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濕潤
歷史
編輯在1875年,加布里埃爾·李普曼第一次闡釋了水銀和其他液體在帶電錶面的電濕潤現象[1], 當然這一現象在更早以前就已經被觀察到了。A.N. Frumkin 在1936年就已使用表面電荷來改變水滴的形狀[2] 。1981年,「電濕潤」一詞被首次提出,用於描述一種新型顯示器的設計所使用的效應[3]。J. Brown在1980年第一次研究控制化學試劑和生物液體的「液體晶體管」,之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了這一項目(項目8760730以及8822197)[4] ,其中涉及絕緣電解質層,疏水層,混溶液體, 直流和射頻電源,以及大規模縱橫交錯的微小的電極陣列,和大塊或者是小塊對應位置的氧化銦錫(ITO)電極,用於移動離散的小水珠使其做直線、環形運動,或用來排掉、混合液體,填充液體庫,並且使用電信號或光信號控制液體的移動 [5] 。
參考資料
編輯- ^ M.G. Lippmann,"Relation entre les phénomènes électriques et capillaires." Ann. Chim. Phys, 5:494, 1875
- ^ A. Frumkin, Об явлениях смачивания и прилипания пузырьков, I (On the phenomena of wetting and adhesion of the bubbles, I). Zhurnal Fizicheskoi Khimii (J Phys Chem USSR),12: 337- 345 (1938).
- ^ G. Beni and S. Hackwood, Appl. Phys. Lett. 38, 4, pp.207-209, 1981
- ^ 存档副本. [2014-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 ^ 存档副本 (PDF). [2009-11-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