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針對可移動文物展開的大規模調查活動。
2011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進行時,國務委員劉延東提出國有可移動文物是我國文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尚未開展全面系統調查,這個家底也應當早日摸清,要抓緊提出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的具體思路和方案,儘快組織實施。國務院於2012年10月發布了《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由此正式開始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劉延東出任普查小組組長,文化部部長蔡武、國務院副秘書長江小涓、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出任副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家文物局,制定公布了《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實施方案》。[1][2][3]
普查從2012年10月開始,到2016年12月結束。2017年普查結果公布,普查中統計的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億815萬件/套。其中,按普查統一標準登錄文物完整信息登錄備案的的有2661萬件/套(實際數量6407萬件)。登錄文物中包括珍貴文物385萬件,其中一級文物21萬件、二級文物55萬件、三級文物308萬件。[1][4]
該次普查還建立了文物資源數據庫和文物身份證制度。每件登錄文物包含文物名稱、年代、質地、類別、數量、尺寸、質量、級別、照片、來源、完殘狀況、保存狀態、收藏時間、收藏者、保管權屬共15項基礎信息以及鑑定、流傳經歷、著錄等附屬信息,並對每件文物賦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數字編碼。普查共登錄文物照片5000萬張,數據總量超過140TB。[1][4]
參考文獻
編輯維基數據上的相關屬性:
- ^ 1.0 1.1 1.2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國家文物局. 2017-04-07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 ^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通过. 新浪收藏. 2013-02-02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中的條目:可移動文物普查 (簡體中文)
- ^ 4.0 4.1 可移动文物都有了“文物身份证”. 環球網. 2017-04-07 [202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2).
外部連結
編輯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獻分類: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