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名
立陶宛人名由名字(立陶宛語:vardas)和姓氏(pavardė)組成,順序是名前姓後。
命名習俗 | |
語言 | 立陶宛語 |
---|---|
使用情況 | 現存 |
受影響於 | 基督教名、德意志人名、波蘭人名 |
結構 | |
名字 + 姓氏 | |
說明 | 名字和姓氏必須加上固定的後綴。 |
示例 | |
愛德華達斯·保勞斯卡斯 | |
Eduardas Paulauskas | |
說明 | 愛德華達斯是名字,保勞斯卡斯是姓氏。 |
家庭關係 | |
傳承方式 | 子女承父姓 |
婚後改姓 | 傳統上已婚女子從夫姓 |
尊稱 | |
男子 | Ponas |
已婚女子 | Poni |
未婚女子 | Panele |
現代立陶宛人名的拼寫必須遵照立陶宛語正字法,而且立陶宛語提及外來姓名時也要依照正字法改寫。姓氏和名字必須加上後綴,男性姓名使用印歐語的陽性後綴-as、-is、-us;已婚女性的姓名後綴和未婚女性的性別後綴有所不同,前者使用-ienė,後者使用-aitė、-utė、-iūtė、-ytė。
名字
編輯立陶宛人的名字一般只有一個,但亦可以有多個而僅常用其中一個。立陶宛名字可按照詞源歸類如下[1]:
- 皈依基督教前的立陶宛語傳統名字:這些名字都有着悠久的歷史,通常由兩部分詞幹組成,涵義和正面形象和品質有關,如約蓋拉(Jogaila,jo-gaila,「強壯的騎手」)。不過在立陶宛人皈依基督教後,這些名字就基本不再使用,而大多變為姓氏、地名,如戈什陶塔斯(Goštautas)、克斯蓋拉(Kęsgaila)、拉德維拉(Radvila),皆是顯赫的家族姓氏。自戰間期以來,立陶宛民族主義盛行,這些名字又再度流行。許多父母以歷史著名君主的名字為子女取名,就屬於此類別,如維陶塔斯(Vytautas)、格迪米納斯(Gediminas)、阿爾吉爾達斯(Algirdas)、日吉曼塔斯(Žygimantas)等。人們還使用雙詞幹名字的單詞幹簡略形式取名,如維特尼斯(Vytenis)、克斯圖蒂斯(Kęstutis)等。上述例子皆為男子名,這類基督教時代以前的古典女名事實上頗為罕見,現代使用的這一類別的女名有不少都是自男名重構得來的,但歷史上一些著名女子的名字除外,如碧露蒂(Birutė)、阿爾東娜(Aldona)、里姆蓋萊(Rimgailė)。
- 基督教名:語言學研究得出,早在11世紀,立陶宛人正式皈依基督教前,奧克施泰提亞地區就開始使用基督教名了。最早的基督教名都來自古教會斯拉夫語,源於拜占庭的正教教名,如安塔納斯(Antanas,聖安東尼)、波維拉斯(Povilas)、保柳斯(Paulius,皆來自使徒保羅)、安德留斯(Andrius,聖安德烈)。1387年,立陶宛人正式皈依基督教,此後引入的基督教名都是來自波蘭語的天主教名,如約納斯(Jonas,約翰)、弗拉迪斯洛瓦斯(Vladislovas)、弗拉達斯(Vladas,皆來自聖拉斯洛)、卡濟米耶拉斯(Kazimieras)、卡濟斯(Kazys,皆來自聖卡齊米日)
- 立陶宛語名詞:如天體名,紹萊(Saulė,太陽)、奧什里內(Aušrinė,金星);自然現象名,奧德拉(Audra,暴風)、奧什拉(Aušra,黎明)、拉薩(Rasa,露水)、韋亞斯(Vėjas,風)、艾達斯(Aidas,回音);植物名,利納斯(Linas,亞麻)、埃格萊(Eglė,雲杉);河流名,如烏拉(Ūla)、維利亞(Vilija),皆指內里斯河。
- 文學作品中的虛構名字:亞當·密茨凱維奇自創的格拉日納(Gražina)、日維萊(Živilė);維杜納斯(Vydūnas)自創的代瓦(Daiva);溫察斯·克雷韋-米茨克維丘斯(Vincas Krėvė-Mickevičius)自創的沙魯納斯(Šarūnas)。
- 立陶宛神話中的神祇名和人物名。如幸運女神萊瑪(Laima)、大地女神熱米娜(Žemyna),以及蛇女王埃格萊童話中的王子日爾維納斯(Žilvinas)。
- 德語人名的立陶宛化形式:主要分布在小立陶宛地區(曾經是東普魯士的一部分),如來自德語漢斯(Hans)的安薩斯(Ansas),來自格蕾琴(Gretchen)的格蕾特(Grėtė),來自威廉(Wilhelm)的維柳斯(Vilius)。
立陶宛名字都有固定的性別後綴[2]。絕大多數男子名以「斯」(-s)結尾,女子名以-a或-ė結尾[2];極少數男子名以-a結尾,如約蓋拉(Jogaila),這種男子名的女性形式一定以-ė結尾,所以約蓋拉的女子形式一定是約蓋萊(Jogailė)。
立陶宛人喜好在名字後加上指小後綴。陽性指小後綴有-elis、-ėlis、-ukis、-ulis、-užis、-utis、-ytis;陰性指小後綴有-elė、-utė、-ytė、-užė。此外,立陶宛人還可能使用暱稱(pravardė)。在姓氏後使用指小後綴的習慣更加普遍[2]。
姓氏
編輯立陶宛的姓氏有家族傳承性,通常是子承父姓。傳統上已婚女子從夫姓[2],但這在法律上並非強制。女方可以保留娘家姓(mergautinė pavardė),也可以使用雙姓。此外還有極罕見的已婚男子從妻姓的情況。
立陶宛貴族自16世紀初開始使用姓氏[1],最早的姓氏都來自父名。使用姓氏的習慣逐漸自上而下傳播至各個階級:17世紀末,流行於市民階層,此後開始傳播至農民階級。大部分鄉村居民到18世紀末才開始使用姓氏,通常源自村落名。到19世紀中葉,立陶宛人基本普遍擁有姓氏[1]。
