務用材採購管理機構[4]。
中路建築
編輯總督署大門內為中路第一進院落,配置東廂、西廂。正北為儀門,三間置三門。儀門兩側各設有角門一座。儀門北是第二進院落,院落正北是五間大堂,前置抱廈,為東河總督升堂處理政務、迎接聖旨、審飭規章,以及辦理案件之處。院落東西各有若干間配房[4]。
大堂北為第三進院落,稱二堂,正北為五間房屋,門匾書「禹思堂」,院落左右各有若干間配房。再北為第四進院落,稱三堂,正中為五間面南房屋,東西列有若干間配房。二堂、三堂是總督及其屬官議事、接待客人之處。大堂、二堂、三堂中的配房分別是內道廳、旗鼓廳、中軍廳、巡捕廳、泉河廳、管河廳及一般官員辦公之處。同時,設有茶房、水房[4]。
三堂之後為第五進院落,院內北部置三座「寢房」。居中的主寢房當是東河總督居所[4]。
東路建築
編輯東路建築有五個院落,但外牆寬度不同,其西牆為直線,東牆不呈直線。建築前置院門,第一個院落是中鎮官廳,西有配房。第二個院落是署衙神祠。第三個院落是書辦專用房,院北正中、院東側建有平房,均為硬山頂建築,灰瓦覆頂[4]。
第四個院落的前牆為兩個小門並列,區分為兩個獨立小院。小西門內建有換洗樓,又名雅歌樓,原名帝咨樓,是總督署官員娛樂休閒之處。小東門內為治平山堂,原名百樂圃,是小型會客室。第五個院落為總督署後花園,習稱「東園」。東園內,有花木、假山、荷池,假山上建有雙松亭。東路建築之東有長條形閒置空院,院內有御碑亭及碑刻[4]。
西路建築
編輯西路建築為幾處大小不一的散落院落。第一個院落南牆設有兩門,各一間,門額置「官廳」匾額,院內為六間官廳正房,分置東、西房門。往北為第二個院落,正中建有一座「三官廟」,三間房,供奉堯、舜、禹[4]。
三官廟後為第三個院落,標準四合院式的書房院,前有南屋三間,中間為過道,後有三間北屋,東西均置配房。最後為第四個院落,前置一間式門樓,北有三間正房,東西為配房。院落牆外均是閒置空地。文獻記載,西部有西園(韜園)、射圃[4],當是演武廳所在[5]。是為東河總督屬下官兵所建的專用習武場地[4]。
考古遺蹟
編輯2013年8月的考古發掘區域分為2個區。1區位於今一中暖氣片廠院內,有5條探溝。1區的1、2、3號探溝,推測發現的是西路建築遺址。其中1號、3號探溝,可能是官廳和三官廟遺蹟。2號探溝的牆基可能是中路建築的西圍牆。4號探溝的西南東北向牆基,東面摸白灰可能為大門西側的八字牆基礎。5號探溝的磚鋪地面可能為大門前的路面[2]。
2區位於西門大街北中介所門前,有3條探溝,因為發掘太少,無明確發掘結果。推測凌亂牆基可能為東路建築的基礎[2]。
注釋
編輯- ^ 1.0 1.1 1.2 1.3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公布第一至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網站. 2022-01-26 [202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25) (簡體中文).
97 第六批 大運河 以《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規劃(2012—2030年)》劃定的保護範圍為準。其中濟寧河道總督府遺址的保護範圍調整為:東至古槐路道路西側約60米;南至西門大街道路中心線,在西門大街與院前街交叉口處至西門大街以南建築南外牆;西至雲路街道路中心線;北至院后街道路中心線。以《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規劃(2012—2030年)》劃定的建設控制地帶為準。其中濟寧河道總督府遺址的建設控制地帶調整為:東至古槐路道路西側;南至西門大街道路中心線向南約30米沿線;西至雲路街道路中心線向西約30米沿線;北至院后街道路中心線向北約20米沿線。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發掘者、執筆者:李德渠. 驻济宁总督河院署遗址发掘报告. 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政府網站,信息來源:任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濟寧市文物考古研究室. 2024-02-06 [2024-08-02] (簡體中文).
- ^ 3.0 3.1 劉宏蕾. 初審編輯:王爽愛、責任編輯:朱仙娉 , 編. “穿越百年”游览济宁运河风采. 大眾網. 2024-07-30 [2024-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8-01) (簡體中文).
-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河政河务》第二章 河政河务》第一节 河道总督部院署及其他衙署. 中共濟寧歷史網,信息來源:中共濟寧市委黨史研究院. 2020-10-19 [2024-08-01] (簡體中文).
- ^ 5.0 5.1 5.2 5.3 5.4 5.5 楊凡、楊本敬、馮振弘 (編). “运河衙门”将“重新现世” 济宁将建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 齊魯網. 2019-08-02 [2024-08-01] (簡體中文).
- ^ 6.0 6.1 6.2 运河文化研究》第三节 开发利用. 濟寧黨史史志網,信息來源:中共濟寧市委黨史研究院. 2020-10-19 [2024-08-02]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