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時代

埃塞俄比亚历史时期

王子時代(1769-1855年,吉茲語ዘመነ መሳፍንት,zamana masāfint),又稱士師時代王子紛爭時代,是埃塞俄比亞的一段歷史時期,自18世紀中葉起,至19世紀中葉結束。這一時期,所羅門王朝皇帝權力旁落、淪為傀儡;各地部族割據一方,相互爭鬥,特別是圍繞都城貢德爾,為爭做皇帝的「監護人」,決定皇位繼承權而爭鬥[1]。「王子時代」在吉茲語中的原意為「士師的時代」,典故出自《舊約·士師記》的最後一句「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2]

王子時代的埃塞俄比亞戰士

王子時代依照傳統觀點,以1769年5月7日米卡埃爾·塞胡爾英語Mikael Sehul公爵廢黜皇帝伊約阿斯英語Iyoas I為開端,至1855年2月11日卡薩·海爾·喬治斯統一各地區、加冕為特沃德羅斯二世皇帝為止。不過亦有學者認為應以1706年10月13日,伊亞蘇大帝英語Iyasu I被子特克勒·海馬諾特英語Tekle Haymanot I下令殺害為開端,原因是在伊亞蘇死後,貢德爾皇權便已步入衰落。

王子時代的地方部族中,奧羅莫人提格利尼亞人擁有較大勢力,其中又以奧羅莫人的葉周部族英語Yejju Oromo tribe[3]為最盛,首領長期擔任貢德爾朝廷的攝政王(እንደራሴ 』əndärasē)、把持朝政,令奧羅莫語一度成為貢德爾的宮廷語言[1]

背景

編輯
 
埃國關於聖母瑪利亞的宗教壁畫,俯臥者即是18世紀長期攝政的門特瓦布英語Mentewab女皇

所羅門王朝皇帝伊亞蘇在1682年至1706年統治埃塞俄比亞,他以銳意改革、抗擊奧羅莫人入侵而聞名[4],被稱為「伊亞蘇大帝英語Iyasu I」。伊亞蘇晚年因寵妃逝世而心灰意冷,移居塔納湖的湖心島。貢德爾皇室誤會其決定退位,便擁立伊亞蘇之子特克勒·海馬諾特即位。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伊亞蘇不滿其子即位,率軍返回貢德爾途中被特克勒·海馬諾特下令殺害[5]。不過,特克勒·海馬諾特的統治並不長久,他在1706年即位後僅在位兩年,在1708年外出途中被伊亞蘇的擁躉刺死,由伊亞蘇的兄弟特沃夫洛斯英語Tewoflos繼位。特沃夫洛斯即位後,立即開始清算海馬諾特餘黨,宮廷紛爭長期持續。1711年,特沃夫洛斯逝世,死因不明。貢德爾貴族為平息宮廷亂局、結束伊亞蘇和海馬諾特黨羽間的紛爭,便擁立親王約斯托斯英語Yostos即位,這一事件也標誌着貢德爾皇權的衰落。約斯托斯的統治依然短暫,1716年病死,伊亞蘇的子嗣達維特三世英語Dawit III再度即位,埃塞俄比亞18世紀初的混亂才終於告一段落[6]

所羅門王朝在伊亞蘇二世英語Iyasu II統治期間再度陷入混亂。1730年,時年七歲的伊亞蘇即位,其母門特瓦布英語Mentewab此前已攝行朝政七年之久。門特瓦布同年加冕為女皇,長期把持朝政,二主共治的局面空前絕後。地方衝突此起彼伏,阿高人英語Agaw people阿姆哈拉人紹阿人英語Shewa提格利尼亞人部族間衝突不斷,又有奧羅莫人內遷,帶來更大的內亂威脅;伊亞蘇二世即位之初,貢德爾便爆發反對他的政變,戈賈姆英語Gojjam的地方叛軍洗劫了都城,帝國的經濟與政治陷入衰敗不堪的局面[7][8]

