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天花板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天花板是指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中央大廳(自2014年起正式改名為辛茨大廳)和較小的北大廳的一對裝飾天花板與自然史博物館於1881年同時揭幕。它們由博物館的建築師阿爾弗雷德·沃特豪斯設計,由藝術家查爾斯·詹姆斯·萊亞英語Charles James Lea繪製。中央大廳的天花板由162個面板組成,其中108幅描繪了對博物館歷史,大英帝國或博物館的參觀者具有重要意義的植物,其餘則是高度程式化的裝飾性植物畫。北廳天花板由36個面板組成,其中18幅描繪了生長在不列顛群島上的植物。這些畫直接繪製在天花板的灰泥上,並貼金增強視覺效果。

Central Hall ceiling
2013年中央大廳(現為辛茨大廳)天花板

博物館的首席工程專員阿克頓•斯密•艾爾頓(Acton Smee Ayrton)當初以成本為由拒絕進行該計劃,但是沃特豪斯向其保證,那些畫是在博物館建成前完成,因此不會產生任何額外費用。隨後,他又說服艾爾頓,將一些畫中的元素貼金,使天花板更具吸引力。

中央大廳的天花板由六排彩繪面板組成,屋頂頂點的兩側各三排。這些彩繪面板在建築物南端的落地窗上方,又被分為九塊面板(如圖)。每個區塊中最接近屋頂的三塊面板由仿古面板組成,在綠色底色上描繪了一些程式化的植物。其餘的六塊面板上,每幅畫都以淡色為背景,描繪了一種對大英帝國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除此之外,中央大廳天花板的剩餘部分運用了同樣的風格和模式。彩繪面板上的植物不管是對遊客或是博物館歷史都具有特殊意義。

北廳的天花板僅包含四排彩繪面板。最上面兩排描繪了聯合王國當時組成國的紋章符號;其餘兩排描繪了在英國或愛爾蘭發現的植物,與該廳展示英國自然歷史的預期目的契合。

由於天花板的建造成本低廉,它們非常脆弱,需要定期維修。在1924年,1975年和2016年多次進行了維修保護工作。 2016年展開修復工作的同時,拆除了「 迪皮 」(Dippy),迪皮是以前站在中央大廳的梁龍骨架,取而代之的是天花板上新懸掛的藍鯨骨架。

沃特豪斯大樓

編輯
 
1876年,沃特豪斯(Waterhouse)對建築物的最終設計作畫,中央塔樓之間的拱門是中央大廳的入口。這幅畫最右端的側立面一直沒有完成,延伸到現在的博覽會路[1]

沃特豪斯(Waterhouse)的設計基於羅馬式的[2]德國宗教建築,原因是[3]歐文(Owen)是一位著名的創造論者,他認為博物館在展示上帝的作品的同時,應具有宗教目的。[4]博物館設計圍繞着一個長方形中央大廳以及北面大廳。 [5]參觀者通過會路進入中央大廳[6],大廳中有歐文所預想的代表性標本的索引合集供參觀者查看。[7][8][9]

與眾不同的是,沃特豪斯的建築,包括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天花板,內外用的都是建造成本很高的陶土,以防止倫敦酸雨對建築的腐蝕,甚至藉助酸雨將建築沖刷乾淨,這是英國有史以來第一座這樣設計的建築[10]。但實際上在博物館的大部分歷史中,外部從未被清洗過,這使得該建築有了不美觀的名聲。直到1975年,博物館外部才被完全清洗,恢復了原貌,[11][12]

中央大廳

編輯
 
彩繪面板位於天窗上方,光線昏暗,因此天花板的設計要在長距離和短距離上都滿足美學。

除了規模大之外,中央大廳也非常高,整個建築高22米,採用石膏襯裡的人字形屋頂[13][14],在屋頂和牆壁之間的交界處,由天窗包圍。[13]大廳北端的樓梯兩側是通往北廳[15]和大廳陽台的拱門,通過陽台可以到達入口上方的展台。進入大廳的參觀者只有參觀完整個樓層才能沿着樓梯到二層。[16]這樣的布局給沃特豪斯的天花板裝飾計劃出了難題。由於天窗比天花板低,因此與廳內其他位置相比,屋頂光線並不好,[6]而且考慮到遊客的參觀路線,裝飾需要在一層及二層陽台都具有吸引力。[16]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沃特豪斯決定採用繪有植物的52米彩繪面板。 [14][13]

首席工程專員阿克頓•斯密•艾爾頓並不支持博物館項目,因此他儘可能地削減成本。[17]因為他對藝術不感興趣,所以他儘可能地管束藝術家和建築師進行「過度裝飾」,[18]堅持要用便宜的灰泥和石板代替沃特豪斯原計劃的木製天花板和鉛制屋頂, [18][19]他又否決了沃特豪斯對天花板彩繪面板計劃。[19]但是沃特豪斯最終說服了艾爾頓,又給艾爾頓看了兩張石榴木蘭的樣品畫,於是艾爾頓批准了1435英鎊,相當於現在的130,000英鎊[20]來裝飾天花板[19]在獲得彩繪面板的批准之後,沃特豪斯又設法說服了艾爾頓,運用鍍金增強繪畫的吸引力。[19]

