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鳳(1465年—1518年),字應詔,號虎谷,山西遼州和順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王雲鳳
大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
籍貫山西遼州和順縣
出生成化元年乙酉七月二十五日戌時
逝世正德十三年戊寅七月二十二日亥時
配偶娶李氏,封安人
親屬(父)王佐、(母)馬淑人
出身
  • 成化十九年癸卯科舉人
  • 成化二十年甲辰科進士出身

生平

編輯

南京戶部尚書王佐之子。成化十九年(1483年)癸卯科山西鄉試舉人,二十年(1484年)聯捷甲辰科二甲第七十四名進士[1][2]。二十三年(1487年)除禮部主客司主事,弘治四年(1491年)升祠祭司員外郎,九年(1496年)升祠祭司郎中[3],因彈劾太監李廣與壽寧侯,被下錦衣衛詔獄。

弘治十一年(1498年)三月,貶河南陝州知州,十二年冬入覲京師,升陝西按察司僉事、奉敕提督學校,十四年升副使,奉敕整飭洮河岷州兵備,十七年七月考績,都御史楊用寧及御史季春交薦,乃復改提學副使。正德二年(1507年)正月,升山東按察使,八月丁母憂歸。

服闋,以吏部尚書張綵舉薦,依附劉瑾門下。正德四年(1509年)十一月起復為國子監祭酒,曾去拜會劉瑾,劉瑾詫異其鬍子茂密,叱曰:何物祭酒,一嘴豬毛耶。王雲鳳惶恐跪謝。後來上章請求以劉瑾所行法例,刻板永著為令,又欲請劉瑾前去太學視察,如唐朝魚朝恩故事,被士論所鄙視。劉瑾倒台後,王雲鳳被科道官員彈劾,正德五年(1510年)九月請求致仕,不被允許,改任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十月因彈劾而致仕,回籍養病。七年八月經御史楊邦珍、通政使丁鳳、都御史石玠等舉薦,起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赴任兩月後父親去世而歸。十年二月服闋,八月除職如故,清理浙江、福建鹽法,十一年正月再次以養病辭職。正德十三年(1518年)七月卒[4][5]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俞汝楫《禮部志稿·卷四十三》:歷官表 祠祭司郎中 王雲鳳,字籍見員外下。歷副都御史。言行見《名臣録》。
  4.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四十二》:正德十一年冬十月,右僉都御史王雲鳳卒。雲鳳字應詔,山西和順縣人。成化甲辰進士,授禮部主客司主事,遷祠祭司員外、郎中,副使楊茂元言事獲罪,上疏救之,又奏太監李廣恣不法,乞正典刑。會 郊祀,雲鳳騎而入壇,遂得罪,謫陝州知州。廣敗,乃升陝西提學副使,條約甚嚴,再升山東按察使,亦以嚴明稱。母喪去官,逆瑾羅織罰米千餘石,家遂縣罄。張綵為吏部,言於瑾,擢雲鳳國子祭酒,司務孫璁者,瑾女弟之夫也,亦恬瑾勢,雲鳳嘗與往還,璁後為瑾所疏,以病免歸,雲鳳不知也,復郊餞之,瑾語人曰:孫總何人也,士大夫至往餞之,雲鳳祭酒亦可爾邪。遂改南京通政,尋謝病歸。復起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在任僅兩逾月,凡上數十疏,如建儲及免調邊軍,皆及之。會父喪去官,至是卒。雲鳳好奇立異,銳於取名,然中實靡定,為節不忠,人多薄之。
