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索什反猶騷亂
翁索什反猶騷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占波蘭波德拉謝省翁索什村的波蘭人大規模屠殺猶太居民的事件,發生於1941年7月5日。
翁索什反猶騷亂 | |
---|---|
地點 | 德占波蘭波德拉謝省翁索什 53°31′19″N 22°19′13″E / 53.52194°N 22.32028°E |
日期 | 1941年7月5日 |
事件類型 | 反猶騷亂 |
實施者 | 波蘭居民 |
受害者 | 至少70人 |
反猶騷亂的背景情況
編輯納粹德國於1939年入侵波蘭時,波德拉謝省翁索什村在開戰第二周被德國人占領。[1]9月底,根據《德蘇邊界條約》,該地區被納粹移交給蘇聯。[1]
在翁索什歸屬權移交的兩周前,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議定書,於1939年9月17日從東方入侵波蘭。紅軍占領區占波蘭領土的52.1%,占領區人口超過1370萬人。[2]占領區包括510萬波蘭人(約38%),[2]37%烏克蘭族,[2]14.5%白俄羅斯族,[2]8.4%猶太人,[2]0.9%俄羅斯人和0.6%德意志裔。[2]此外還有33.6萬名難民從德國占領區逃到波蘭東部——其中大多數(19.8萬人)是波蘭猶太人。[2]
繼納粹德國入侵蘇聯之後,德國國防軍於1941年6月22日重新進入翁索什。[1]當時鎮上的猶太人占該鎮人口的40%,約有500人。[3]
反猶騷亂
編輯1941年7月4日晚至5日凌晨,一小群手持斧頭和鐵棒的男子殺害了幾十名翁索什村的猶太居民。兇手使用了殘酷的殺人手段,無論受害者的年齡或性別如何。[4]遇害猶太人的屍體被扔進了小鎮外的一個大坑裡。[3]根據波蘭國家記憶研究院(IPN)的調查,受害者人數至少為70人。[5][6]根據1941年7月14日德國安全部221/B報告的說法,「在蘇聯撤軍後,翁索什的波蘭人居民將猶太人裝滿了一座穀倉,並在德國軍隊進入該鎮之前將其全部殺死」。[3]
後果
編輯拉齊烏夫居民梅納凱姆·芬克爾施坦(Menachem Finkielsztejn)在戰後的證詞描述了翁索什波蘭人是怎樣在7月6日抵達拉齊烏夫的。證詞中說道:「我們立刻了解到,這些過來的人此前曾以可怕的手段殺人,用的是管子和刀子;他們殺害了自己鎮上的所有猶太人,甚至不留婦女和小孩「。然而,這些人被拉齊烏夫鎮上的居民人趕走了。拉齊烏夫的居民於6月7日屠殺了鎮上的整個猶太人社區,僅留下18名倖存者。[7][8][9]根據安德烈·日比科夫斯基(Andrzej Żbikowski)的說法,拉齊烏夫的居民趕跑了翁索什來的兇手,這樣他們就可以在殺死猶太人後獨享竊取的財產。[4]
翁索什鎮上仍有15名猶太人倖存,並繼續留在鎮上。1942年7月1日,他們被轉移到Milbo莊園,和其他約500名猶太人一起從事各種工作。1942年11月,倖存者被轉移到博古舍中轉營,此後被運往特雷布林卡滅絕營和奧斯威辛集中營。[1]
1951年,瑪麗安·里澤夫斯基(Marian Rydzewski)在共產主義當局的法庭上受審,並被宣判無罪。[10][11][12]
國家記憶研究院調查
編輯波蘭國家記憶研究院(IPN)調查了翁索什鎮上犯下的罪行。[13]調查由檢察官拉多斯瓦夫·伊格納蒂耶夫(Radosław Ignatiew)指導,他早些時候調查了耶德瓦布內的暴行。 [14]
據報道,2014年波蘭猶太領導人就挖掘猶太人受害者屍體產生分歧。其中一些人——包括波蘭的首席拉比邁克爾·舒德里奇在內——出於死者的尊嚴而反對發掘。另一方面,波蘭猶太宗教團體聯盟主席彼得·卡迪奇克(Piotr Kadicik)則支持發掘行動。[10][15]
2015年,伊格納蒂耶夫在度假期間被從調查中撤職,取而代之的是Malgorzata Redos-Ciszewska. 調查未實施發掘工作,於2016年結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兩名波蘭男子因其在翁索什的行徑被判刑;除此之外,IPN沒有發現任何其他肇事者。[5]
參考
編輯- ^ 1.0 1.1 1.2 1.3 Abraham Wein (編). Pinkas hakehillot Polin. Jerusalem: Yad Vashem. 1989 [2007-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7).
- ^ 2.0 2.1 2.2 2.3 2.4 2.5 2.6 Trela-Mazur, Elżbieta. Włodzimierz Bonusiak , 編. Sovietiza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in the eastern part of Lesser Poland under the Soviet occupation, 1939-1941 [Sowietyzacja oświaty w Małopolsce Wschodniej pod radziecką okupacją 1939-1941]. Kielce: Wyższa Szkoła Pedagogiczna im. Jana Kochanowskiego. 1998: 43, 294 [1997]. ISBN 978-83-7133-100-8.. Also in: Trela-Mazur 1997, Wrocławskie Studia Wschodnie, Wrocław.
- ^ 3.0 3.1 3.2 Bender, Sara. Not Only in Jedwabne: Accounts of the Annihilation of the Jewish Shtetlach in North-eastern Poland in the Summer of 1941. Holocaust Studies. 2013, 19 (1): 1–38. doi:10.1080/17504902.2013.11087369.
- ^ 4.0 4.1 Shared History, Divided Memory: Jews and Others in Soviet-occupied Poland 1939-194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edited by Elazar Barkan, Elizabeth A. Cole, Kai Struve, essay authored by Andrzej Zbikowski, pages 349-350, Leipziger Universitätsverlag
- ^ 5.0 5.1 Polish Institute Stops Investigation Into WWII Murder of 70 Jew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Post (JTA), 14 March 2016
- ^ Podlaskie: IPN umorzył śledztwo ws. mordu Żydów w Wąsoszu w 1941 r.. [2019-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1).
- ^ Testimony of Menachem Finkielsztejn, Jewish Historical Commission, 27 June 1945, L.p. 72
- ^ The Holocaust: Europe, the World, and the Jews, 1918 - 194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rman Goda
- ^ Fear: Anti-Semitism in Poland After Auschwit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an T. Gross, page 42
- ^ 10.0 10.1 Wasosz Pogrom Mass Murder Investigation Sharply Divides Jewish Leade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October 2014, NBC News
- ^ Antisemitism: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ara Grosvald, page 180
- ^ The Rise and Fall of Jewish Communities in Poland and Their Relics Today: District Bialysto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age 224, Arnon Rubin, Tel Aviv University press
- ^ (波蘭文) Sprostowanie do artykułu redaktor Anny Biko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ięć lat po Jedwabnem" zamieszczonym w "Gazecie Wyborczej" z dnia 4-5.03.2006 r.
- ^ (波蘭文) "Śledztwo w sprawie zbrodni na Żydach w Jedwabnem zostanie prawdopodobnie umorzone do końca marc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formacyjna Agencja Radiowa, 2003-01-21
- ^ Polish Jews Split Over Plan to Exhume Victims of 1941 Massac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aretz (JTA), 18 September 2014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The Crime and the Sil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na Bikont,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