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廟位於中國山西省長治市沁縣漳源鎮漳河之源,已列為長治市文物保護單位

漳河廟
長治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山西省沁縣漳源鎮
分類古建築
時代明清
編號第四批
登錄2007年

建築 編輯

沁縣漳河廟創建於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原名「通玄廟」。明初改為漳河廟。萬曆十二年(1584年)、清乾隆十年(1745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光緒八年(1882年)重修。

在漳河廟東院正殿的前牆上,鑲嵌着一通青石質石碑,碑縱62厘米,碑橫56厘米。碑文寫給明代沁州第一位進士[1]、大理寺右丞張䳟(1502-1545)。碑文的作者是明代的「賜進士出身[2]資善大夫欽差總制陝西三邊地方軍務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蘭溪漁石[3]唐龍(1477-1546)。碑文的書丹者是唐龍次子、「翰林院修撰、庚戌狀元小漁[4]唐汝楫(1514-1597年)。字體是當時盛行的館閣體,端莊秀氣。立碑人落款為張䳟的弟弟泰州同知張鶴和五個兒子翰林院庶吉士河南道御史張九功、郡庠生張九思、張九式、張九儀、張九德。[5]

保護 編輯

1986年7月,漳河廟公布為公布為第一批沁縣文物保護單位[6]

2007年,漳河廟升格為第四批長治市文物保護單位[7]

參考 編輯

  1. ^ 嘉靖丙戌科 (1526)進士
  2. ^ 唐龍為明正德三年(1508)進士
  3. ^ 唐龍號漁石,浙江蘭溪人
  4. ^ 唐汝楫號小漁,浙江蘭溪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狀元
  5. ^ 沁縣漳河神廟有塊明代「三絕碑」發布時間: 2023-11-24 | 來源: 上黨晚報
  6. ^ 山西省. 中國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 [2012-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7. ^ 长治市新增15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01-11. 上黨晚報. [2013-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