為安撫入侵的奧羅莫部族,門特瓦布女皇決定命伊亞蘇二世迎娶奧羅莫沃洛部族的公主武比特。伊亞蘇二世於1755年病逝,伊亞蘇與武比特之子伊約阿斯英語Iyoas I即位,但同門特瓦布女皇繼續維持共治[9]。新皇伊約阿斯受其母影響,在宮廷內使用奧羅莫語,重用奧羅莫大臣。阿姆哈拉省總督逝世後,伊約阿斯一度希望任命他的奧羅莫外戚繼任,在朝野一致反對下才決定作罷[10]。門特瓦布繼續主政的舉動亦令武比特不滿,後者希望親自掌權,加重了皇室矛盾。門特瓦布召集夸拉省英語Qwara Province的阿姆哈拉軍隊進入貢德爾,保護其權威;武比特則召集奧羅莫的葉周部族大軍與之分庭抗禮。貴族勢力為避免雙方衝突,命大臣米卡埃爾·塞胡爾英語Mikael Sehul公爵充當中間人、進行調解。米卡埃爾藉此擴大自身勢力,逐漸崛起成為阿姆哈拉及提格利尼亞勢力的領袖,轉而代表他們與伊約阿斯皇帝的奧羅莫勢力相抗衡。皇帝伊約阿斯事實上並未掌有實權,宮廷財政虧絀,軍事上嚴重依賴奧羅莫的地方部族支持。1769年5月7日,米卡埃爾·塞胡爾公然廢黜皇帝,一周後將其誅殺。自此,埃塞俄比亞的皇權名存實亡,大權落入貴族和地方將領手中。史學家通常認為這標誌着埃塞俄比亞全面分裂的「王子時代」的開端[2]

經過

編輯

貴族爭端與王位紛爭

編輯

米卡埃爾公爵廢黜皇帝伊約阿斯後,於5月擁立年老而體弱的約翰尼斯親王英語Yohannes II即位,成為約翰尼斯二世。不過約翰尼斯二世僅在位數月,便於10月死於非命,有文獻稱他被米卡埃爾公爵毒害而死[11]。即位者是年幼的特克勒·海馬諾特二世英語Tekle Haymanot II,他當時年僅15歲。米卡埃爾公爵左右皇室的行為招致眾怒,貢德爾民眾發動起事,但被米卡埃爾公爵血腥鎮壓。不過,米卡埃爾公爵未能抵擋住地方貴族的群起攻勢,於1771年「薩爾巴庫薩三大戰役英語Three battles of Sarbakusa」中潰敗,徹底失勢,最終下野擔任北方的提格雷省總督,並於當地終老[12]。不過,貢德爾並未因米卡埃爾下台而重歸穩定,地方貴族進入貢德爾後,各自擁立新的皇帝即位,並就此展開繼承爭端,所羅門王室的多位成員多次即位、又多次被他人廢黜,最甚者如特克萊·喬治斯英語Tekle Giyorgis I of Ethiopia,他先後六次即位,又六次遭到廢黜。所羅門王室完全淪為地方貴族干涉貢德爾朝政的傀儡[13]。但是在眾多地方貴族中,紹阿省英語Shewa總督阿姆哈·伊亞蘇斯英語Amha Iyasus並未參與貢德爾的爭端,而忙於建造新都安科貝爾

瓦拉謝赫諸王

編輯

特克萊·喬治斯於1779年初次即位時,曾試圖重建皇權的絕對權威,但遭到極大阻力。奧羅莫葉周部族的阿里一世英語Ali I of Yejju將特克萊·喬治斯皇帝推翻,扶植傀儡伊亞蘇三世英語Iyasu III即位[14],他自己則擔任攝政。1786年,阿里一世受封為比特瓦達德公爵(ቢትወደድ),是為公爵中的最高等級。自阿里一世起,這支奧羅莫部族的首領長期擔任攝政,成為貢德爾的實際掌權者。阿里一世公爵的後繼者是其兄弟阿利加茲公爵英語Aligaz of Yejju。阿利加茲於1803年逝世後,提格雷省的沃爾德·塞拉西英語Wolde Selassie利用米卡埃爾公爵於提格雷的舊部,擊敗貢德爾的葉周人,繼任為攝政。沃爾德·塞拉西的統治被葉周族的古格薩公爵和提格雷貴族薩巴加迪斯英語Sabagadis Woldu推翻,後者在古格薩公爵奪權後統治提格雷省[3]。隨後的葉周族攝政王分別是伊馬姆公爵英語Yimam of Yejju馬里耶公爵英語Marye of Yejju多里公爵英語Dori of Yejju阿里二世公爵英語Ali II of Yejju[15]。學界普遍認同的一點是,在這些葉周族攝政王中,古格薩公爵的統治較為安定[16][17]

