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武(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湖南常德縣人,原名潘人安[1]:44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他參加過北伐、蘇區反「圍剿」、長征、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當過騎兵團團長,從事宣傳、政治、後勤等多項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過駐蘇聯武官。榮獲過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生平

編輯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讀了五年私塾後,十三歲考入全縣第一高等小學堂。在學校里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參加了愛國主義青年團。1926年春,湘軍內亂爆發,潘人安到北伐軍招兵處,報名從軍。在團部當了一名傳令兵。不久,常德成立了農民協會,潘人安回到老家,經選舉當選為區農協宣傳委員。農民起義失敗後,遭懸賞五百銀圓通緝。潘人安不得不遠走他鄉,改名為「振武」,取投身武裝重振革命之意[1]:44

1930年7月,潘振武在江西贛江參加了紅軍部隊。193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文藝宣傳隊,很快成為文娛積極分子。1933年春天,潘振武所在的紅一軍團文藝宣傳隊正式更名為「戰士劇社」。1934年10月,長征開始時任紅一軍團直屬隊俱樂部主任的潘振武率領戰士劇社,擔負起長征途中的宣傳鼓動任務[1]:44。在路邊用布支起棚子,插上紅旗,打竹板、喊口號,為行軍的戰士們表演自編的快板詞和花鼓詞。還在長征途中向當地百姓做宣傳發動工作,鼓勵他們參加紅軍。

1935年8月,紅一方面軍和紅星縱隊過草地。成立收容隊,潘振武擔任隊長[1]:44。後來紅一軍團政治部副主任羅榮桓對潘振武說:「決定調你到政治部,擔任文化娛樂科科長。長征途中,宣傳鼓動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過草地你們又收容了那麼多傷員。你們一定要把戰士劇社的旗幟重新打起來,要把宣傳工作搞好!」

1936年元旦是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迎來的第一個新年,舉辦了一場熱鬧的軍民聯歡會。時任師政治部俱樂部主任的潘振武,選了兩首歌頌長征的歌曲《長征勝利歌》和《長征小調》,讓戰士劇社的隊員們演唱[1]:44瓦窯堡會議後,為了爭取東北軍,調潘振武擔任紅一軍團政治部抗日戰線部部長,爭取東北軍下層官兵。潘振武帶領隊員們在東北軍進駐的要道口,用松枝紮起巨大的牌坊,左邊掛上「不打敵人打朋友」,右邊掛上「痴把他鄉當故鄉」,橫幅是「山海關」。還組織宣傳隊員們唱《流亡三部曲》。

1936年6月,紅一軍團騎兵團團長劉雲彪入紅軍大學學習,組織上為了加強對騎兵團的領導,調潘振武擔任騎兵團團長兼政委。七七事變後,潘振武到河北曲陽縣擔任縣長,之後調任山東嶧縣縣長,後又被任命為八路軍魯南軍區政治部主任。1941年1月,潘振武奉命回到延安,進入軍政學院學習。1942年,又轉入中央黨校學習。

抗戰勝利後,組織了財經部門的幹部百餘人從延安出發,經過山西的晉西北、張家口到熱河承德。留在了冀熱遼軍區任敵軍工作部部長兼秘書長,負責國軍的統戰和策反任務。1949年,潘振武又被任命為四野後勤部副政委,駐防武漢[1]:4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後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45。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2]。1956年3月,潘振武調到廣州軍區後勤部任政委。1959年2月,出任駐蘇聯大使館武官。1963年2月回國。然後再軍委外事局工作到1969年5月。1983年離休[1]:45

家人

編輯
  • 夫人馮光晉:1920年生。山西孝義人,1938年開始在村里做抗日工作。從閻錫山的民族革命大學畢業後,參加了八路軍的縣抗日劇團。不久,聽說延安有個中國女子大學,主動要求去延安學習。1942年中秋節,經總政組織部領導胡耀邦批准,潘振武與馮光晉結婚[1]:45
  • 長女潘延延[1]:45,1943年在延安出生。
    • 長女婿王光明
  • 二女兒潘利利[1]:45
  • 三女兒潘平平[1]:45
  • 四女兒潘東齊[1]:45
  • 五女兒潘南勝[1]:45
  • 六女兒潘建軍[1]:45
  • 七女兒潘美娜[1]:45
  • 八女兒潘麗娜[1]:45
  • 九女兒潘園園,1956年出生[1]:45

參考

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呂春. 《多才将军潘振武和他的九朵金花》. 黨史縱橫 (遼寧省瀋陽市: 遼寧報刊傳媒集團(遼寧日報社)). 2014, (2014年第1期): 44—45. ISSN 1003-8361 (簡體中文). 
  2. ^ 揭秘:中共首批开国将军的级别是怎样划分的?. 鳳凰網(轉自摘自《黨史博覽》2010年第5期). 2010-06-13 [2012-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