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希琴斯

羅伯特·希琴斯(英語:Robert Hichens,1882年9月16日—1940年9月23日),英格蘭海員,亦為英國皇家郵輪泰坦尼克號舵手。當鉄達尼號撞上冰山時,其正值班掌舵。後來其負責指揮6號救生艇[1],不斷侮辱男乘客亞瑟·戈弗雷·佩欽英語Arthur Godfrey Peuchen,並拒絕返回沉船現場救人,與女乘客瑪格麗特·布朗海倫·邱吉爾·坎迪英語Helen Churchill Candee等人發生口角爭執,因此其於災難後留下了惡名[2]。其於晚年成為一位貧困酗酒者,並且因殺人未遂入獄服刑[1]

羅伯特·希琴斯
Robert Hichens
1919年(36歲)
出生(1882-09-16)1882年9月16日
 英格蘭康沃爾郡紐林英語Newlyn
逝世1940年9月23日(1940歲—09—23)(58歲)
 蘇格蘭亞伯丁英國商人號英語SS English Trader
死因心臟衰竭
墓地 蘇格蘭亞伯丁三一公墓第244區
國籍 英國
職業海員[1]
知名於鐵達尼號舵手
配偶佛羅倫薩·莫蒂莫爾(Florence Mortimore)
兒女2位

早年生活

編輯

1882年9月16日,羅伯特·希琴斯出生在康沃爾郡紐林英語Newlyn的聖彼得廣場,父親是漁夫。他是家中長子,有8個弟妹。1906年10月23日,他在德文郡與佛羅倫薩·莫蒂莫爾(Florence Mortimore),結婚證書寫著他的職業是「海員」[3]

希琴斯曾在許多船隻上擔任舵手,但從未橫渡過北大西洋。他曾在聯合城堡航運英語Union-Castle Line和英屬印度航運(British India lines)的郵輪和客輪上工作過。就在鐵達尼號之前,他在運兵船英語Troopship棟古拉號(Dongola)來回航行到印度孟買。在美國參議院鐵達尼號沉沒調查中,希琴斯表示他曾服務於多瑙河號(Danube),航行於挪威瑞典聖彼得堡之間的海域。希琴斯於1912年4月6日簽署船員聘僱合約,擔任鐵達尼號的6名舵手之一。合約上,他填寫的居住地址為南安普敦聖瑪麗英語St Mary's, Southampton聖詹姆斯街43號,他與妻子和2個孩子住在那裡[3]

擔任鐵達尼號舵手

編輯

1912年4月14日22時整,希琴斯與阿爾弗雷德·約翰·奧利弗(Alfred John Olliver)交接,開始值班掌舵。23時39分,當瞭望員范德瑞克·弗萊特警告航行路徑上出現一座冰山時,一副威廉·默多克下令「右滿舵」,他立即將舵輪轉到底。4月15日,大約0時23分,沃爾特·約翰·佩克斯(Walter John Perkis)與希琴斯交接。後來,二副查爾斯·萊托勒下令瞭望員范德瑞克·弗萊特登上6號救生艇,並讓希琴斯負責指揮該船。雖然救生艇可容納65人,但它1時10分撤離下水時只載了28人[3]

由於他在6號救生艇上的行為,希琴斯在災難後聲名狼藉[3]。鐵達尼號沉沒之後,乘客指責他拒絕回去從拯救落海者,他將罹難者稱為「殭屍」,並且他在掌控舵柄時不斷批評協助划槳的男乘客亞瑟·戈弗雷·普烏欽英語Arthur Godfrey Peuchen。希琴斯後來在美國參議院鐵達尼號沉沒調查中作證說,他從來沒有使用過「殭屍」這個詞,而且他還有用其他的詞來描述罹難者。他還表示二副查爾斯·萊托勒和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已經直接下令他們劃向左舷看到的燈光(他們認為是一艘輪船),將乘客運到那艘船後再返回鐵達尼號。後來有生還者指出,他抱怨在任何救援抵達之前,還要在救生艇上漂流好幾天。至少有兩名6號救生艇上的乘客公開指控希琴斯喝醉——亞瑟·戈弗雷·普烏欽少校埃洛伊絲·休斯·史密斯英語Eloise Hughes Smith[4]

當卡柏菲亞號來救援鐵達尼號的倖存者時,希琴斯說這艘船不是為了救他們,而是為了撈起罹難者的屍體。此時,救生艇上的其他人對希琴斯失去了耐心。雖然希琴斯提出抗議,但丹佛百萬富豪瑪格麗特·布朗告訴其他人開始划船。希琴斯最後一次試圖掌控救生艇之後,瑪格麗特·布朗威脅要把他扔到船外。這些事件後來在百老匯音樂劇永不沉沒的布朗夫人英語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musical)》和電影《翠谷奇鳳英語The Unsinkable Molly Brown (film)》中都有所描寫。在美國參議院調查災難期間,希琴斯否認6號救生艇上的乘客和船員證詞。他表示,最初擔心鐵達尼號沉下去的吸力,後來因為距離沉船1公里外,沒有指南針且在完全黑暗之中,所以他們無法返回沉船現場。希琴斯於4月24日作證說:

