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本地居民村落和姓氏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客家人」的稱呼,首先出現在清代復界區,源自土著人對外來移民的俗稱。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廣東沿海地區開始復界,但效果不好,雍正五年(1727年),政府採取措施,大量招墾,外來移民大量湧入廣州、肇慶等地區,他們大多來自粵北、粵東,存在共同的語緣一致性,在與土著雜居的環境中,這些移民因語言與土音不同,而被土著稱為「客家」。[來源請求]

高樓下的城中村為深圳本地居民的主要聚居地(福田區)

1970年,當時的寶安縣(即今天的深圳市)人口約三十萬,自1979建市以來人口迅速增加,直至2010年實際管轄人口超過1300萬。由於深圳特殊的地位,導致大量外來人口遷入,而對在這個地方的本地居民則往往停留於小漁村的階段。深圳本地居民為「客家民系」與「廣府民系」(「圍頭」),廣府民系多數自北宋年間遷入,客家民系多數在明末清初年間遷入。而原治所南頭和大鵬所城亦有不少軍籍人員後裔,多數與明洪武年間遷入。本地原居民與香港新界大多相同有客家圍頭兩個民系,客家主要集中在龍崗區、寶安區東部、福田區北部、南山區北部等山地區域,圍頭則集中在羅湖區、福田區大部(中南部)、南山區中南部(大部)、寶安區中西南部等沿海平原區域。整個深圳總體來說,客家聚落主要分布在龍崗區,少量散布於羅湖區、寶安區等地,人口構成上以「廣府民系」的村落與人口居多。[1][2]

深圳各原居民村落與姓氏一覽列表

編輯

深圳各原居民村落與姓氏一覽[需要較佳來源]

