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溪 (地名)

白水溪,是臺灣臺南市白河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東北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仙草里東北半部不含最東北端、崎內里南部不含西南端、汴頭里東端,以及嘉義縣中埔鄉的東興村最西端。[1][2][3]

白水溪
漢字 白水溪
白話字 Pe̍h-chúi-khe
台語羅馬字Pe̍h-tsuí-khe

歷史

編輯

台灣日治初期,白水溪地區為一街庄,稱為「白水溪莊」,隸屬於哆囉嘓東下堡。該莊北邊西段與竹仔門莊為鄰,北邊東段及東邊與三層崎莊為鄰,東南邊為凍仔腳莊,南邊為關仔嶺莊,西南邊為糞箕湖莊,西北邊為埤仔頭莊[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莊隸屬於鹽水港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莊改隸屬於嘉義廳。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莊改制為「白水溪」大字,隸屬於臺南州新營郡白河街[4]

戰後白河街改制為白河鎮,隸屬於臺南縣,大字亦改制為里。1950年雲、嘉、南分治,白河鎮隸屬不變。2010年12月,因臺南縣市合併直轄臺南市,白河鎮改制為白河區。

聚落

編輯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白水溪,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1]

交通

編輯

設施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臺灣堡圖. 臺灣總督府. 1904年. 
  2. ^ 臺南縣白河鎮行政區域圖. 內政部. 2005年10月. 
  3. ^ 嘉義縣中埔鄉行政區域圖. 內政部. 2005年11月. 
  4. ^ 台灣總督府、台灣日日新報社合編 (編).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成文出版社. 19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