在美國調查結束後,希琴斯搭乘凱爾特號英語RMS Celtic (1901)返回英國,於1912年5月4日抵達利物浦。1912年5月7日,他在英國沉船專員鐵達尼號沉沒調查中作證,主席向他提出了492個問題[3]

之後的生活

編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琴斯與皇家海軍後備隊皇家陸軍服務團英語Royal Army Service Corps一起服役。1919年,他在一艘名為喜鵲號(Magpie)的小船上擔任三副,當時他的船員記錄顯示,他沒有任何英國貿易委員會英語Board of Trade核發的航海資格證書。1920年代末期,希琴斯和他的家人搬到德文郡托基。1930年,希琴斯開始從事租船業務,然後從一位名叫范德瑞克·喬治·亨利(Frederick George Henry)的男子那裡,以160英鎊的價格買了一艘馬達快艇,叫做瑪麗皇后號(Queen Mary),他支付了100英鎊的頭期款,其餘的將在2年內支付。希琴斯的100英鎊是向當地人借的,他償還了50英鎊,但是由於1931年生意欠佳,他無法償還餘額,於是對方收走瑪麗皇后號來抵債[3]

1931年底,他的妻子和孩子離開他,搬到南安普敦。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希琴斯四處找工作,但是都沒有成功。他成了一個貧困的酗酒者,毫無疑問,他的生活中有各種問題——鐵達尼號災難之後的惡名、黯淡的工作前景、貧窮,以及妻兒離開的事實。1933年底,他決定殺死范德瑞克·喬治·亨利,在希琴斯看來,這是他目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他設法以5英鎊的價格買了一把左輪手槍,然後於1933年11月12日回到托基。抵達托基後不久,希琴斯遇到舊識湯瑪斯·羅伯特·約翰·霍爾登(Thomas Robert John Holden),後來霍爾頓透露,希琴斯跟他說「我來這裡要跟亨利做個了結」[3]

到了晚上,希琴斯和另一位舊識查爾斯·斯特勞德(Charles Henry Stroud)喝酒,他已經認識希琴斯4年了。希琴斯向斯特勞德展示了左輪手槍,他說:「把它拿走。不要幹蠢事。他不值得你這樣做」。希琴斯回答說:「我會接受你的告誡,我不會叫人代勞」、「這比拳擊手套更難用」。到了22時左右,希琴斯喝了大量蘭姆酒,他至少去了三間不同的酒吧,嚴重喝醉。在酒吧都打烊之後,他乘坐計程車到亨利家。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從1933年12月1日的《托基時報》上獲得的:

然後警察將處於半昏迷狀態的希琴斯帶到警察局,並說:「他死了嗎?我希望他死了」、「他是一隻骯髒的老鼠」。希琴斯被捕時身上有兩封信。1933年11月11日他在牛頓阿伯特寫的信件內容寄給了《星期日紀事報英語Sunday Chronicle》的編輯,第二封信的日期是1933年11月12日,希琴斯寫道:「我親愛的小弟——給你留個遺言。你可能會認出我的屍體正是你哥哥。我的家庭已經毀了,沒有救濟金、沒有養老金、找不到船員的工作導致我自殺」。第二天早上在托基法院,希琴斯被關押了一個星期。1933年11月29日,他出現在溫徹斯特巡迴法院。他在還押期間試圖割腕自殺,他包紮著手腕出庭,後來法官以謀殺罪判希琴斯入獄服刑四年[3],於1937年出獄[1]

逝世

編輯

1940年9月23日,58歲的希琴斯因心臟衰竭死於商船英國商人號英語SS English Trader上,當時它停泊在蘇格蘭亞伯丁海岸附近[5]。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希琴斯是海葬,但是在2012年,希琴斯的曾孫女莎莉·尼爾森(Sally Nilsson)在亞伯丁市議會的幫助下,發現他的遺體實際上埋葬於亞伯丁三一公墓的第244區[3]

文化描寫

編輯

希琴斯的負面行為在1997年賣座電影《鐵達尼號》中有所描寫,由保羅·布萊特威爾英語Paul Brightwell飾演。電影將希琴斯描繪成一個身材高瘦的男人,有濃厚的考克尼口音,實際上他身材矮胖,說話時帶有明顯的康沃爾口音。他還對著瑪格麗特·布朗大吼:「閉上你的嘴!」,但實際上這句話來自8號救生艇中的服務員。

