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國,是中國歷史春秋時代諸侯國。春秋時代有兩個同名的蓼國。

蓼(廖、飂)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不詳
• 爵位
侯爵
• 
姬姓
根據《路史·後紀八國名三》所引的《世本》
• 始祖
不詳
分封
• 創始
不詳
• 滅亡
不詳
• 滅亡原因
不詳
史書記載春秋左氏傳見於桓公十一年
蓼(《禮記·坊記》作「繆」)
地位周朝諸侯國
國都河南省直轄固始縣東北蓼城岡
政府封地
• 始封此國者
不詳
• 爵位

根據《禮記·坊記》和《淮南子·氾論訓》記載的「陽侯殺蓼侯」[1]
• 
偃姓
史記索隱·陳杞世家》引《世本》「蓼六皆偃姓」。蓼六同提,為與六國同年亡的此蓼國。
• 始祖
不詳
分封
• 創始
不詳
• 滅亡
公元前622年
• 滅亡原因
楚穆王吞併
史書記載春秋左氏傳見於文公五年

一個是《春秋左氏傳·桓公十一年》記載公元前701年(楚武王四十年)「人軍於蒲騷,將與伐楚師」。此為位於今河南省唐河縣的蓼國,此國亦稱廖國[2]。《春秋左氏傳·哀公十七年》記載春秋末期的楚國大夫追溯先君楚武王克州國和蓼國的功業,州蓼兩國一起提,應該是這個楚武王四十年曾經和州國等國謀劃聯合討伐楚國的蓼國[3]

另一個是《春秋左氏傳·文公五年》記載的公元前622年即楚穆王四年,「楚公子燮滅」的這個位於今河南省固始縣的蓼國,此蓼國為庭堅(又稱高陽或者八愷)之後裔[4]

另春秋時代在今安徽省舒城縣一帶有舒蓼國,為偃姓的群舒之一[5]

地理位置

編輯

《春秋左氏傳·文公五年》記載的蓼國位置在河南固始縣東北,都城為現安徽霍邱城關附近。國都位於固始縣蓼城崗遺址。 《春秋左氏傳·桓公十一年》記載的蓼國在今河南唐河縣南。

楚國設立「雩婁邑」(邑治在今固始縣陳淋鎮附近)和「雞父邑」(邑治在今金寨縣開順鎮)兩座城池。

秦統一中國之後,沒有在此設立郡縣,蓼國的地盤隸屬於九江郡項羽建立西楚之後,公元前206年在此建立了「九江國」,九江王為英布

西漢在原來的蓼國設立了安風縣、蓼縣、安豐縣、雩婁縣、陽泉縣,隸屬淮南國九江郡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武帝封膠東康王幼子劉慶六安王,以此五縣歸其轄。後又設「義城縣」,不久廢。

其領地的另一部分改稱湖陽。漢置湖陽縣,屬南陽郡。郡該地後世有湖陽城

古蓼國遺址

編輯

2006年1月在河南省固始縣高墩子村,發現了一處西周時期一座大型城市的遺址。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古蓼國遺址。這個遺址中部是一個大型房基,四周環繞着護城濠溝。這座遺址是河南省發現的西周時期夯土基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大型房基的局部保存完好。於南牆和居住面中,發現了不等分排列的15排柱洞。居住面大致能分出3到4層,有柱洞200多個保留至今。這座房子在歷史上多次進行維修。

護城壕的寬度大約14到16,底部距離現地表5米。

此遺址曾經出土了大量西周時期陶器的碎片。

這處遺址占地面積約有3萬平方米。東西長度大約64,南北款度大約有62,高度有兩。中間的大房基東西長度大約32,南北殘缺的邊界的寬度有5至30米。當年的面積在960平方米以上。

史書相關記載

編輯

《史記·夏本紀》:禹封皋陶之後(偃姓)於英六。

《正義》:英即蓼也,是為虞蓼子國,殷(商)屬徐州。

《禹貢指南》:殷割淮南江北以益徐。

注釋

編輯
  1. ^ 轉引自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五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540頁。
  2.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桓公十一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130頁。
  3.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哀公十七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1708頁。
  4. ^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五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540頁。
  5. ^ 「舒蓼」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文公十四年》,中華書局1990年5月第2版,第604頁到第605頁。

外部連結

編輯

古蓼滄桑話水門[永久失效連結]