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分艦隊 (德意志帝國)

第三分艦隊(德語:III. Geschwader[a]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前一直到一戰後期德意志帝國海軍公海艦隊的一個作戰單位。在整個一戰期間,該艦隊參加了各種行動,特別是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在這場戰鬥中,該艦隊組成了德軍的前方戰列線。戰爭結束時,這些艦隻被扣押在斯卡帕灣,其中的絕大多數被艦上船員鑿沉。艦隊中的大部分艦隻後來都被打撈起來並報廢,至今還有三艘留在港口的水下。

第三分艦隊
III. Geschwader
第三分艦隊的戰列艦在航行中
成立時間1913年
國家或地區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
軍種海軍
種類分艦隊
駐軍/總部威廉港
基爾
參與戰役日德蘭海戰
指揮官
著名指揮官賴因哈德·舍爾
保羅·貝恩克

組成

編輯

第三分艦隊由第五和第六分隊組成。在一戰前期,該分艦隊的主力艦包括國王級皇帝級兩個艦級的艦隻[2]。其中戰列艦「國王」號在作為第五分隊旗艦的同時也是分艦隊的旗艦,而戰列艦「皇帝」號則是第六分隊的旗艦[2]。1916年12月1日,五艘皇帝級戰列艦被轉調到新成立的第四分艦隊,取而代之的是新建成的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巴伐利亞」號「巴登」號[3]

第三分艦隊通常駐紮在德國艦隊的兩個主要基地。第一個在北海,是雅德灣西側的威廉港。赫爾戈蘭島為德意志灣提供了堅實的前沿陣地[4]。第二個基地在基爾,是波羅的海最重要的基地。位於波羅的海東部的皮勞但澤設有前沿基地[5]。通過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威廉皇帝運河連接了波羅的海和北海,使德國海軍能夠在兩海之間迅速調動海軍力量[6]

指揮官

編輯

從1913年到1914年12月,海軍少將英語Konteradmiral費利克斯·芬克擔任分艦隊指揮官[7]。12月26日,芬克被調到第二分艦隊,而該艦隊原指揮官海軍中將英語Vizeadmiral[b]萊因哈德·舍爾接替了芬克在第三分艦隊的職務[9]。舍爾在第二分艦隊服役,直到1916年1月升任整個公海艦隊的指揮官[10]。海軍少將保羅·貝恩克此後接替他擔任分艦隊指揮官,並在日德蘭海戰期間領導該艦隊,而海軍少將赫爾曼·諾德曼在作戰期間擔任貝恩克的副手兼任第六分隊指揮官[2]。1918年4月,海軍中將雨果·克拉夫特接替了貝恩克[11]

歷史

編輯
 
「國王」號戰列艦,第三分艦隊的旗艦

第三分艦隊於1913年隨着新建造出來的皇帝級戰列艦開始服役而組建。到1914年11月,當最後一艘國王級戰列艦加入艦隊之後,該分艦隊整編完成。第三分艦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所有主要行動中領導德軍戰列線。這些任務包括試圖通過轟炸英國海岸以引誘英國大艦隊的一部分出動,從而支援第1偵察集群的戰列巡洋艦。例如1914年12月對斯卡布羅、哈特爾浦和惠特比的襲擊英語Raid on Scarborough, Hartlepool and Whitby,以及1916年4月對雅茅斯和洛斯托夫特的襲擊[12]。在1916年5月的日德蘭海戰中,第三分艦隊的戰列艦首當其衝地遭受了英軍的炮擊[13]。旗艦「國王」號被大口徑炮彈擊中數次並嚴重受損,但該艦仍然持續作戰並在戰鬥結束後返回港口進行修理[14][15]

此後,「國王」號再次率領第三分艦隊組成先遣隊,參加了8月18日至19日和10月18日至19日的行動[16]。1917年10月和11月,該分艦隊參加了奪取里加灣阿爾比恩行動[17]。在月亮灣戰役中,第三分艦隊的兩艘戰列艦,「國王」號和「王儲」號擊沉了俄國戰列艦「光榮」號,並擊傷了「皇太子」號[18]。1918年4月下旬,公海艦隊試圖襲擊一支由重兵護送前往挪威的英國船隊,但是在戰列巡洋艦「毛奇」號發生故障後,這一行動被取消[19]

第三分艦隊原定於1918年10月的戰爭最後幾周參加與大艦隊的最後一場戰鬥。然而當厭倦了戰爭的艦員們得知了這一自殺計劃後,第一分艦隊的艦隻上開始爆發兵變,這一系列的騷亂迫使舍爾取消了行動[20]。德國在貢比涅簽署停戰協定後,包括第三分艦隊在內的公海艦隊大部分艦隻都被關押在英國在斯卡帕灣的主海軍基地。最終這些艦隻在1919年6月21日被德國艦員自行鑿沉[21]。戰後,大多數自沉的艦隻都被英國打撈公司打撈上來,但是有三艘戰列艦因為太深而無法打撈上來,至今仍然停留在斯卡帕灣的海底。這三艘戰列艦都來自第三分艦隊,分別是「國王」號、「王儲」號和「藩侯」號[22]

腳註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德漢縮寫詞典》[1]
  2. ^ 譯名參考自《德漢詞典》[8]

引文

編輯
  1. ^ 呂文超, 趙森 & 夏樹忱 (1981),第429頁.
  2. ^ 2.0 2.1 2.2 Tarrant (1995),第286頁.
  3. ^ Halpern (1995),第214頁.
  4. ^ Halpern (1995),第10頁.
  5. ^ Halpern (1995),第182頁.
  6. ^ Halpern (1995),第179頁.
  7. ^ Scheer (1920),第13頁.
  8. ^ 王昭仁, 宋鍾璜 & 韓文殿 1985,第1475頁.
  9. ^ Scheer (1920),第74頁.
  10. ^ Sweetman (1997),第393頁.
  11. ^ Sondhaus (2014),第344頁.
  12. ^ Tarrant (1995),第31–33, 53頁.
  13. ^ Halpern (1995),第327頁.
  14. ^ Tarrant (1995),第187–188頁.
  15. ^ Campbell (1998),第190頁.
  16. ^ Staff (2010),第15, 35頁.
  17. ^ Halpern (1995),第213頁.
  18. ^ Halpern (1995),第218頁.
  19. ^ Halpern (1995),第419–420頁.
  20. ^ Tarrant (1995),第280–282頁.
  21. ^ Herwig (1980),第254–256頁.
  22. ^ van der Vat (1986),第210–214頁.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