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香蕉
藍香蕉,又名熱香蕉、歐洲大都市帶、曼徹斯特-米蘭軸或歐洲的骨幹,是指歐洲中西部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帶,約有1.1億人(歐洲人口約為7.3億)[1]。藍香蕉區分布自意大利北部至英格蘭西北部。這一地帶包括了歐洲甚至世界人口、金錢或工業最集中的地區[2]。這一概念是1989年,由法國地理學家羅歇·布呂內(Roger Brunet)提出的。「藍」是指歐盟旗的藍顏色抑或是指這一區域裡的藍領工人,而「香蕉」是指這一區域的形狀[3]。
涵蓋的城市
編輯城市 / 都市區 | 國家 | 人口(百萬) |
---|---|---|
利物浦 / 利物浦都市區 | 英國 | 1.3 |
曼徹斯特 – 索爾福德 / 大曼徹斯特都市區 | 英國 | 2.5 |
里茲 – 布拉福 / 西約克郡都市區 | 英國 | 1.9 |
雪菲爾 / 南約克郡 | 英國 | 1.5 |
伯明罕 – 伍爾弗漢普頓 / 西米德蘭 | 英國 | 2.6 |
諾丁漢 – 德比 | 英國 | 1.5 |
倫敦通勤帶 | 英國 | 13.9 |
里爾-科特賴克-圖爾奈 – 里爾-科爾特賴克歐洲區 | 法國 和 比利時 | 1.8 |
弗拉芒大區 | 比利時 | 5.5 |
河谷工業帶 | 比利時 | 2.5 |
蘭斯台德 | 荷蘭 | 7.1 |
布拉班特大都會區 | 荷蘭 | 1.7 |
阿納姆-奈梅亨都會區 | 荷蘭 | 0.8 |
默茲-萊茵河都會區 | 比利時、 荷蘭 和 德國 | 3.9 |
恩斯赫德-格羅瑙都會區 | 荷蘭 和 德國 | 3.3[4] |
萊茵-魯爾都市區 | 德國 | 12.0 |
法蘭克福萊茵-美茵都會區 | 德國 | 5.2 |
紐倫堡都會區 | 德國 | 3.4[5] |
曼海姆 / 萊茵-內卡河都會區 | 德國 | 2.0 |
薩爾布魯根-福爾巴克 | 德國 和 法國 | 0.7 |
斯特拉斯堡-奧特瑙都會區 | 德國 和 法國 | 0.9 |
斯圖加特區 / 斯圖加特都會區 | 德國 | 5.3 |
慕尼黑都會區 | 德國 | 5.8[6] |
巴塞爾都會區 | 瑞士、 德國 和 法國 | 0.7 |
蘇黎世都會區 | 瑞士 | 3.8 |
米蘭都會區 | 義大利 | 8.1 |
都靈都會區 | 義大利 | 2.2 |
熱那亞都會區 | 義大利 | 1.5 |
總計 | 92.5 |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European Blue Banana. Eu-partner.com. 2011-03-03 [2013-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 ^ Gert-Jan Hospers. Beyond the Blue Banana? Structural Change in Europe's Geo-Economy (PDF). 42nd EUROPEAN CONGRES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Young Scientist Session - Submission for EPAINOS Award 27–31 August 2002. Dortmund, Germany. 2002 [2006-09-2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3-18).
- ^ Brunet, Roger. Les villes europeénnes: Rapport pour la DATAR. Montpellier: RECLUS. 1989. ISBN 2-11-002200-0 (法語).
- ^ EUREGIO. Demographische Daten EUREGIO (報告). 2004 [2011-12-1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4-26).
- ^ 存档副本 (PDF). [2015-12-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1-20).
- ^ 存档副本. [2015-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