立陶宛姓氏通常有如下幾個來源,並且多以指小後綴結尾。以下舉例均為陽性形式:
- 源自暱稱,詞幹的涵義通常是人物外形、性格等特點,如瑙約卡斯(Naujokas)、瑙約凱蒂斯(Naujokaitis),源自naujas(「新人」);凱里斯(Kairys)、凱雷利斯(Kairelis),源自kairė(「左撇子」)。
- 源自職業,如卡爾維斯(Kalvis)、卡爾韋利斯(Kalvelis)、卡爾瓦伊蒂斯(Kalvaitis),來自kalvis(「鐵匠」)。
- 源自地名、地理事物名,如烏茹吉里斯(Užugiris),意為森林(už girios);卡爾尼耶蒂斯(Kalnietis),意為山脈(kalnai)。
- 源自父名,如來自約納斯(Jonas)的約奈蒂斯(Jonaitis)、亞納維丘斯(Janavičius)、亞努伊蒂斯(Januitis);來自阿多馬斯(Adomas)的阿多邁蒂斯(Adomaitis)、阿達莫尼斯(Adamonis)、阿達姆庫斯(Adamkus);來自盧卡斯(Lukas)的盧考斯基斯(Lukauskis)、盧科舒斯(Lukošius)、盧科舍維丘斯(Lukoševičius)。這些姓氏的部分詞綴實際上是斯拉夫語父名後綴的等價形式,如-avičius和-owicz對應,-auskas和-owski對應:揚考斯卡斯(Jankauskas)和波蘭語的揚科夫斯基(Jankowski)對應,阿達姆科維丘斯和亞當科維奇(Adamkowicz)對應,盧科舍維丘斯(Lukoševičius)和盧卡舍維奇(Lukaszewicz)對應。
- 源自名字的指小形式[3],如布特庫斯(Butkus)、明庫斯(Minkus)、諾庫斯(Norkus)、里姆庫斯(Rimkus)分別是名字布特金塔斯(Butkintas)、明坎塔斯(Minkantas)、諾坎塔斯(Norkantas)、里姆坎塔斯(Rimkantas)的指小詞。
將陽性的後綴改為陰性後綴即是該姓氏的女子形式,但是後綴依照使用者已婚與否而有所區別。如陽性後綴-as、-ys、-is,已婚女子使用-ienė後綴,未婚女子使用-aitė、-utė、-iūtė、-ytė後綴。也就是說,在立陶宛,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姓氏有所區別,例如[2]:
男子姓氏 | 已婚女子姓氏 | 未婚女子姓氏 |
---|---|---|
卡蒂柳斯(Katilius) | 卡蒂莉耶內(Katilienė) | 卡蒂柳特(Katiliūtė) |
瓦爾納斯(Varnas) | 瓦爾妮耶內(Varnienė) | 瓦爾奈特(Varnaitė) |
保勞斯卡斯(Paulauskas) | 保勞斯基耶內(Paulauskienė) | 保勞斯凱特(Paulauskaitė) |
賓比里斯(Bimbirys) | 賓比麗耶內(Bimbirienė) | 賓比麗特(Bimbirytė) |
阿達姆庫斯(Adamkus) | 阿達姆基耶內(Adamkienė) | 阿達姆庫特(Adamkutė) |
庫萊舒斯(Kulėšius) | 庫萊什耶內(Kulėšienė) | 庫萊舒特(Kulėšiūtė) |
2003年,立陶宛通過立法允許女子使用簡略的姓氏後綴-ė,而非略顯冗長的-ienė/-aitė等,如阿達姆克(Adamkė)[4]。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Schmalstieg, William R. Lithuanian names. Lituanus. 1982, 28 (3) [2007-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5).
- ^ 2.0 2.1 2.2 2.3 2.4 UK Naming Guide (PDF). UK Government. 20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10-03).
- ^ American surnames, by Elsdon Coles Smith, 1986, ISBN 0806311509, p. 83
- ^ Naujoviškos pavardės tradicinių neišstūmė. Veidas magazine, 2008/9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8-03-05.
延伸閱讀
編輯- Jūratė Čirūnaitė, "Lietuvos totorių pavardžių formavimasis XV–XVII a." (The Formation Of Tatar Naming Practices in Lithuania in the 15th–17th centuries), Baltistica, vol. 36, no. 2 (198) pp. 299–306.* Alfred Senn, "Lithuanian Surnames," American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4, no. 1/2 (Aug. 1945), pp. 127–137. in J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