 
卡薩·海爾·喬治斯結束了王子時代的紛爭,於1855年加冕為特沃德羅斯二世皇帝

這些葉周部族統治者稱為瓦拉謝赫諸王(Wara Sheh)。克拉米(Donald Crummey)、魯本松(Sven Rubenson)、希費勞·貝克萊(Shiferaw Bekele)等學者的著作中,皆稱埃塞俄比亞這一近乎無政府狀態的分裂和混亂時期之中,「葉周諸王」以所羅門王朝之名主政[18];但以「葉周」或「葉周王朝」稱呼瓦拉謝赫諸王並不甚準確,易與以葉周部族命名的葉周省份相混淆。因此,瓦拉謝赫諸王是更準確的稱呼[19]。瓦拉謝赫諸王握有極大權力,能夠基本統領各貴族及領主,建立主從關係[20]。不過,瓦拉謝赫諸王未能完全統治埃塞俄比亞全境。瓦拉謝赫諸王的勢力範圍從貝格梅德爾(Begemeder)省開始,穿過查查霍關口(Chachaho Pass),延伸至馬克特(Maqet)、瓦德拉(Wadla)、達蘭塔(Dalanta)和達溫特(Dawent)等阿姆哈拉省份;在這之外的紹阿、戈賈姆(Gojjam)、沃洛(Wollo)、塞米恩(Semien)、提格雷,到哈馬西恩(Hamasien)、瓦格(Wag)等諸省,則僅和貢德爾維持朝貢和司法上訴關係,處於自治狀態,僅定期參加中央會議,時而應召參戰[18]。新統治者上任,經貢德爾承認後便可開始其自治,不過一些固執的自治領主亦曾被瓦拉謝赫下令囚禁[18]。提格雷、紹阿和戈賈姆是較為獨立的地區。提格雷的統治者多次反抗瓦拉謝赫王的統治,而南部的紹阿則長期自治,其統治者甚至自稱為王(Negus)[21][22]

王子時代的終結

編輯

1831年,葉周族的多里公爵逝世,年僅12歲的阿里二世即位成為攝政王[23],其母梅嫩·利本·阿梅德英語Menen Liben Amede亦是皇帝約翰尼斯三世英語Yohannes III的皇后,梅嫩皇后曾在阿里二世年幼時掌權[24]。阿里二世時期,埃塞俄比亞處於極度不安的分裂狀態,葉周族的統治範圍亦縮小到北方德布雷塔博爾英語Debre Tabor的山區。阿里二世的大敵是提格雷總督武貝·海爾·馬里亞姆英語Wube Haile Maryam侯爵,他得到了約翰尼斯三世皇帝的支持,曾於1841年率軍攻占貢德爾,將阿里二世驅逐[25]。阿里二世改立薩赫勒·登格爾英語Sahle Dengel為帝,於1842年擊敗武貝侯爵,重奪貢德爾的權力[26][27]。除內部動盪之外,埃塞俄比亞亦面臨着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入侵[26]

王子時代的終結者是出身強盜的將領卡薩·海爾·喬治斯,他在尼羅河西岸對抗埃及人的戰鬥中曾取得大勝,因而積累了一定威望。葉周族的梅嫩皇后出兵對抗卡薩的部隊,不過不敵對手,被迫封卡薩為登比亞(Dembiya)分督[28],並將阿里二世的女兒特瓦貝奇(Tewabech Ali)嫁給卡薩[29]。武貝侯爵聯繫英法施壓於埃及,迫使其停止入侵;但是在此之前,卡薩率軍在加拉巴特同埃及人作戰負傷,反被梅嫩皇后羞辱。1852年,卡薩宣布獨立,起兵對抗阿里二世和梅嫩皇后,並用三年時間瓦解了二人的葉周族勢力,隨後卡薩率軍先後擊敗戈賈姆的戈舒侯爵和提格雷的武貝侯爵,於1855年自立為特沃德羅斯二世皇帝[30][31],「特沃德羅斯」來源於當時流傳了數百年的預言,即一位名叫特沃德羅斯的皇帝將橫空出世,復興皇室[28]。以皇權衰落為主要特徵的王子時代就此結束,特沃德羅斯二世得以重建古老的君主專制傳統。王子時代的結束也被視作埃塞俄比亞現代史的開端[16][17]

