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
荷蘭皇家科學院(荷蘭語: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英語: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又稱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荷蘭皇家文理學院,是荷蘭的國家科學院,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擔負全國性的科學組織管理以及林林總總的研究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除此之外,它每年還會頒發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的獎章,包括對理論物理有貢獻的洛侖茲獎章,對微生物有貢獻的列文虎克獎章,行為和社會科學貢獻的亨德里克·穆勒獎以及生物化學貢獻的海尼根獎等。[1]
Koninklijke Nederlandse Akademie van Wetenschappen | |
原稱 | 皇家科學、文學和美術學院 |
---|---|
成立時間 | 1808年5月8日 |
創始人 | 路易·波拿巴 |
總部 | Trippenhuis |
地址 | |
坐標 | 52°22′17.5″N 4°53′59″E / 52.371528°N 4.89972°E |
院長 | Ineke Sluiter |
獎項 | Gouden Ganzenveer[*]、皇家 |
網站 | www |
機構設置
編輯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由科學部和人文部組成,兩部會員都是全國有傑出科學成就並活躍的科學家擔任,由國王任命的終身榮譽身份。全院正式會員200人(人文社會科學部會員90名,科學部會員110人),年齡不超過65歲。人文科學部下設歷史、語言文學、法律、哲學神學、社會科學五個學科分部。科學部下設八個學科分部。除此之外還設有榮譽會員(65歲以上)、國外會員(最多120名)、通訊會員(最多90名)和榮譽通訊會員(65歲以上)。總董事會,由院長、秘書長和兩部會員組成,擁有決策權力。
歷史溯源
編輯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創建於1808年被法國占領的荷蘭共和國時期,在時任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弟弟)的提議下親手修建,命名為皇家科學、文學和美術學院。結束法占時期,改為荷蘭皇家科學、文學和美術學院。1851年解體,後1938年重新建立並一直保持如今的名字。
下屬機構
編輯以下是各個研究所的具體名單:
- Centraalbureau voor Schimmelcultures
- Data Archiving and Networked Services
- Huygens Instituut
- Fryske Akademy
- Hubrecht-Instituut|Hubrecht Instituut
- Internationaal Instituut voor Sociale Geschiedenis(也即是國際社會史研究所)
- Interuniversitair Cardiologisch Instituut Nederland
- Nederlands Herseninstituut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Neuroscience)
- Koninklijk Instituut voor Taal-, Land- en Volkenkunde
- Meertens Instituut
-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Ecologie
-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Oorlogsdocumentatie
-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Wetenschappelijke Informatiediensten
- Nederlands Interdisciplinair Demografisch Instituut
- 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Rathenau Instituut
- Roosevelt Study Center
- Virtual Knowledge Studio
參考來源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