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柊葉
竹芋科柊叶属植物
紅花柊葉(學名:Phrynium pubinerve)又名柊葉、粽粑葉[2],為竹芋科柊葉屬下的一種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種名capitatum意為頭狀的。廣布於亞洲南部。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雲南等省區。[3]
紅花柊葉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
演化支: |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
目: | 薑目 Zingiberales |
科: | 竹芋科 Marantaceae |
屬: | 柊葉屬 Phrynium |
種: | 紅花柊葉 P. pubinerve
|
二名法 | |
Phrynium pubinerve | |
異名[1] | |
異名
|
特徵
編輯直立草本植物。其葉如芭蕉,用以包物。高約lm。根狀莖塊狀。葉基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0~50cm,寬l0~20cm,頂端短而漸尖,基部急尖,兩面均無毛;葉柄長約60cm;葉枕長3~7cm,無毛。頭狀花序近球形,直徑約5cm,無柄,自葉鞘內生出;最外的苞片3片,長2~3cm,頂端鈍、具尖頭,紫紅色;內面能育的苞片長圓狀卵形,頂端銳尖,具長緣毛,後呈纖維狀;每1苞片中有花3對;萼片線形,長約1cm;花冠紫色;外輪退化雄蕊倒卵形,淡紅色,內輪退化雄蕊較短,淡黃色。蒴果梨形,栗色,光亮,有2~3縱圓棱,長1~1.2cm,頂端有高約2mm的宿存花被筒,內有種子2~3粒。花期5~7月。[3]
藥用
編輯藥用為竹芋科植物柊葉的全草。可解表退熱、涼血止血、利咽開音、解酒醒神。主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血熱妄行所致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咽干喉痛、聲音嘶啞、飲酒過度。[3]
參考文獻
編輯- ^ Phrynium pubinerve Blume. GBIF. Copenhagen, Denmark: GBIF Secretariat. [2024-04-12].
- ^ Zhuang HuiFu, Wang Yanan, Wang Zhan; et al. A Scientific Dataset of useful plants of China. Science Data Bank. [2024-04-12]. doi:10.11922/SCIENCEDB.J000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05).
- ^ 3.0 3.1 3.2 柊叶 Phrynium capitatum Willd..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 昆明: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013-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