後續

編輯
 
《特沃德羅斯國王之死》,1868年刊載於倫敦新聞畫報

統一全國、功勳卓著的特沃德羅斯二世成為埃塞俄比亞現代史的首位皇帝。稱帝後,他並未停止征戰,先是在馬格達拉(今安巴馬利安)擊敗了奧羅莫人,又在1856年征服了紹阿,在連續的征伐中確立了其對戈賈姆、沃洛、提格雷、貝格姆德(Begemder)和塞米恩的直接統治[32][33]。特沃德羅斯二世廢除地方貴族的特權[30][31],結束其世襲統治,並將部分地方貴族囚禁,其中便包括紹阿的王子薩赫勒·馬里亞姆,他後來成為埃塞俄比亞的孟尼利克二世皇帝。特沃德羅斯二世還對埃塞俄比亞的基督教會進行了改革,他命令教會上繳土地和資產,引起教士不滿[34]。他在馬格達拉的平頂山上建造了堡壘,隨後遷都至此。其妻特瓦貝奇逝世後,特沃德羅斯二世變得粗暴而易怒,在其暴政下喪命的臣民達到上千人[35]。由於埃塞俄比亞面臨穆斯林的入侵,特沃德羅斯二世希望得到英國基於基督教義的援助,並致信給英女王維多利亞,希望得到其支持,但這封信函卻因英外交部的失誤而並未遞達維多利亞。特沃德羅斯二世為此囚禁了英國大使卡梅倫(Charles Duncan Cameron),並無視英國的最後通牒,致使英國對埃塞俄比亞動武。領導埃塞俄比亞遠征的軍官內皮爾(Robert Napier)入侵埃塞俄比亞時,這個國家已經因為特沃德羅斯二世的暴政而重歸王子時代的混亂——紹阿王子出逃,戈賈姆、瓦格和提格雷的地方貴族起兵叛亂。1868年,英軍圍攻馬格達拉,特沃德羅斯二世飲彈自盡[36]