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具體是如何選擇植物,以及是誰設計的圖畫。[13]有學者認為是沃特豪斯本人根據博物館收藏的植物標本進行了創作。[13]而威廉•斯登(William T. Stearn)在1980年撰寫的文章中稱,面板上的植物是由植物學家威廉卡拉瑟斯(William Carruthers)選擇的,他是當時的博物館植物學管理員。[21]

為了將漫畫元素融入彩繪面板創作,沃特豪斯委託了曼徹斯特藝術家,貝斯爾公司(英語:Best&Lea)的查爾斯·詹姆斯·萊亞。沃特豪斯給了萊亞一些植物樣本圖片,並要求萊亞「選擇最適合的水果和花卉進行繪畫,並給靠近屋頂的面板鍍金」。[17]有記載,貝斯爾公司為這個項目支付了1975英鎊的費用,相當於現在的180,000英鎊[20][22]

主天花板

編輯
 
每側三排長面板從天窗向屋頂排列,在屋頂的頂點相交。支撐大梁本身飾有鍍金葉子。

天花板的設計以生長和力量為主題。位於兩側天窗上方的三排面板沿着大廳的長度延伸,最上面的一排面板相交於屋頂頂點。[23]其餘兩排又可以分為六塊彩繪面板,每塊面板上都畫有一個植物物種。[24]植物向屋頂伸展枝條,以此體現生長的主題。[23]天花板的支撐梁將彩繪面板每隔三個板塊隔開,面板被分成九個大正方形(如圖);[25]支撐梁也是設計的組成部分,但從地面上幾乎看不出,只有站在上層長廊可見,體現了工業與自然結合。[26]

 
六個描繪山龍眼物種的面板

支撐梁源於12世紀的德國建築。每一根都是一個圓拱門,並帶有重複的三角形排列,形成了鋸齒形圖案。每個朝上的三角形內都有一片顯眼的鍍金葉子;六種不同的葉子設計重複出現。[26]與支撐梁垂直的,是七根鐵質橫梁。其中最上面的一根構成了屋頂的頂點,第二根橫梁將第一排彩繪面板與第二排彩繪面板分隔開。[27]兩側的每根橫梁,都將兩排彩繪面板隔開,以相同的奶油色和綠色進行裝飾。[27]最下面的一根橫梁將彩繪面板與天窗隔開,為深酒紅色,上面標有以上彩繪版塊的植物學名;名字的兩側是鍍金圓點和玫瑰花圖案。[27]應歐文的要求,這些植物被標上了二項式名稱而不是英文名稱,他認為這樣對參觀者更有教育作用。 [28]

另外,[29]每組九塊彩繪面板上都有一個抽象的葉子設計,與拱門大梁平行;這些裝飾沿着天窗和大梁一直延伸到陶土牆,在牆和天花板之間形成顯眼的連接,增添美感。[28]

腳註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irouard 1981,第40頁.
  2. ^ Girouard 1981,第31頁.
  3. ^ Knapp & Press 2005,第16頁.
  4. ^ Girouard 1981,第27頁.
  5. ^ Knapp & Press 2005,第17頁.
  6. ^ 6.0 6.1 Knapp & Press 2005,第18頁.
  7. ^ Knapp & Press 2005,第15頁.
  8. ^ Girouard 1981,第12頁.
  9. ^ Thackray & Press 2001,第62頁.
  10. ^ Girouard 1981,第53頁.
  11. ^ Girouard 1981,第57頁.
  12. ^ Stearn 1980,第53頁.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Knapp & Press 2005,第19頁.
  14. ^ 14.0 14.1 Stearn 1980,第47頁.
  15. ^ Knapp & Press 2005,第99頁.
  16. ^ 16.0 16.1 Knapp & Press 2005,第66頁.
  17. ^ 17.0 17.1 Knapp & Press 2005,第20頁.
  18. ^ 18.0 18.1 Girouard 1981,第22頁.
  19. ^ 19.0 19.1 19.2 19.3 Knapp & Press 2005,第21頁.
  20. ^ 20.0 20.1 見英國零售價指數英語Retail Price Index,數據來自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17 [2022-06-11]. 
  21. ^ Stearn 1980,第52頁.
  22. ^ Knapp & Press 2005,第23頁.
  23. ^ 23.0 23.1 Knapp & Press 2005,第25頁.
  24. ^ Girouard 1981,第38頁.
  25. ^ Knapp & Press 2005,第28頁.
  26. ^ 26.0 26.1 Knapp & Press 2005,第29頁.
  27. ^ 27.0 27.1 27.2 Knapp & Press 2005,第30頁.
  28. ^ 28.0 28.1 Knapp & Press 2005,第31頁.
  29. ^ Knapp & Press 2005,第129頁.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