希琴斯的負面行為也在1996年電視劇《鐵達尼號》中有所描寫,由馬丁·埃文斯(Martin Evans)飾演。片中,當6號救生艇中的倖存者看到地平線上的訊號彈感到振奮,但希琴斯卻要他們「安靜下來!」。當瑪格麗特·布朗開始鼓勵其他女人劃向光點時,希琴斯強烈抗議,於是她威脅要將他扔到船外。這種描寫比1997年的賣座電影更準確。

1958年的電影《此夜永難忘》中,一位不明演員飾演了希琴斯,更準確描寫了他與瑪格麗特·布朗的言語衝突。

1998年,黛安娜·赫英語Diane Hoh愛情小說漫漫長夜鐵達尼英語Titanic: The Long Night》中,進一步描述了希琴斯的消極態度,該小說從伊莉莎白·法爾這個虛構救生艇乘客的角度,描寫希琴斯和瑪格麗特·布朗的言語衝突。瑪格麗特·布朗敦促救生艇乘客開始划船以保持體溫,而希琴斯抗議,宣稱他正在指揮救生艇,他採取行動制止她:「如果你妨礙我,我就把你扔出去」。

2010年9月,希琴斯的名字又重新引起人們注意——二副查爾斯·萊托勒的孫女路易絲·帕頓英語Louise Patten在新聞採訪中公開指出,當年一副威廉·默多克下達「右滿舵」命令閃避冰山,希琴斯因為恐慌誤解了操舵命令,將方向打成「左滿舵」,導致鐵達尼號撞上冰山[6][7]。不過在英國和美國調查的證詞中,未能支持路易絲·帕頓關於希琴斯的指控,證詞表示二副查爾斯·萊托勒和六副軍官詹姆斯·穆迪就站在希琴斯身後監督他的操作,他完成轉向後已經向一副威廉·默多克回報轉向完成[8][9][10]

希琴斯的曾孫女莎莉·尼爾森(Sally Nilsson)在第四台新聞中也提出反駁,她解釋希琴斯是一位訓練有素的舵手,擁有駕駛大型船隻的多年經驗。在鐵達尼號事故前四天,他一直有在值班掌舵,並沒有出現如此明顯的錯誤。至於操舵命令,1912年的遠洋航運掌舵指令系統正處於轉變期,帆船時代的「舵柄令」(Tiller Orders)系統和蒸汽輪船時代的「舵令」(Rudder Orders)相反,新指令仍未完整取代舊指令的習慣,所以出現誤解。莎莉·尼爾森關於希琴斯生平的傳記於2011年出版[11]

2012年3月22日,希琴斯的角色也出現在舞台劇《冰山在正前方!》中,由利安·墨爾韋(Liam Mulvey)飾演。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Three Men on the Titanic. The Maritime Executive. 2018-04-15 [2018-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英語). 
  2. ^ Spignesi, Stephen J. The Titanic For Dummies. John Wiley & Sons. January 2012: 51. ISBN 978-1-118-17766-2.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Mr Robert Hichens. Encyclopedia Titanica英語Encyclopedia Titanica. [2018-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4. ^ Robert Hichens, Quartermaster. www.williammurdoch.net. [16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英語). 
  5. ^ Spignesi, Stephen J. Surviving the Sinking of the Titanic. The Titanic for Dummies. Hoboken, NJ: Wiley. 2011: 113. ISBN 978-1-118-17766-2. He died of heart failure possibly resulting from stomach cancer or a gastric ulcer in 1940 aboard the ship English Trader off the Coast of Aberdeen, Scotland, at the age of 58. It was thought he was buried at sea until his grave was discovered in Aberdeen, Scotland in 2012 https://www.bbc.co.uk/news/uk-england-17551053. 
  6. ^ Mike Collett-White (reporter), Paul Casciato (editor). Titanic sunk by steering mistake, author says. Daily Telegraph. Reuters. 22 September 2010 [25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30). 
  7. ^ Family's Titanic secret revealed. BBC News Northern Ireland. 22 September 2010 [25 Septem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8. ^ Maltin, Tim; Aston, Eloise (2010). 101 Things You Thought You Knew About the Titanic...But Didn't London: Beautiful Books. ISBN 1-905636-68-7, page 89
  9. ^ Testimony of Robert Hichens (Quartermaster, SS Titanic). British Wreck Commissioner's Inquiry. [29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10. ^ United States Senate Enquiry: Testimony of Alfred Olliver. [2018-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04). 
  11. ^ Nillsson, Sally. The Man Who Sank Titanic: The Troubled Life of Quartermaster Robert Hichens. Stroud, England: The History Press. 2011. ISBN 978-0-7524-6071-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