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

大日本帝國三大協約國的盟友的身份從1914年到1918年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通過與德意志帝國海軍對抗,在保障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海上航道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治上,日本抓住了在中華民國擴大它的勢力範圍的機遇,並在戰後的地緣政治學中得到了對其大國身份的承認。1914-1918年間日本是大正天皇和首相寺內正毅主政。

日本部隊在青島附近登陸。

日本軍隊利用距離遙遠以及德國專注於歐洲戰事的優勢,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經濟調動就奪取了德國在太平洋和東亞的屬地。[1]日本外相加藤高明與首相大隈重信想要利用這個機遇來擴大日本在中華民國的影響力。他們曾向當時流亡於日本的孫中山(1866-1925)謀取支持,但是他們幾乎沒取得什麼成功。[2]當時的大日本帝國海軍是一個差不多獨立存在的官僚政治機構。它自做決定準備着手在太平洋上進行擴張。它奪取了赤道以北的德屬密克羅尼西亞領地,並統治這些島嶼直到1921年。如此的活動給了日本海軍一個基本理由來擴充其軍費為日本陸軍的軍費的兩倍以及擴充其艦隊。日本海軍由此得到了在國內和國際事務上的重大的政治影響力。[3]

1914年各事件

編輯
 
日本水上飛機母艦「若宮號英語Japanese seaplane carrier Wakamiya」(1913年)

日本和英國從1902年起開始結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周,日本向英國提議,如果它能奪取德國在太平洋的領地,它就會加入戰爭。[4]在1914年8月7日,英國政府正式請求日本幫忙消滅在中華民國海域及其周邊的來自德意志帝國海軍的突襲者。日本在1914年8月14日給德國下了一份最後通牒,而這份通牒未得到答覆;日本之後在1914年8月23日正式對德國宣戰。由於維也納方面拒絕從青島撤走奧匈帝國巡洋艦「伊麗莎白皇后號英語SMS Kaiserin Elisabeth」,日本也於1914年8月25日對奧匈帝國宣戰。[5]

日本軍隊迅速占領了德國在遠東的租借地。在1914年9月2日,日軍在中華民國山東省登陸並包圍了青島的德國人定居點。在10月期間,差不多獨立於國內政府而行動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奪取了太平洋上的一些德屬島嶼殖民地——馬里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而且差不多沒有遇到抵抗。日本海軍還從水上飛機母艦「若宮號」英語Japanese seaplane carrier Wakamiya對山東省的德國人控制的陸上目標和位於青島灣的船隻實施了世界上第一次從艦船發動的空襲。在1914年9月6日,一艘由「若宮號」發射的水上飛機對奧匈帝國巡洋艦「伊麗莎白皇后號」和德國炮艦「美洲虎號英語SMS Jaguar」進行了轟炸,但是未能成功。[6]

青島戰役最後以德國殖民地軍隊在1914年11月7日投降而結束。

1915-1916年各事件

編輯

在1915年2月,派駐新加坡的大日本帝國海軍陸戰隊幫忙鎮壓了一場印度人部隊反抗英國政府的譁變英語1915 Singapore Mutiny。由於日本的歐洲盟友們深陷於歐洲戰事,日本便企圖進一步鞏固它在中國的地位。在1915年1月,日本向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二十一條」若是實現了,中國將在本質上淪為日本的一個受保護國,並且那些歐洲列強在它們各自的在華勢力範圍內所已經享受到了的許多特權,也將被日本所享受。由於與中國政府談判緩慢,再加上分布廣泛且持續增長中的反日情緒,以及國際上的譴責(尤其是來自美國的),日本收回了「二十一條」中的最後一號(第五號)中的各條款,而中國在1915年5月25日簽署了該條約。

整個1915年到1916年期間,德國為與日本單獨媾和而努力進行的談判都失敗了。在1916年7月3日,日本與俄國簽訂了一份條約,雙方在條約中都保證不會與德國單獨媾和,並都同意萬一哪一方在華的領地或利益被局外的第三方威脅了,雙方將進行商議和做出共同行動。儘管俄國通過《恰克圖條約》及其他條約而索取了中國的領土,但日本卻不允許俄國吞併黑龍江並開始慢慢地將其他的列強勢力趕走,比如在「二十一條」(1915年)中趕走德國人。中國東方鐵路成為了俄國(北)與日本(南)在華勢力範圍的分界線。[7]

1917年各事件

編輯

在1916年12月18日,英國海軍部再次請求日本進行海軍支援。駐新加坡的第一特務艦隊的四艘巡洋艦中的兩艘,被派往南非的開普敦,四艘驅逐艦被派往地中海,以在馬耳他外圍設立基地。此外,第二特務艦隊的海軍少將佐藤皋藏英語Kōzō Satō所在的「明石號」巡洋艦以及第十驅逐隊和第十一驅逐隊(共8艘驅逐艦)經由科倫坡塞得港,於1917年4月13日也抵達了馬耳他。最終,在這場戰爭期間,這支第二特務艦隊總計有3艘巡洋艦(「明石號」、「出雲號」、「日進號」)、14艘驅逐艦(8艘「樺型英語Kaba-class destroyer」、4艘「桃型」、2艘前英國的「橡子型英語Acorn-class destroyer」)、2艘單桅帆船、1艘工作艦(「關東號日語関東 (工作艦)」)。