所屬地區 廣府村落及宗族姓氏 客家村落及宗族姓氏 廣府村落人口所占比例
羅湖區 蔡屋圍(蔡)、筍崗(何)、向西(張)、向東(杜)、水貝(張)、湖貝(張)、黃貝嶺(張)、田貝(林)、田心(葉、梁)、蓮塘坳下(鄧)、羅湖(袁)、布心(賴)、油渣頭(萬) 羅芳 布心 水庫新村(鄭、陳等)長嶺(葉) 蓮塘(萬) 90%
福田區 福田(黃)、皇崗(莊)、水圍(莊)、崗廈(文)、泥崗(何)、上沙頭(黃)、下沙頭(黃)、沙嘴(歐)、沙尾(溫、莫、梁等)、 石廈(潘、莫、趙等)、下梅林(鄭)、新洲(簡)、上梅林(黃)、赤尾(林)、上埗(鄭)、舊圩(葉、林) 下梅林(鄭、張) 95%
南山區 九街(鄭)、大新(陳)、南山(陳)、南園(吳)、北頭(陳、黃)、大涌(鄭、吳、阮)、田廈(鄭、黃)、向南(鄭)、墩頭(葉)、桂廟(葉)、南光(吳、張)、平山(方)、新圍(劉)、塘朗(鄭)、光前(鄭) 白芒、平山、新圍 90%
寶安區新安\西鄉 隔岸(黃)、上合(黃)、河東(溫)、流塘(劉)、黃田(林)、鍾屋(鍾)、樂群(鄭)、臣田(林、鍾)、麻布、鐵崗(劉) 固戍(姜、蔡)、黃麻布(羅)、流塘、九圍、蔗園埔、鳳凰崗、鐵崗 待完善
寶安區福永\福海 白石廈(文)、鳳凰(文)、新田(文)、橋頭(林、黃)、塘尾(鄧、林)、懷德(潘)、福永(陳、莊、梁) 無客家村落 100%
寶安區沙井\新橋 東塘(曾)、新橋(曾)、新二(曾)、黃埔(曾)、上星(曾)、上寮(曾)、沙井(陳)、壆崗(陳)、後亭(陳)、衙邊(陳)、大王山(陳)、馬鞍山(陳)、辛養(陳)、茭塘(陳)、萬豐(潘)、沙頭(鍾)、步涌(江)、洪田(冼) 無客家村落 100%
寶安區松崗\燕羅 松崗(文)、山門(文)、東方(文)、潭頭(文)、紅星(文)、沙浦(蔡)、沙浦圍(蔡)、碧頭(蔡、許、佘)、羅田(賴)、燕川(陳)、塘下涌(黃)、溪頭(王)、江邊(蕭)、洪橋頭(洪)、樓崗(袁)、蚌崗(葉)、蚝涌(葉)、溫屋(溫)、蓈下(沈) 無客家村落 100%
寶安區石岩 浪心(曾)待完善 官田(葉、黃、鄧)、田心(趙)、塘坑(楊、劉)、黎光(廖)、塘頭(池)、水田(劉、林)、羅租(廖)、圓嶺、上屋(葉)、下屋(葉)、石龍仔、龍眼山、石岩(鍾)、園徑、徑貝(鍾)、料坑、麻布(周)、應人石(廖)、三祝里(鄧)待完善 10%
光明區 合水口(麥)、根竹園(麥)、馬山頭(麥)、茨田埔(麥)、將石(麥)、塘尾(麥)、紅星(麥)、田寮(麥)、李松朗(梁)、上村(陳)、下村(陳)、西田(陳)、樓村(陳)、甲子塘(曾)、長圳(曾)、玉律(曾)、塘家(周)、東坑(鍾)、光明碧眼(麥)、光明圳尾(梁)、光明逕口(黃) 無客家村落 100%
龍華區龍華\民治\大浪 清湖(廖)、上游松(游)、下游松(游)、橫嶺、民治白石龍、龍勝上芬(詹)、三聯姜頭 三聯姜頭(張) 28%
龍華區觀瀾 大水坑勝俞、大水坑章閣、福民獅徑、福民悅興圍(羅、楊、葉)、長和、陳屋、崗頭、湖塘貴湖塘(陳)、竹村(鄧) 牛湖(陳、鄧)新田牛軛嶺(陳)田背、江圍(江)、大布巷(鍾) 19.10%
鹽田區 三洲田(廖)、沙井頭 沙頭角沙欄嚇村(吳)
龍崗區龍崗\坪地 龍崗石竅(巫)、龍崗仙人嶺(陳)、松元角村(官)、官新合村(官)低山 沙梨園(鍾)、南約大行村(孫)、羅瑞合(羅)、回龍鋪(黃)、源勝村(陳)、田祖上(劉)、楊梅岡(賴)、新大坑(陳)、新西村(李)、田心圍(賴)、黃龍陂(黃)、上井村、坪地吉坑(蕭)、坪地上高橋、坪地上峰(余)、坪地新屋場(蕭)、坪地澳頭(蕭)、坪地石碧(劉)、坪地劉屋村(劉)、老圍(黃) 待完善
龍崗區橫崗\平湖\布吉 橫崗荷坳(陳)、橫崗荷坳格坑(陳)、橫崗黃閣坑沙塘圍【蔴沙】(陳)、橫崗黃閣坑大圍(陳)、橫崗黃閣坑白灰圍(陳)、平湖大圍(劉) 橫崗六約村老塘坑、大和、麻地、牛始埔(陳)、橫崗四聯新塘坑、排榜(陳)、橫崗四聯賢合(歐)、橫崗四聯茂盛(何)、橫崗西坑(何、鍾、宋)安良(李、張、藍、潘)、橫崗大康(廖、陳、祝)橫崗吉溪[保安村](陳)、橫崗保安馬五、馬六(廖)、橫崗保安旱塘(李)、橫崗保安獨竹(范)、橫崗保安新坡塘(李)橫崗保安水浸圍(范、李)、橫崗保安窩肚(李、陳)、橫崗保安永湖(何、陳)、橫崗保安坳一、坳二(陳、楊)坂田(張)大發埔(萬) 待完善
坪山區 坪山(鄔)、坑梓老香(香)、坑梓西湖塘老圍(王)、大鵬水貝(歐陽) 坑梓田段心(黃)、坑梓(黃)、坑梓龍衣圍(黃)、坑梓松子坑(黃)、坑梓大水灣(黃)、坑梓下田(黃)、坪山六聯(曾)、坪山石井(彭)、坪山龍興(彭)、坪山草埔角(賴)、坪山碧嶺、坪山沙坑、坪山簡子頭、坪山茂盛(何)、坪山西杭村 待完善
大鵬新區 大鵬水貝(歐陽)、南澳東涌大圍(黃) 葵涌官湖村(曾)、油榨(潘)、白水塘(潘)、葵涌墟鎮福田圍(潘)、大鵬龍岐墩仔村(張) 待完善

注釋

編輯
  1. ^ (中文)深圳客家文化的历史追问. 深圳新聞網. 2003-06-22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6). 
  2. ^ (中文)國際在線. 深圳客家人的来历和客家民居.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2011-06-13 [201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