特沃德羅斯二世死後,埃塞俄比亞又一次步入徹底的分裂。在其統治的末期,提格雷的卡薩·梅查和紹阿的薩赫勒·馬里亞姆嶄露頭角,二人先後即位成為約翰尼斯四世孟尼利克二世皇帝。在此期間,奧羅莫人的女王和扎格維王朝都曾聲稱繼承皇位,扎格維王朝的特克萊·喬治斯二世英語Tekle Giyorgis II皇帝曾於1868年至1871年在位。約翰尼斯四世統治時期,埃塞俄比亞面臨埃及和馬赫迪起義軍,以及意大利人的入侵。約翰尼斯四世雖然基本令國內保持安定,但代價是恢復了特沃德羅斯二世曾剷除的封建割據局面,薩赫勒·馬里亞姆得以在紹阿再度稱王,他和奧羅莫人和意大利人合作,向南部和東部擴張紹阿王國的疆域。1889年,約翰尼斯四世在馬赫迪軍隊的入侵中戰死,薩赫勒·馬里亞姆旋即即位成為孟尼利克二世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除通過軍事擴張奠定埃塞俄比亞的現代版圖、展開現代化改革外,其最令人矚目的成就便是在阿杜瓦戰役中一舉擊潰意大利人的入侵,在瓜分非洲浪潮中保衛了埃塞俄比亞的獨立[37]。紹阿王國的都城亞的斯亞貝巴,也自孟尼利克二世時期成為埃塞俄比亞至今為止的首都。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Shiferaw Bekele, The State in the Zamana Masafent (1786-1853), p. 25
  2. ^ 2.0 2.1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36. 
  3. ^ 3.0 3.1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41. 
  4. ^ G.W.B Huntingfor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thiopia (London: The British Academy, 1989), p.201.
  5. ^ Richard P.K. Pankhurst, History of Ethiopian Towns (Wiesbaden: Franz Steiner Verlag, 1982), pp. 142f
  6. ^ E. A. Wallis Budge, A History of Ethiopia: Nubia and Abyssinia, 1928 (Oosterhout, the Netherlands: Anthropological Publications, 1970), pp. 440f.
  7.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匯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國歷史(一) 第一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8. ,第44頁。
  8. ^ Donald N. Levine, Wax and Gold: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Ethiopian Culture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24. Details from Remedius Prutky's account in J.H. Arrowsmith-Brown (trans.), Prutky's Travels in Ethiopia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 notes by Richard Pankhurst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91), pp. 173f
  9. ^ The Royal Chronicle of his reign is translated in part by Richard K. P. Pankhurst, The Ethiopian Royal Chronicles (Addis Abab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10. ^ James Bruce, Travels to Discover the Source of the Nile (1805 edition), vol. 4.
  11. ^ Wallis Budge, E. A. A History of Ethiopia: Nubia and Abyssinia. Oosterhout, the Netherlands: Anthropological Publications. 1970: 469 [1928]. 
  12. ^ Richard Pankhur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Ethiopia (London: Lalibella House, 1961), pp. 88f
  13. ^ Rubenson, Sven (1966). King of Kings: Tewodros of Ethiopia. Addis Ababa: Haile Selassie I University. p. 18.
  14. ^ Shiferaw Bekele, Reflections On the Power Elite of the Wara Seh Masfenate (1786–1853), p. 159–160
  15. ^ Molla Tikuy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Yajju Dynasty (1784–1980), p. 199
  16. ^ 16.0 16.1 Bekele, Shiferaw. Monarchical Restoration and Territorial Expansion: The Ethiopian Stat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runier, Gérard; Ficquet, Éloi (編).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Ethiop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159– 182 [2019-02-08]. ISBN 9781849042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英語). 
  17. ^ 17.0 17.1 Adejumobi, Saheed A. The History of Ethiopia.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7: 24 [2019-02-08]. ISBN 9780313322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 (英語). 
  18. ^ 18.0 18.1 18.2 Shiferaw Bekele, Reflections On the Power Elite of the Wara Seh Masfenate (1786–1853), p. 158
  19. ^ Shiferaw Bekele, The State in the Zamana Masafent (1786–1853), p. 29
  20. ^ Shiferaw Bekele, The State in the Zamana Masafent (1786-1853), p. 33
  21. ^ Tewodros II - emperor of Ethiop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22. ^ The Great Unifier: Emperor Tewodros II of Ethiopia (PDF). [2007-06-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7-07-04). 
  23. ^ Abir, Mordechai. Ethiopia: The Era of the Princes; The Challenge of Islam and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hristian Empire (1769-1855). London: Longmans. 1968: 38. 
  24. ^ Yohannes Mekonnen. Ethiopia: the Land, Its People, History and Culture. Yohannes Mekonnen. 2013-01-29: 52–. ISBN 978-1-4823-1117-4. 
  25. ^ Ring, Trudy; Salkin, Robert M.; Boda, Sharon La.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Historic Places: Middle East and Africa. Taylor & Francis. 1994-01-01: 301 [2019-02-08]. ISBN 97818849640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英語). 
  26. ^ 26.0 26.1 Flint, John 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fric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01-20: 63-65 [2019-02-08]. ISBN 9780521207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2) (英語). 
  27. ^ Abir, The Era of the Princes: the Challenge of Islam and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hristian empire, 1769-1855. London. Longmans, 1968:112.
  28. ^ 28.0 28.1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46. 
  29. ^ Rubenson, Sven (1966). King of Kings: Tewodros of Ethiopia. Addis Ababa: Haile Selassie I University. p. 36-39.
  30. ^ 30.0 30.1 Teklehaimanot, Teum. Ethiopian Treasures - Emperor Tewodros II, Battle of Meqdala - Ethiopia. www.ethiopiantreasures.co.uk.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1). 
  31. ^ 31.0 31.1 Molvaer, Reidulf K. The Achievement of Emperor Téwodros II of Ethiopia (1855-1868): From a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by Aleqa Tekle-Ïyesus ("Aleqa Teklé") of Gojjam. Northeast African Studies. 1998-02-09, 5 (3): 7–79. doi:10.1353/nas.1998.0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0) –透過Project MUSE. 
  32. ^ The Library of Emperor Tewodros II at Mäqdäla (Magdala) on JSTOR. www.jstor.org. JSTOR 613105. 
  33. ^ Emperor Tewodros II – Imperial Ethiopia. www.haileselassie.net.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7). 
  34. ^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53. 
  35. ^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57. 
  36. ^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163. 
  37. ^ 理查德·格林菲爾德. 埃塞俄比亚新政治史. 鍾槐譯.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74: 244. 

延伸閱讀

編輯
  • Mordechai Abir, The Era of the Princes: the Challenge of Islam and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Christian empire, 1769-1855. London: Longmans,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