第二特務艦隊為運輸部隊而履行護航責任並從事反潛艇活動。這支艦隊幾乎沒有一艘船被毀滅,只是在1917年6月11日,有一艘「樺型」驅逐艦(「榊號日語樺型駆逐艦#榊(さかき)」)被一枚魚雷擊中。發射魚雷的是一艘位於克里特島不遠處的奧匈帝國的潛艇(「U-27號英語SM U-27 (Austria-Hungary)」)。59名日本水手因此身亡。這支日本艦隊總共從馬耳他護航突擊348艦次,為788艘船進行了護航,其中共包含有大約700000名士兵,由此,對戰事貢獻巨大。此外,還有7075人從被毀或下沉中的船隻被解救。為了回報這一援助,英國承認了日本在山東和在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島嶼所取得的領地。

儘管美國和日本在中國問題上和在太平洋影響力競爭上,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然而隨着美國在1917年4月6日加入一戰英語American entry into World War I,這兩個國家發現它們處於了同一個陣營。這導致了1917年11月2日的幫助緩解緊張局勢的藍辛-石井協定生成。

在1917年晚期,基於「樺型」驅逐艦的設計,日本輸出了12艘「阿拉伯人型」驅逐艦英語Arabe-class destroyer到法國。

1918年各事件

編輯
 
日本平版印刷畫描繪的奪取布拉戈維申斯克(海蘭泡)的畫面。

在1918年,日本通過西原借款繼續擴大它在中國的影響力和特權。隨着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革命,日本與美國在1918年派出軍隊到西伯利亞濱海邊疆區,以支持白色運動領導人海軍上將亞歷山大·高爾察克的軍隊反抗布爾什維克黨紅軍。在這一西伯利亞干涉事件中,大日本帝國陸軍最初計劃派出70000人以上的部隊來占領西伯利亞向西直到貝加爾湖的地區。由於美國的反對,這個計劃被大幅縮減。[8]

戰爭接近結束時,日本為它的歐洲盟友們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對所需軍事物資的訂購。戰時的商業繁榮幫助了這個國家的產業在多方面發展,提升了其出口額,並且首次將日本從一個債務國轉變為了一個債權國。從1913年到1918年,輸出額成為了原來的四倍。厚實的資本湧入日本以及隨後的產業激增,導致了迅速的通貨膨脹。在1918年8月,由這場通貨膨脹引發的米騷動在遍布日本的各個城鎮和城市中爆發。

1919年各事件

編輯

1919年見證了日本代表西園寺公望凡爾賽和會中坐在「四巨頭英語The Big Four (World War I)」(勞合·喬治奧蘭多威爾遜克列孟梭)身邊。東京在國際聯盟協調會上得到了一個永久席位,並且巴黎和會批准了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被轉讓給日本。類似地,更多的德屬北太平洋島嶼被交給日本託管,這些託管地被叫作南洋託管地。日本在全球規模中展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對於英國請求在地中海和東亞進行援助,日本也做出了回應,因而對協約國的戰事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儘管如此,當日本企圖在隨後的《凡爾賽條約》中加入「種族平等英語Racial Equality Proposal」這一款時,簽訂條約的西方列強們還是拒絕了它。不過,當戰爭結束時,日本在國際政治中已無疑上升為了一個大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興旺繁榮並未持續多久。儘管日本的輕工業已確保了它在世界市場能分一杯羹,然而在戰爭結束後,日本很快又回到了債務國狀態。戰勝得容易,加上1926年昭和衰退期的負面影響,再加上國內政治的不穩定,這些因素幫忙造成了日本軍國主義在20世紀20年代晚期到20世紀30年代的崛起。

擴展閱讀

編輯

另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Frederick R. Dickinson, War and National Reinvention: Japan in the Great War, 1913-1919 (1999)
  2. ^ Albert A. Altman and Harold Z. Schiffrin, "Sun Yat-Sen and the Japanese, 1914-16", Modern Asian Studies, (July 1972) 6#4 pp 385-400
  3. ^ J.C. Schencking, "Bureaucratic Politics, Military Budgets and Japan's Southern Advance: The Imperial Navy’s Seizure of German Micronesia in the First World War", War in History, (July 1998) 5#3 pp 308-326
  4. ^ O'Neill, Robert. Churchill, Japan, and British Security in the Pacific 1904-1942. Blake, Robert B.; Louis, William Roger (編). Churchill.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276. ISBN 0-19-820626-7. 
  5. ^ Mizokami, Kyle, "Japan’s baptism of fire: World War I put country on a collision course with Wes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Japan Times(《日本時報》), 27 July 2014
  6. ^ Donko, Wilhelm M., ?sterreichs Kriegsmarine in Fernost: Alle Fahrten von Schiffen der k.(u.)k. Kriegsmarine nach Ostasien, Australien und Ozeanien von 1820 bis 1914, Berlin: epubli: 4, 156–162, 427, 2013 
  7. ^ Price, Ernest Batson. "The Russo-Japanese Treaties of 1907-1916 concerning Manchuria and Mongolia". Review by: A. E. Hindmarsh. Harvard Law Review Vol. 47, No. 3 (Jan., 1934), pp. 547-550
  8. ^ Paul E. Dunscomb. Japan's Siberian Intervention, 1918-1922: "A Great Disobedience Against the People". Lexington Books. 2012: 5, 83 [2016-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