  5. ^ 《山西通志》·《虎谷先生墓誌銘》:嗚呼虎谷先生有作人化俗之文有禁暴戡亂之武有因時明禮之才有援古修樂之具其提學關中時楠為所造士親見儀範身奉教約雖使顏孟設科無以過之當其志固欲使天下人各得其所也及楠為修撰時嘗同河內何粹夫謁先生因講馬陵注不合何子少先生而先生後當轉官首讓何子於朝堂其志固欲使天下賢皆盡其用也嗚呼先生古睿聖之徒乃今已矣將天下不欲斯人之有知乎嗚呼痛哉先生年十九歲成化癸卯鄉舉明年甲辰舉進士丁未除禮部主客司主事即清忠效官獨立不懼無故足不躡公門不赴無名飲晏或謗其矯激乆亦自息時憲宗弗豫禮部沿舊舉醮先生言於部尚書周公洪謀曰祈禱固臣子至情第行佛老於宮非禮若為壇於南郊隙地大臣率屬禱於天三日可乃不克用弘治庚戌土魯番貢獅子先生商於司郎中欲卻之不從遂䄂藁以見於部侍郎周公經尚書耿公裕皆然之司郎中怒乃又婉轉與語疏入得允天下傳為盛事辛亥升祠祭司員外郎乙卯部尚書倪公岳因災異倡府部院官疏弊政用先生四事草一懲邪慝二禁給度三停減齋醮四設處宗室言甚剴切丙辰升郎中他日倪公默語先生曰朝廷必欲度僧奈何先生曰當力爭之曰勢已成矣可奈何先生乃疏列千餘言三上皆不報僧道通中貴者謀欲普度撼以危語先生不動乆之㫖下度僧不多而逃軍囚犯不與時人皆喜其有囘天之力時太監李廣與壽寧侯表裏通惡怨徹中外人莫敢言先生乃又獨上疏乞斬廣泄神人憤以弭災變廣怒令道士設醮咒死術以舒恨亦不驗乃令校尉數伺先生出入十二月朔聖駕郊天看牲囘誣以駕後騎馬下錦衣衛獄先生被罪從容有詩題獄壁蓋充養有道見危授命者如此戊午三月謫知河南陝州命下怡然就道比至問民疾苦興利祛害惟恐後州城高阜井深二百尺民艱於水乃勸富僧通唐人長孫操廣濟渠水入城民皆踴躍日受百狀皆與別白匹夫匹婦得言其情口訊手判仍應他務人以為有劉穆之風沈姓兄弟因瓮爭訟買瓮遺之兄弟感謝屬邑靈寶有誣民殺夫有其妻者邑吏鍛鍊成獄先生察得其情並其妻皆出之尚書許公進之侄犯法亦治如律許公稱為眞君子謝其相信之深雨雹傷禾乃單騎遍勘村落穿林入谷晚宿民舍自出米菜食之里老亦自裹糗糧以從每催徵嚴令禁派里老不敢求索乃有勢豪謀利病窮民者則痛治之以戒衆而又表賢者之閭講程朱之學毀僧尼寺以正風俗拆太山廟以給學田於是士民翕懷服膺擬諸古循良吏己未冬朝覲南京科道官上疏言先生及布政司周瑍等經術氣節撫字鋤強才行政優不凡欲照天順四年例賜衣服楮幣宴於禮部不果行十月李廣因先生劾奏漸疎於上懼誅飲毒死吏部員外郎張綵及鴻臚寺丞俞琳編修劉瑞御史張天衢皆上疏乞窮李廣賣官鬻爵之弊奬先生之犯顏敢諫以慰人心閱月乃升陝西按察司僉事奉勅提督學校道過陝州父老擁輿號泣如別慈母自卯至巳始獲出郭至則教人先德行後文藝鋤刁惡拔信善崇正學毀淫祠學政肅清三秦風動豪傑之士莫不興起辛酉升副使奉勅整飭洮河岷州邊備州雜夷俗頗乖禮法乃申孝弟革宿弊所按部贓官汚吏有望風而逋者軍法嚴明邊卒悅畏西烽不警其條疏八事並禁約三十餘事皆可常行甲子考績都御史楊先生用寧及御史季春交薦其賢乃復改提學關中士子相賀曰王先生復來後學得依歸矣於是士子益自策勵甚至有駢肩接踵嚮往於道駸駸乎復漢之舊者矣是時尚書馬公文升柄銓衡因馬儀之士為憾有磨氣之說先生聞而作神劍詩以曉之正德丁卯升山東按察使關防凜然不敢犯雖同僚有事乖理法者亦必曰愼勿使先生知衆嘆服曰王公非今之按察也即羣吏之賢否博詢訟者密記之以行奬責一時畏若神明時劉瑾專橫因前官事陰使校尉至山東緝訪一無刺舉事因以寢八月丁母夫人憂歸明年吏部尚書張公綵欲起復先生乃上書力止之己巳服闋升國子監祭酒先生始被命欲堅辭有友遺書言執政者誦太祖寰中士夫不為君用者當殺身滅家語於是先生父大司徒公曰吾老矣汝