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山風臺灣恆春半島對於東北季風的慣稱,詳細來說,落山風是屬於下坡風,恆春半島的中央山脈高度降低至400-1000公尺左右,每年從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強勁的下坡風直撲恆春半島西岸,襲捲在背風坡的車城牡丹恆春等地區。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曾有吹翻摩托車和小汽車而造成傷亡的紀錄。更是使九棚沙漠海口沙漠掀起黃沙的景象。

落山風
漢字 落山風
白話字 lo̍h-suaⁿ-hong
台語羅馬字lo̍h-suann-hong

歷史

編輯

漢人很早就觀察到落山風的時空特性。1890年代完成的《恆春縣志》提及其季節「自重陽以至清明,東北大風,俗謂之落山風。晝夜怒號,渹渹渢渢,或三、四日一發,或五、六日不止。」另提到其分布以馬鞍山(今核三廠一帶)為界,風雨程度大不相同:「然馬鞍山以南,地勢稍低,風威稍損,冬日有雨少風;馬鞍山西北至枋山六七十里,則多風無雨。」

影響

編輯

落山風影響恆春的景觀、生產方式與習俗等。

居住景觀上,早期茅屋屋頂壓放石塊,今天鋼筋水泥普遍使用,門窗亦大多設有鐵皮或鐵捲門並加設複牆。雖然房屋結構已能有效防止強勁的落山風,但常常在一連數天的吹襲後,空氣中的黃沙和灰塵使住家沾滿塵土。

農作物方面,耐風作物如早期的瓊麻、現在的洋蔥和牧草等。不能適應落山風的哈密瓜與西瓜田也設置防風稻草牆。以洋蔥為例,冬春為洋蔥生長期,落山風使蔥葉倒伏,抑制蔥葉生長,養分儲存於地下球莖,使洋蔥滋味甜美,品質優良。

交通方面,臺灣鐵路南迴線獅子鄉大武鄉之路段,穿越中央山脈山谷會出現的落山風,故交通部鐵道局南迴鐵路工程處為了應付這樣地理環境,除了在橋樑上設置於鐵路兩旁加裝防風護網,並設有全天候測候儀來感應瞬間風力強度,以確保臺鐵行車安全。正因地形關係,不同程度地的風壓與風速,隨著地形風的改變,可能會出現狹管效應山谷效應,對航空具有潛伏危險性存在,故背風坡地帶不適宜設立機場,2004年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啟用恆春機場後,在季風季節常受風勢影響而班機延誤或停飛的情況發生。

觀光方面,發展出風鈴季活動,墾丁大街也有許多販賣風鈴的攤販。

相關條目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