置我何處死乎不得已收拾平生詩文付門生周朝著藏之泣而就道至無所饋瑾怒欲重以禍竟不能得而罷時國學教廢先生朝夕講說約束大嚴誹謗四出値瑾苛時人皆危之先生不為動六館士子卒感服先生欲更六堂名曰主敬窮理修身修道教諸生讀小學以上逹瑾聞怒曰王雲鳳亂成法欲代邢死耶先生以道不行怏怏求去會瑾下獄遂上疏乞致仕時相有忌先生者乃改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先生復上疏陳乞准囘原籍養病壬申御史楊邦珍通政使丁公鳳都御史石先生邦秀交贊其賢上命巡撫宣府地方先生上疏以疾辭不允乃上楊太宰書稿傳京師人爭録誦先生再欲辭去尚書公迫之行不獲已奉勅之鎭豪猾乆攬糧草者聞風遁跡至便宜從事將官犯法依律重輕罰米至萬餘石用足軍食先生號令嚴明法度整肅自㕘將以下頤指氣使莫或敢喘息練習軍士率有紀律日戒諭防衛如賊在敵畏不敢輕入北門鎖鑰時論歸之兩閱月丁父尚書公喪歸將士遮道感泣有饋以香帛者不受乙亥二月服闋八月除職如故清理浙江鹽法先生上疏乞致仕疏入不允且促使供職先生復上疏推讓賢能懇乞致仕上不允准養病病痊起用先生曰吾志遂矣先生生而神氣清徹舉止端重異羣兒年十一歲與鄉人立適妓女過拜不答同捨生或借其扇潛與妓女赴人宴先生知之後以扇還擲之地下至或截其䄂同捨生慚取他扇償之少年趨向之正既異流俗如此長益刻苦自厲穎悟出羣六經百家言一誦輒不忘文章頃刻立就二十登進士相識以花紅迎賀卻之曰惡用是炫耀為哉衆嘆其不可及觀戶部山東司政時廣東陳白沙陝西薛先生顯思負重名及門者尊之若程朱先生聞其言論評之人以為允先生負經濟之學以堯舜君民為心天下想見風采累辭不出人以道未大行為恨天資豪邁狀貌魁異智識卓越器度宏遠博學力行以聖賢為標的居無惰容自少至老如一日常曰一息不敬便與天道不相似理明義精視國家民生利害痛切於身遇事敢為機動矢發無礙一有弛張上下向應雖權力弗能齟齬臨死生禍福之際有定見不苟趨避守官清介人不敢干以私歷仕三十年治行可采旌擢之典獨後於人時論稱屈恬不動念拜官力辭再三乃已一不得志即奉身而退人以進退合義為稱尤篤孝友執親喪勺水三日不入口臥苫枕塊哀毀骨立妻妾不同寢處有父在一衣不私制一錢不私蓄人以為難自負奬拔善類始終不渝嫉惡甚嚴不少假貸家居屢空茹蔬衣敝恬然自樂門庭內外斬斬五尺童子非稟白招呼不敢入宜人李氏正順莊謹先生相敬如賓邑宰有貪酷者不時戒諭里人困苦恆注意區處之或誣罪至死力為白於官得出後學執經問難語之諄諄忘倦與人接貌莊氣和言與心孚可畏而親談當世事至綱紀不振則感慨泣下及奸臣貪官怒氣勃然須髮亦奮有搏擊之狀憂國之誠老而彌篤或杖竹於門跨驢於野不改布衣時行農夫見者嘆息曰此人入朝天下受福然不理於讒佞之口乃信於愚朴之民天理在人心有不可得而泯滅者如此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性理之言書法眞草隸篆自成一家端勁如其為人四方人多求之文有氣力不假雕刻纂仿而出入古格滔滔不竭詩賦亦清奇古雅所著書有小學章句博趣齋稿四書私記若干卷先生為學守敬義事君秉忠誠功業樹中外聲名滿朝野道德文章政事皆可擬之古人云先生諱雲鳳字應韶世居山西和順之虎谷因號焉父諱佐南京戶部尚書母馬氏誥封淑人感奇夢生先生生於成化元年乙酉七月二十五日戌時卒於正德十三年七月二十二日亥時配李氏誥封安人女四一適同邑監生周孟霄男周守約一適榆次寇都御史天敘男寇陽一適太原陝西僉事閻鐸男閻徵甫一尚幼銘曰嗚呼虎谷先生志欲行道於天下而位未會當非時耶然亦少有試矣由今言之又不可謂不試也嗚呼虎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